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反彈難掩現實困境,未來幾周或出現適度回調
在今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期間累計下挫逾30%之後,標普500指數已反彈至距歷史高點不到5%的水平。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表現更佳,近幾周來屢創新高。這一切似乎與新冠疫情危機對企業利潤造成的衝擊有點不協調,但有一種解釋是,投資者希望把當前的困境放到一邊,期待恢復到正常狀態。
這種解釋實際上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投資者在以往的衰退中從未表現出這麼具有遠見的眼光。
不過,即使現實情況比分析師們預期的還要糟糕,但可以説,儘管新冠疫情給上市公司利潤造成打擊,但這些公司股票的潛在價值並沒有下降那麼多。這是因為股票價格本應該反映出其標的公司在未來幾十年期間產生的預期利潤流。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裏利潤減半,然後迅速恢復正常,可能只會讓一隻股票的真實價值下降約5%。
理論上來講是這樣的,但在實踐中並非如此。對於等待理論起作用的人來説,股市崩盤往往會帶來豐厚的回報。偉大的經濟學家、投機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在1936年曾説過:現有投資利潤的日常波動顯然是短暫和不重要的,但往往會對市場產生完全過度、甚至是荒謬的影響。
最近的例子是,金融危機後,美國股市的下跌幅度相當於上市公司利潤損失的幾倍。直到2013年初,美國股市在四年多時間裏的反彈幅度,才相當於最近僅四個月錄得的漲幅。20年前美國股市在互聯網泡沫破裂後的跌幅也是不成比例的,隨後的復甦過程更是曠日持久。
當然,投資者的非理性不只有這一方面。在新冠危機暴發前不久股市觸及的紀錄高點,估值看起來很高,就像在牛市接近尾聲的時候往往會出現的情況一樣。美國股市經歷的大幅下跌不僅反映出投資者過度悲觀的看法,也反映了在此之前的過度樂觀情緒。
不過,每一次衰退都是不同的,或許與以往的衰退相比,投資者在這次衰退中更容易設想最終的復甦。但未來幾個月的疫情走向仍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此外,美國失業率高於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最高水平,而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剛剛在第二季度錄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萎縮幅度。新顯現的對上市公司利潤恢復能力的信心似乎頗為可疑。
與其認為投資者終於有了幾分巴菲特的風範、比以往更少地關注上市公司的短期困境,倒不妨問一下是否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例如,美聯儲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危機的舉措,無論在速度還是範圍上都讓該央行對2008年金融危機的反應相形見絀,因此,投資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相信,美聯儲會不惜一切代價防止市場受到衝擊。美國聯邦政府今年春季推出的大規模刺激措施也是如此。
無論如何,他們的信心都將侵蝕未來的回報。股市通常要花幾年時間去收復熊市中的失地,而且很多漲幅集中在前期。不過這樣的話,當前的牛市已經度過了比往常更多的進程。
此外,雖然投資者認為華盛頓方面在市場下方設置了安全網,但要是這張網比他們所懷疑的還要薄弱,抑或疫情的未來走向變得更糟,那該怎麼辦呢?屆時投資者或許會像以往一樣,再次逃離股市。
或出現適度回調
摩根大通認為,如果經濟數據不及預期,未來幾周股市可能會有適度的回調。
約翰·諾曼德等策略師在一份報告中稱,鑑於需求被壓抑,且更多的財政刺激計劃最終將通過國會,令經濟維持於“趨勢之上”,因此股市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不過,這些策略師警告稱,月初的非農就業報告和零售銷售數據存在不及預期的適度風險。
“美國經濟增長放緩與失業救濟到期保留了8月份市場回調的風險,但鑑於投資者的倉位,其跌幅應該受限。”
許多市場觀察家警告説,可能會出現回調,而且企業內部人士已經開始拋售股票。諾曼德曾在3月股市觸底之後不久表示最糟糕的情況可能已經過去了,他認為目前並沒有出現大幅回調的條件。
摩根大通策略師説:“當大多數對沖基金以及平衡型債券/股票共同基金的股票頭寸指標低於平均水平時,很難會出現大幅度(約10%)的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