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業績領跑背後 中歐基金郭睿與眾不同的消費選股理念

由 希學英 發佈於 財經

人們只要生活一天,就離不開消費。

中國消費市場有着不可估量的市場體量與消費活力,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和經濟信心也在年初的疫情消退後,迅速復甦。同樣受益的還有在A股市場上的消費類上市公司,眾多消費白馬股被公募基金和外資機構追捧。

正是看中消費行業當下和未來的趨勢明確,中歐基金旗下的兩隻消費行業主題基金——中歐消費主題股票和中歐品質消費,都由公司培養的年輕基金經理郭睿擔任基金經理。

在郭睿擔任基金經理期間,兩隻消費主題基金的業績均在同類產品中領跑,而成就相對排名的並非市場上其他消費基金扎堆重倉的白酒股。

這與郭睿一直在思考的產品管理理念不無關係:我怎麼能與其他公司的消費主題基金形成差異化管理風格,進而獲取超額收益?

深耕消費厚積薄發

中歐品質消費是郭睿獨立管理的第一隻消費行業主題基金,成立於2018年2月。發行這隻基金時,郭睿已積累下了7年A股及H股大消費研究經驗。

他曾任中金公司分析師,負責零售、紡織服裝等行業研究(新財富團隊)以及參與投行IPO業務。期間累積覆蓋滬港深三地市場股票50餘隻,其中一半為港股公司,還全程參與3家港股公司IPO發行;郭睿在2015年7月加入中歐基金後曾擔任消費行業研究員,推薦股票及模擬組合業績優異,其在大消費行業的研究深度和廣度即便在整個基金行業,均不多見。

郭睿可謂“根正苗紅”:先後加入中金公司、中歐基金,深耕消費行業,勤奮、踏實,堅守着“追求卓越”的職業價值觀。

無論在買方還是賣方,郭睿都看重上市公司的品質,雖然也在意估值,對於少數從行業到公司自身都很優質的標的,他也願意減少估值的約束,更願意從成長空間的角度來看待企業。

思考消費的本質是什麼

策略是眾多基金經理非常看重的一個方面,不同的策略會導致基金經理不同的風格和業績表現。

做研究員的經歷為他留下了一個思維——一定要選擇最好的公司。

首先什麼是好公司?有人認為是商業模式好的,有人説是賽道好、商業景氣度高的,而郭睿定義所謂好的公司,就是業績持續穩定的增長。

作為消費行業領域裏的專家,郭睿認為,消費的本質在於大道至簡,供給和需求的匹配。供給小於需求的時候,公司業績增長會很快;大於需求的時候,肯定會放緩甚至下滑,這是消費行業最核心的發展邏輯。

同時,消費是個很大的行業,子行業眾多,純粹自上而下地選股票效率很低。因此,郭睿篩選股票的步驟,首先是做中觀層面的篩選,即過濾出成熟的行業或者細分領域裏供需不匹配的子行業,然後在供需不匹配的子行業裏面選公司。

如何尋找到供需失衡的消費子行業?郭睿介紹,他一般會從兩個思路來考慮,第一是由新興需求催生出來的公司,這類公司的供給肯定很少,所以成長速度也會很快;第二是傳統消費領域的公司,雖然這些公司的需求端很穩定,但是供給端可能會出現系統性風險,行業變革、科技迭代、技術進步等都可能會帶來供給端落後產能的大量淘汰,而那些倖存下來的公司,成長能力會變得很快。

在供需不匹配的子行業裏選公司,一定涉及到做預判。郭睿認為這是做消費投資最難的地方。

分析一家公司,通常會從以下方面來進行:產品、品牌、渠道、戰略能力、執行能力。在判斷出行業未來3到5年的發展裏,最重要的要素是哪些之後,然後在現有公司裏找到優勢和該要素匹配的那批公司,通常這類公司能快速增加市場份額。

最後看管理層的戰略和執行,戰略的連續性和低成本試錯的能力是關鍵。郭睿説道,卓越的企業家是與時俱進的,他們往往非常願意去接受和改造新的科技、新的消費習慣和新的挑戰。而試錯在於沒有人能保證企業的戰略決策一直是對的,需要不斷的磨合和進化。只要最終目的不變,階段性的“犧牲”是值得的。

郭睿認為中國目前是消費者新增需求和優質供給不匹配的階段,這些行業中長期看會有比較好的發展機會,值得關注。

注重組合的平穩體驗

具體到投資行為中,郭睿通常會選擇公司在15%以上增速的階段進行投資,或者公司收入顯著快於行業且階段性增長達到50%以上的公司。

面對今年以來消費股的持續上漲,郭睿表示,今年消費板塊分化比較大。目前,一些必選消費品的高估值,是市場風格使然。所謂的消費貴,永遠是個別的行業貴,大量的公司,包括不少好公司,都沉在下面。

正因如此,郭睿更喜歡的估值指標是PEG,G看未來3年的複合增長,PE看中間年份的PE。這種方法帶來的好處在於,如果公司利潤未來是持續增長的,那麼所謂的估值貴將會是階段性的,將會被未來業績消化掉,這樣的公司是值得選擇的。

郭睿常常思考自己作為基金經理的價值。他認為基金經理,一方面是做出足夠好的業績,另一方面是在此前提下儘可能降低組合的波動性,才能讓基民的持基體驗變得更好。

當下,市場上不少管理消費基金的基金經理都喜歡把幾乎所有資金,連續買入過往管理中漲得好的同一批股票,而郭睿卻不以為然。在他看來,再好的公司總會受到市場情緒的擾動,導致股價有漲有跌。短期因為市場情緒上漲的股票,後期肯定也會因為市場情緒的消退而下跌,如果一直加倉同一批股票,會有很大的波動風險。所以他會選擇在持倉股票漲得好的時候,去買一部分備選池子裏風險收益比更好的股票。

有這種操作打底,郭睿表示,他不擔心部分的消費股在不在高位,就算市場回調,他買入的大量未受市場風格影響的優質公司,依然可以讓他的組合不會發生大跌,而當這部分公司漲起來的時候,又能把整個組合業績拉上去。

居安思危定期覆盤

郭睿管理的中歐品質消費和中歐消費主題行業兩隻產品在同類消費主題基金中一直領跑,他將其歸結為投資中的勤奮和“居安思危”。

他提到,自己常常會思考如何為基民創造價值這個問題。“我們管理基金,都有階段性業績好,或是階段性業績帶來壓力的時候。盈虧同源,業績好的時候我會去反思,好的原因在哪裏。是因為自己選到了好公司,還是搭了行業的東風?下次我就會再考慮,如何才能增加好公司帶來收益的比例。只有保證自己能買到更多好公司,組合收益才能是可持續的,組合波動才能相對較平穩。”

正如前文所説,思考讓他發現,市場中依然存在大量機會,很多優質的公司竟然無人問津。這除了作為行業入門門檻的勤奮的品質外,還與他另一段經歷有關。在做研究員時期,大多數研究消費的研究員都是從食品飲料或家電開始,而郭睿的入門行業是零售和紡織服裝,他打了個比喻,如果別人的行業是“男神”行業的話,那麼他就在一個“屌絲”行業裏。不過這陰差陽錯養成了他的一個習慣,就是不“挑食”。“我不知道什麼行業是好行業,什麼行業是不好的行業,裏面都有好的公司,看你能不能找到。”

不把消費做太“窄”

從2010年郭睿加入中金公司開始算起,他與消費打了整整十年的交道。對於他來説,十年如一,不忘初心。但是資本市場也好,消費行業也好,時時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他感受最深的消費行業來説,郭睿總結了以下幾個明顯的變化:

? 首先以他加入中歐基金的2015年作為一個時間節點,最大的變化是,之前大家更多的是買行業,而從2016年所謂的消費牛市以來,才真正開始檢驗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

2015年以前,行業股票是要漲一起漲的狀態,在一個行業景氣度高的細分行業裏選十家公司,人們會發現階段性漲幅都差不多,區別在於小市值的公司可能漲的多一點。任何一個基金經理,只要在賽道上站着,就不會被別人落下太多,而如今即便站對了賽道,但是選錯了公司,就會被其他人拉開很大的差距。

? 其次,以前板塊輪動很明顯,某一個板塊好的時候,看起來會不可思議的好,其它板塊表現都不好。現在會有一個階段性主旋律,比如説受疫情影響,春節以來市場會偏好必選類消費,但這不代表其它領域沒有機會,反而有些個股漲得也很好。這也告訴我們一個趨勢,今後好公司與一般公司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 另外,從幾年前的普遍持倉情況看,現在基金經理們把消費做“窄”了,這個行業大部分基金經理都在集中投資白酒和家電,這與他剛入行的時候不同。在郭睿印象裏,就連2015年這個對消費不太友好的年份,還是有不少消費牛股出現。

“我覺得消費的選股會是一個從寬到窄再到寬的過程。以後選股的標準會更加嚴苛,難度越來越大。我們應該把視野看得寬一點,看到更廣的消費。”

此外,郭睿也提到,至少三年之內他仍會堅持在自己的能力圈裏,不會去做消費以外的研究。

“要先把消費吃透,然後再來考慮要不要去做全基。我覺得這可能更加取決於能力夠不夠。如果將來有一天,除了消費以外,我同樣能在其它任何一個領域做得比市場上現存基金經理都要好,那我覺得火候才算到了。”

他表示,未來可能會擴充一些消費相關領域的投資,“兩者上下游相同,投資邏輯和研究方法類似,產業聯動數據是打通的,我做這個是有優勢的。”

一路走來,他坦言過程中彷徨過,也有過階段性的壓力。每當這些時候,他不會去想怎麼回到老路上,而是想怎麼把這條路走得更好。因為他從心底裏相信,自己在做正確的、有價值的事。

郭睿:提高選股勝率是長期業績的關鍵

眾所周知,無論是在海外市場還是A股市場,消費板塊都是較為容易構建“護城河”的領域,其中匯聚了不少優質龍頭企業。郭睿在精選細分行業的基礎上,以基本面分析為立足點,以合理或較低價格買入持有具備穩定可持續性盈利能力的優秀企業,為投資者創造了可觀的超額收益。

Q:你更偏好成長類還是價值類的消費股?

A:我定義的成長和價值也許和別人有些不同,我認為成長的核心就是價值,做成長的價值就是做業績的成長。我買的所有上市公司都是基於公司未來業績的成長,如果出現變化,我會減倉或者賣掉。

消費裏面有個低估值陷阱,是很普遍的,買絕對便宜的消費股,然後等未來的業績增長,這其實有點不太靠得住。要麼符合預期,要麼超預期,只要業績是低預期的,當下的估值都是沒有參考價值的。

Q:如何理解相對業績排名和每年持續、穩健的收益之間的平衡?

A:這兩者並不矛盾,絕對收益做的好,排名一定不會差。有可能階段性排名差一點,長期來看一定是好的。如果給自己定個收益目標的話,我希望年化收益率能在20%左右。為什麼是20%?因為我選的股票收益目標都在20%左右。

投資過程中因為估值的擾動、選股勝率的擾動會讓組合產生短暫波動。當然在降低組合波動性的前提下,我們會盡量地爭取最大的超額收益。

Q:如何看待醫藥、消費、科技未來的投資機會?

A:醫藥、科技,包括金融地產、週期,我覺得這都代表着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每個行業都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一個都少不了。其中都有很好的公司,等着我們去挖掘。

另外,未來我們不應該過多地談行業,談風格的配置。就像竇總一直跟大家説的,每個基金經理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到頂尖,能夠選到最好的公司,就一定能為持有人最大程度地創造長期價值。

Q:轉做基金經理以後,心態上有什麼變化?

A:談談我的變與不變吧。改變的地方在於,處理各種工作上面比以前更加張弛有度了,心態上明顯沉穩多了,這是自己的感受。年輕人剛開始總是想急於證明自己的能力,以至於偶爾會有些壓力甚至會走些彎路。現在我慢慢學會了釋然,就算在行業拿到排名第一,都是過去了的事情,階段性業績好不代表什麼,能夠長期穩健創造收益才是最能證明一個人的實力。有了壓力及時排解掉,對於我來説,跑跑步、打打羽毛球,能很快恢復狀態。

不變的是,在工作上始終盡力做到最好。像我們公司的文化一樣,永遠追求卓越。

Q:最後,請你為基民選擇消費類主題基金提供一些建議。

A:我認為選基金,本質上是選基金經理。

大家可以從兩個維度來看:第一是看公司,不一定看公司規模大小,要看公司文化。這些在公司官網和一些第三方渠道都可以看得到;再來是看投研團隊的實力,這是最核心的。這方面基民可以去看基金的歷史持倉,大的方面的決斷。比如過去幾年我們覺得白酒漲得好,那麼哪些公司在白酒上真正賺到了錢,是一開始就買了白酒的,而不是漲起來以後才去追的。這些都能證明該公司的研究實力;還有就是後台的風控、信息系統、市場營銷等各方面。

第二是看基金經理層面,管理消費主題基金的基金經理,最好是做過消費研究員出身的。消費這個行業要求做得很細、很深入。不是説做過研究員都一定能做得好,但是大部分做得好的基金經理一定是從消費研究員做起來的。

消費行業的研究員去做消費行業的基金經理,勝率和概率會大一些。另外,大家可以去看基金定期報告的披露,看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和觀點、實際持倉的變化,基金經理是否知行合一等。

消費基金,我一直推薦大家去定投,千萬不要自己去做波段。出於交易目的去做波段,低買高賣這很難,連專業的基金經理都不能保證一定能做到,所以千萬不要拿基金去做波段,堅持定投是正解。(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