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恆大已再次購回恆大冰泉49%股權,下一步要包裝上市。曾因轟炸式營銷一戰成名,3年虧了40億的礦泉水業務,如今要回來了。
恆大冰泉,恆大集團廣受熱議的業務之一。因轟炸式營銷一戰成名,3年虧了40億,被集團賣掉,如今,要回來了。
“生不逢時”的恆大冰泉
2013年11月9日,全國矚目的亞冠足球決賽場上,恆大冰泉在廣州恆大隊員的球衣和CCTV5廣告中高調亮相。
次日,集團迅速召開發佈會,官宣旗下高端礦泉水品牌——恆大冰泉。
隨即,恆大冰泉開啓轟炸式營銷,在全國佈置銷售網點20多萬家,進行全渠道覆蓋。同時邀請成龍、范冰冰、金秀賢、全智賢等國內外重磅明星做代言人。
據財經網報道,恆大瘋狂投入快消品行業的2014年,正值中國房地產各項指標高位回落,全國主要城市房價集體下跌,尤其二三線城市庫存壓力較大,中國恆大本身也正在從重倉二三線向一線轉型。
彼時,佈局快消品,可以增加集團資金流動的平滑,分散風險、優化資本結構。
然而,由於缺乏經驗、運營手法過於激進等因素,恆大冰泉業務並不理想。
據普華永道審計數據,恆大礦泉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月至5月淨利潤分別為-5.52億元、-28.39億元和-5.55億元,累計額虧損高達40億。
從2015年9月開始,恆大冰泉兩次降價,主打產品500ml裝水從4元一路調整為2元/瓶,降了一半。
2016年9月28日,恆大集團在港交所發佈公告,宣佈出售恆大冰泉、恆大乳業和恆大糧油業務,合計套現27億元。
關於出售原因,公告稱,是“基於公司戰略考慮,以更加專注於房地產及其他相關業務”。
據企業2015年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末,其現金總額(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以及受限制現金)為1640.2億元。
恆大不缺錢,但留着恆大冰泉,性價比有些低。
2016年,是中國商品房時代最瘋狂的一年。恆大把重心撲向房地產業務,將快消品業務快速剝離。
歸來是否是明智之舉?
本次恆大2020年年度業績會議主題為“新恆大”。
“新恆大”,即“多元產業+數字科技”的恆大,囊括恆大地產、恆大汽車、恆大物業、恆騰網絡、房車寶、恆大童世界、大健康產業、恆大冰泉八大產業。
所謂“多元產業+數字科技”,最受關注的三大業務,無非恆大冰泉和恆大汽車、房車寶。
對於此次回購,恆大的説法是:“現在,恆大為了實現衣食住行、康養旅遊娛樂的全閉合的產業,所以又把恆大冰泉和糧油又買了回來。”
分析其實際意義,在於再次利用品牌效應和“朋友圈”套現,同時配適企業轉型。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國礦泉水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在礦泉水市場同質化競爭的當下,發力高端水市場有利於廠商錯位發展。且高端水的平均利潤在23.1%~23.95%之間,是普通礦泉水的6倍。
2020年9月8日 “賣水”的鐘睒睒登頂中國首富。在今天資本市場眼裏,飲用水成本低,毛利高(農夫山泉作為大自然的搬運工,主要成本是瓶子),賽道價值極高。
飲用水行業幾乎沒有技術壁壘,產品同質化嚴重,靠的是規模效應、品牌效應。正是恆大的優勢所在。
飲用水要想做出來,基本有兩種路線——或像農夫山泉一樣打價格戰,形成壟斷力。或走高端路線,通過消費體驗和消費信仰進行差異化競爭。
恆大集團的最新定位,已經是“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為兩翼,新能源汽車為龍頭”。“恆大冰泉”可以補充其“健康養生”板塊,還能再次以“高端+康養”為由,提高產品溢價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據新京報報道,關於上市計劃,恆大集團提到一個細節,即未來“恆大冰泉、恆大糧油等或將打包上市”。
此細節難免讓人思考,如果説高端水尚且有低成本、高溢價的賽道優勢,糧油則不然。
糧油這種產品,上游農產品受政府保護,不能隨意降價,糧油本身作為基本生活物資,定價受物價部門干預。
中國糧油市場中,即使龍頭益海嘉裏的毛利率和淨利率都很低。從2017年到2020年年中,益海嘉裏毛利率平均在10%左右,淨利率平均不到分別3.5%。老二中糧控股2017到2018年毛利率平均是8%,淨利潤平均不到2.5%。
而且,恆大冰泉飲用水至少還在行業市場份額前五名。據財聯社報導,目前中國飲用水市場,前5名拿走市場70%以上“蛋糕”,恆大冰泉就在其中。
而中國食用油領域集中度已經相當高,是“一超兩強”格局。一半以上市場份額都在益海嘉裏、中糧集團、山東魯花手裏。恆大很難擠進去。
綜合上述情況,如果恆大集團確實如計劃所説,將恆大冰泉、恆大糧油等打包上市,以此前恆大“賣水”的失敗經驗與中國糧油市場的現狀,不知資本與市場是否會如恆大所願,對其迴歸的快消品業務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