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勸大家:社保是社會的基礎保障,大家應當首先參加的。至於各種理財產品,應當在參加社會保險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合理配置。
從2019年開始,股市觸底反彈以後出了一波小牛市,有不少股票和基金出現了快速上漲,有很多這樣的理財產品收益不菲,甚至有的基金股票市值出現了翻倍。這種情況下,有些年輕來就想,如果我把買社保的錢用來定投股票,這不是比購買社保養老金要划算的多嗎?
可實際上,買股票有非常大的風險。對於股市小白來説,如何學會選股就是一個問題。傻乎乎的買一隻股票,持有幾十年,然後人家退市了,你説咋辦?如果頻繁操作,知道一隻股票漲50%在跌50%結果是怎樣嗎?虧25%。
不過,定投基金確實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巴菲特2021年今年的股東大會指出,他建議新手投資者投資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當然我們在中國是買不到的。巴菲特的老搭檔查理芒格,更是建議還是選擇投資伯克希爾(巴菲特的投資公司)更好一些。
其實,只要是自己投資管理的積蓄都有相應的人為操作風險。特別是股市肯定不是隻漲不跌的,萬一退休時我們急需用錢的時候,需要把股票或者股票基金變現,但是股市處於低谷怎麼辦?就會面臨着一些非可控的損失。
參加養老保險相當於強制儲蓄。由於養老保險的待遇水平是跟社會平均工資的待遇相關的,這實際上相當於把我們的養老保障跟社會進步發展綁定到一起,讓參保人能夠共享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成果。
特別是退休以後養老金還會年年增長,這根本是跟個人積蓄或者購買商業養老保險完全不一樣的。積蓄或者商業養老保險要看我們的本金是多少,而社會養老保險要看我們為社會的貢獻是多少(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退休時划算,並不一定代表退休後划算。
參加養老保險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應對長壽風險,而面對長壽風險時個人即使有那麼幾百萬,在面對通貨膨脹和物價增長的時候,也真不一定夠的。
總體來説,養老保險是有繳費上下限的,60%~300%的社會平均工資。對於收入水平在這個區間的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養老保險才是更划算的。超過這一水平,再考慮配置其他理財類保險吧。
當然,如果國家有優惠政策的話可以考慮積極參與,比如説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都可以實現税收延遲,延型養老保險也可以拿來避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