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兩市高開高走,截止收盤上證綜指報收0.78%,深證成指報收2.04%,創業板指報收2.77%,市場似乎越來越好,局長是18-19年就開始定投創業板了,自然已有籌碼在手上,對於很多目前還在觀望A股的投資者,如何考慮上車?
對此局長專訪了我司某位帥帥的基金經理,專門整理了粉絲們近期關注的超多投資問題,給大家介紹一種可能是“聰明佈局”的投資方式。乾貨滿滿,轉起來!
帥帥的生活照
01
採訪基金經理介紹黃春逢,南方基金權益投資部的基金經理。2011年上海交通大學畢業,2011-2015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證券行業的分析師,2015年加入南方基金,擔任大金融行業研究員。2015年年底開始管理基金,目前管理6支公募基金,包括南方成份、南方平衡配置基金經理、南方金融混合、南方益和混合、南方安養混合和南方順康混合。
帥帥的職業照
02
黃春逢專訪內容2020年是個什麼市場?
2020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中國及海外都受到了疫情的極大衝擊,宏觀經濟遭受非常劇烈的波動。由於國內自上而下又非常好的執行力,疫情控制相對較好,宏觀經濟的PMI指標已連續三個月在50以上,其實處在擴張的區間。宏觀經濟雖然已提現出韌性,但總體仍是在不確定性的狀態之下,所以投資方面應尋求確定性方向。
投資確定性方向有什麼?
當前利率環境其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回落到近10年來最低的狀態,上一次資產荒發生在2016年。而歷史上每一次利率回落都意味着投資者遇到比較大的資產荒壓力,代表買不到收益率相對較好的固定收益類資產。在大類資產的配置之中,利率回落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購買權益類資產的買入時點。由於疫情的衝擊,宏觀經濟高度的不確定,利率比16年的資產荒更加的低,資產荒的壓力更大。所以在當前時點回溯歷史來看,配置高股息策略有可能是一個好的方向。
高股息就是大金融嗎?
從傳統意義上講,大家講到高股息其實毫無例外一定想到大金融、大地產等估值特別低,股息率比較高的這些品種,即所謂的大藍籌。而這就是好的高股息資產嗎?很坦率的説,這樣的高股息策略其實我並不推薦,我認為所有的高股息資產都必須要加上一個前提,就是這家公司的權益資產必須具備可持續增長的潛力和可持續增長的能力。我認為只有具備可持續增長能力條件下的高股息策略,才是真正有價值的高股息策略。
舉個例子
在3000多家上市公司裏選擇一家估值不高、股息率8個點的股票,表面上看非常好,但隨着外部環境的變化導致的利潤的改變,也許今年業績還是高增長,有8個點的股息率,但明年公司業績下滑,喪失分紅能力,股息就為0了,這樣的公司對於高股息策略來説沒有任何價值。所以我們説高股息的前提條件一定是這家公司具備可持續的成長能力。在此條件之下,如果還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分紅率,比較好的股息率,這類資產我們認為是真正有價值的高股息資產。
而篩選標準是什麼?核心在於這個企業是否能夠具備足夠強的競爭優勢,具備足夠深的護城河。
只有在這個環境之下,這家公司還具備可持續增長的能力,進而高股息才會有意義。
拿製造業舉例,某兩家家電企業已經佔據70%的市場份額,新興品牌很難侵蝕他們的領地,原因便是他們作為行業龍頭具有的成本優勢。原材料的採購成本遠遠低於競爭對手。
這意味着價格稍稍調整,競爭對手就會一分錢不賺,甚至虧錢,所以它是始終無法搶到這個市場份額。某電子行業龍頭也是如此,在需要量產的時候,能找到製作成本最低的產業鏈公司代工。
而消費品中,我們看重品牌力,即品牌是否能深入消費者的人心,這樣的東西是消費品最大的護城河和競爭壁壘。
比如酒類,價格高低背後映射的是品牌對於消費者心智的影響,品牌力其實一定是消費品最終能夠給大家帶來的核心的競爭壁壘。
再比如週期品,如水泥行業,其競爭優勢體現在資源的屬性。比如某水泥龍頭,在華東跟西北都有自己的區域性局部的市場,當地政府願意給開礦山資格證,這就説明他們是價格的制定者,而不是接受者。
這樣的公司在下游巨幅波動的情況之下,股價依然能夠表現穩健。
其實在不同的行業,我們都能夠找到可持續穩定增長的公司,而最主要的行業其實發生在大消費、大金融。大消費包含食品飲料、家電和醫藥,大金融包括保險、部分的銀行,也出現在部分的高端製造裏比如電子和汽車。
歷史覆盤檢驗是否行之有效?
第一個維度,我們去看大消費跟大金融到底在歷史的勝率如何?
我們把上市公司分成幾類,包括消費品,金融週期品、製造業。
我們按照大類區分,過去10年任意一年去買入大消費、大金融,持有到2019年年底,只有大消費和大金融能夠給大家帶來正的年化回報率。而其它的寬基指數,不管是成長還是價值,還是我們剛才説的寬類別的,比如週期、製造,在中間持有都有可能會是負的年化收益。反觀大消費和大金融卻能夠提供較為持續的回報。
什麼是價值投資?
真正價值投資的含義是選擇一支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的公司且在我持有的期間,公司自身的競爭力很強,有非常高的ROE水平。
公司通過自身的能力,不斷的創造價值,不斷的給股東以ROE的回報,同時公司自身的價值不斷的增長,這部分價值增長的錢,才是投資者陪伴這家公司所帶來的價值投資。
換句話説,價值投資的本身,賺取的是公司自身成長的錢,其來源於公司的ROE,而不是説低買高賣,這絕對不是價值投資。
醫藥是否還可以持續持有,如果可以,還可以繼續增值嗎?
年初以來,其實醫藥板塊的表現已經非常好了,在這個環境之下,假設已經有了醫藥基金,有了非常好的醫藥公司,應該怎麼做呢?
核心宗旨是,投資任何一家公司的股票看中的一定是這家公司或者説你買的這一籃子的公司,未來可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當這個公司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不存在或者被削弱了,才是賣出這家公司的理由。
以一個公司為例,是醫藥裏面的某個股,其實歷史上來看,從來都沒有特別便宜過,該醫藥個股上市以來估值就幾乎沒有低於過30倍。
決定是否賣出這類公司一定不是由於估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是公司未來的競爭格局是否遇到了非常強有力的外部挑戰,只有它的競爭力削弱,我們才需要擔心這些公司是否就不值得再持有。
而如果當前你覺得它的估值可能不便宜,時間是最好消化估值的策略,隨着時間的增長,企業的ROE的增長,它的估值是會被消化的,可能我們輸的是時間,但不會是空間。
輸的是時間,就是説可能未來2到3年無法再享受到估值進一步提升的溢價,但是還能賺到ROE,還能賺到每年穩定的20%—30%的增長,這樣的公司其實才更有價值。
所以醫藥基金中,如果持有的公司是具備持續成長的公司,那麼這樣的公司不要着急去兑現,如果持有的公司受疫情影響獲得了一次性的收入,今年一次性的業績特別好,但本身可能價值創造能力不強,明年沒有疫情可能盈利增速不好了,這樣的公司反而可能是需要考慮去兑現投資收益的。
您對目前的市場走勢有何看法?第一,我們認為中國宏觀經濟目前大概率在穩步抬升,這是對我們股市一個相對比較好的事情,內部的宏觀經濟其實已經從最差的時候走出來,而外部的宏觀經濟還有非常強的不確定性。
第二,影響市場是流動性,到底流動性怎麼變?我毫無疑問,我們現在處在一個流動性非常寬鬆的時候,但是否會更寬鬆,會不會進一步的大放水,我們説大概率可能看不到,為什麼?
因為核心的因素就是流動性永遠是為了宏觀經濟服務的,我們宏觀經濟已經開始企穩回升,那麼流動性大概率已經是最好的時候了,進一步寬鬆的概率可能不大了,但是是否意味着收緊,一定不意味着收緊,因為我們剛才説外需的不確定性還很強,所以流動性這個層面,可能市場現在就是最好的流動性的環境。但什麼時候去逆轉,什麼時候是流動性開始惡化,暫時還看不到,所以現在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權益市場的時點。
第三,風險偏好,我們説大概率中美摩擦肯定是一個相對來説會維持在一個可控的範圍之內,同時我們的流動性也不會邊際收緊。所以只要這兩個因素不發生變化,我們的宏觀經濟還在底部最差的時候已經開始變好。
地產股不考慮政策因素是否符合高股息的條件?不考慮政策因素是否符合,毫無疑問,從股價上來看,房地產是一個受政策高度敏感的行業,但其實更本質上來説,它其實是一個資金運用型的行業,誰能夠以更低的資金價格去持續的融資,誰就能夠持續的創造價值。所以我們要找的房地產公司,一定是非常頭部的。
我們説政策的環境之下,房住不炒一直是大家對房地產板塊壓制的一個很擔心的政策的因素,但其實房地產依然是一個剛需。
比如説中國的城鎮化,雖然過去幾年快速減緩,但依然還是在一個進行的過程中,房地產在很多的城市依然是改善型的需求的剛需所在。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我們説這個行業還是有它自己的生長空間,還是能夠支持這些巨頭這些競爭實力非常強的公司,持續穩定的為投資者創造價值回報,但是這樣的公司坦率的説,可能並沒有那麼的多,但是我們相信還是能夠找得到的。
高股息主要會挑選龍頭行業嗎?到底高股息是否一定意味着龍頭行業,我們説龍頭行業有很多個篩選標準,比如説有些拿市佔率去做龍頭,有些拿市值去做龍頭,有些時候拿公司的其他的方面,比如營業收入去做龍頭。
我們認為的高股息,其實並不把是否市值足夠的大、營業收入足夠的靠前作為核心的判斷標準,我們的判斷標準一定是你這家公司是否具備可持續的成長能力,是否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優勢。
具備競爭優勢的基礎之上,我們去考察是否具備持續而穩定的成長能力,如果具備這兩個條件,同時還具有比較好的穩定的分紅率,比較好的股息率,這樣的公司我們説才是真正意義上我們願意去選擇的高股息,而並不會簡簡單單隻以龍頭為判斷標準。
高股息主要是基於歷史分紅,還是對於未來成長性的預判?非常好的一個問題,其實本質上來講,我們選擇任何一家公司,我們一定是去買未來,而不是買過去,我們核心的判斷一定是基於對未來持續成長能力的判斷。在此基礎之上,如果還有比較好的穩定的分紅能力跟股息率,我們才會買。
但是一家公司,如何能夠證明具備未來可持續的成長能力。首先要看過去的成長能力是否足夠的好,是否能夠抵抗得住行業,包括宏觀經濟週期的衝擊和波動。其次我們才會去展望未來,去看未來是否依然能夠維持這樣的能力。所以它一定是一個綜合的結果。
怎麼看當前的估值和安全邊際?因為年初到現在為止,坦率的説有非常多的公司其實已經實現了比較高的絕對收益。在這種環境之下,是否應該去買那些估值不貴,安全邊際足夠足的公司,而去放棄那些看起來估值已經沒有那麼的便宜,沒有什麼安全邊際的公司?
其實本質上是一個選擇題,我們是應當去買那些估值合理,但質地非常好的公司,還是應該去買那些可能質地比較一般,而估值非常便宜的公司。
我覺得這一直是這麼多年以來,包括像巴菲特,大家都在去在這兩個問題之間去糾結。我們一定會去看它當前的安全邊際和估值,但是估值和安全邊際在我們的組合構建裏面,並不是我們要考慮的第一位的因素,我們第一位的因素一定是這家公司是否能夠具備持續的增長能力。
在便宜的差公司跟不太便宜的好公司中間,我們選擇後者/我們選擇了那些估值還算OK,質地特別特別好,持續成長、持續分紅的好公司。
您未來的投資目標是什麼?比如我管理一個股票型的基金,那麼我們的目標是能夠持續的戰勝我們的業績基準,我們是希望能夠持續給大家帶來一個能夠戰勝這個策略基準的一個投資組合。
從短期來看,整個市場的主要影響因素一定是估值,因為我們剛才説這個企業的價值創造是一箇中長期的過程,短期企業的價值還沒有來得及創造,它的估值可能就已經巨幅波動了,這個時候我們沒有人知道到底能夠怎樣。
但是我們有信心的是拉長來看,估值的波動一定是次要因素,最核心的投資收益一定是來源於企業的價值回報,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找到那些有持續而穩健的高ROE的公司,我們是非常有信心能夠在一箇中長期的維度為持有人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