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終於看清這個事實,提醒美國當局不要誤判中國實力
彭博社7月16日報道,原題:中國GDP反彈顯示特朗普戰略所忽視的中國韌性。
在新冠疫情將全球拖入深度衰退的情況下,中國經濟恢復增長是難得的亮點。與美國的對比再明顯不過了——在美國,新病例不斷增多提高了經濟長期衰退的可能性。
中國快速復甦也暴露了“即將崩潰”論的謬誤,這種論調充斥美國對其主要地緣政治對手的看法。按這種看法,中國龐大的債務、僵化的國有部門和過度建設的房地產都是無法逾越的難題。但事實上,此類説法忽略了中國力量的重要來源——在疫情衝擊下,其中一些已發揮作用。比如,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在控制疫情方面較成功;國企留住工人,加快投資計劃——在私企轉為謹慎時進行招聘和支出;銀行為借款人提供付款寬限期,以抵禦對金融穩定的風險。
隨着美中衝突在貿易、技術、資本流動、科研領域蔓延,中國經濟增長的快速回升給美國決策者帶來一個教訓。中國經濟模式儘管受到重壓,但也有巨大優勢。連疫情衝擊都沒刺破泡沫,不知還有什麼能刺破。美中關係正處於關鍵時刻。無論華盛頓繼續採用特朗普政府的遏制戰略,還是在可能的拜登政府下轉向受管控式接觸,出發點都應是對中國經濟實力的現實評估。基於中國不行這類結論而制定的戰略,註定會失敗。
美國《福布斯》7月16日文章,原題:中國經濟復甦漸次展開
美國投資公司馬修斯亞洲的投資分析師安迪·羅斯曼表示,在強勁內需帶動下,中國連續第4個月延續V型經濟復甦,“儘管明年前,消費者支出可能弱於往常,但相對而言,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好的消費故事。”中國的復甦正值世界經濟需要提振之際。(作者拉塞爾·弗蘭納裏)
美國CNBC7月16日文章,原題:中國經濟在復甦,這對東南亞是好消息
經濟學家説,東南亞國家很可能從中國經濟反彈中受益。華僑銀行經濟學家威廉·維蘭多16日表示,儘管挑戰眾多,但經濟上升將重燃中國經濟可幫助拉動其他國家的希望。中國佔據東盟出口的絕大部分份額……這一點如今格外重要。今年第一季度,這種對華依賴曾是“痛苦的累贅”,而現在變成“關鍵資產”。(作者Abigail Ng,陳俊安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