年內29名基金經理離職,董承非奔私加入睿郡資產,“奔私潮”起

年內29名基金經理離職,董承非奔私加入睿郡資產,“奔私潮”起

金融圈也似一座圍城。圍城外的人,望着投行人士、基金經理動輒年入百萬,都躍躍欲試想入圈,而圈內的卻又在各自的小圈子裏不斷地外探,在投行、公募、私募之間徘徊、跳躍。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今年以來已有29名基金經理因個人原因離任,涉及164只基金。從原因來看,自2020年以來,基金經理在每年年初因個人原因離職數均保持在較高水平。

有基金經理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接下來基金經理有可能因限薪跳槽到私募的人較多。“我們業內傳共同富裕會限薪,基金經理工資高肯定被平均的會多,所以不少公募基金經理奔私了。”

“奔私潮”

董承非加入睿郡資產

公募基金經理“奔私”一直是業內頻繁討論的話題,尤其是自2020年以來。

近日,明星基金經理董承非離職後去向落下實錘將基金經理奔私再次拉向高潮。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網顯示,董承非基金從業資格證書的從業機構已於2月14日變為上海睿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據瞭解,睿郡資產也是由興全基金原副總經理杜昌勇在2015年奔私創立,此外,興全基金曾經的副總經理王曉明也持股睿郡資產30%的股權。自董承非加入後,業內稱,昔日“興全三劍客”杜昌勇、王曉明、董承非再次聚首。

與此同時,2月11日,擁有15年公募基金從業經驗的熊志勇所成立的私募證券公司“台州明道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登記。熊志勇曾為華泰資管量化投資負責人。

貝殼財經記者統計,虎年開年以來,已有29個基金經理因個人原因離職,涉及164只基金,其中不乏業績表現優異的基金經理。比如,1月8日,富國旗下老將、原基金經理劉博宣佈離任,2018年7月到2022年1月其在管的富國週期優勢A回報達196.79%。

年內29名基金經理離職,董承非奔私加入睿郡資產,“奔私潮”起

工銀瑞信 “電車大咖”閆思倩於今年1月15日卸任旗下基金產品,其所在管的工銀瑞信新能源汽車過去3年的回報在300%左右。公告顯示,閆思倩主要是因個人原因辭職。

1月28日,華安基金名將崔瑩也因個人原因卸任旗下5只基金。據瞭解,崔瑩有13年的從業經歷,2015年6月開始管理第一隻基金華安逆向策略混合,業績表現優異,同時截至2021年底,其所掌管的基金規模接近250億元。

2月9日,博時基金葛晨因個人原因離任所管理的4只基金,並不再轉任公司其他工作崗位。葛晨因擅長醫藥投資被稱為博時“醫藥一哥”。值得注意的是,除了2018年以來其所在管的一隻基金業績表現較好外,旗下還曾在管多隻2021年成立的新基金,但均呈現負增長。

限薪

薪酬結構面臨調整共同富裕基金經理會限薪

相比往年來看,2021年同期25個基金經理涉及136只基金;2020年同期26個基金經理,涉及112只基金。時間繼續拉長,2019年同期和2018年同期,分別有7個、5個基金經理因為個人原因離職,均涉及30多隻基金。

德邦基金首席市場分析師吳煊表示,2019年至今,公募基金行業快速擴容,基金髮行數量每年都在創新高,某種程度上,基金經理這個羣體的擴張速度要比基金髮行的速度慢一些。這就導致了基金經理“一拖多”的現象頻發,即一個基金經理旗下在管6只甚至更多的基金產品。另外,私募基金的快速發展也助推了公募基金經理的離職。

Wind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公募基金規模首次突破10萬億元,2019年,公募基金規模接近15萬億元,而2020年一年,公募基金規模激增5萬億元達到20萬億元,2021年,公募基金規模再次激增5萬億元達到25萬億元。公募基金數量也從2019年初的5153只上升到2021年底的9175只,增長了78.05%。

從基金經理人數來看,2019年初,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人數在1885人,而這一數據到2021年末,市場上共有基金經理2888人,相比2019年的數據增長了53.21%。

某滬上基金經理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一般年末跳槽主要受業績壓力大影響,被淘汰的情況較多。

也有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年初離職多是拿了年終獎心滿意足離開。具體來看,“公奔公”、“公奔私”都是比較常見的,有業績好的基金經理在高光期離開前往私募,也有中小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前往大型基金公司任職。

不過在他看來,2020年以來儘管離職的基金經理和涉及基金數量在上升,但佔比變化不大,主要是基金經理總量在漲。

上述滬上基金經理還表示,接下來基金經理有可能因限薪跳槽到私募的人較多。“我們業內傳共同富裕會限薪,基金經理工資高肯定被平均的會多,所以不少公募基金經理都會選擇奔私。”

吳煊表示,限薪也是有可能的,因為現在對於基金經理的排名考核相對跟以往不太一樣,薪酬結構也會相應進行調整。

“這不是全行業的變化。”吳煊表示,基金公司現在也擔心基金經理會受到所謂的業績排名這種硬性指標的影響,2020年以來,尤其是在2021年,不少基金公司也在相應進行調整,但各家基金公司採取的措施和考量維度都不太一樣。

他舉例表示,有的基金公司會淡化時間節點對於基金業績的考核;有的可能會將基金經理所管理的基金產品的淨值回撤對業績的穩定性做一些考核指標;甚至有的會加上基金經理對於公司的品牌宣傳,包括直播渠道等軟性指標。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陳莉 校對 郭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99 字。

轉載請註明: 年內29名基金經理離職,董承非奔私加入睿郡資產,“奔私潮”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