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柯達轉行賣藥,曾經破產的膠捲大王,重生後在幹什麼
7月28日,美股盤初,柯達(KODK)股價一度暴漲350%,截至今日凌晨收盤,柯達漲205.73%,報8.01美元/股,最新總市值為3.50億美元。
柯達股價暴漲的原因是公司進軍制藥行業,它獲得了美國政府7.65億美元的國家貸款以創建柯達製藥公司。
紅星新聞記者發現,這家曾經破產的百年品牌,經過重組成為一家小型數位影像公司。除了為人熟知的影像類產品,柯達還跨界生產影音和數據存儲產品,比如存儲卡、無線耳機等,還曾宣佈生產手機,展示過平板電腦、無人機等,但其中大部分產品都是品牌授權給其他企業生產。
柯達獲得7.65億貸款
轉行後醫藥業務將佔40%
據悉,柯達製藥公司將生產“已長期陷入國家性短缺的原料”,一旦該部門全面啓動並運行,公司將能生產“高達25%的用於非生物、非抗菌、非專利藥品的活性藥物原料”,其中就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表示能用於治療冠狀病毒,但已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認定為“治療新冠效果不佳且副作用較大”的抗瘧疾藥物——羥氯喹。
柯達首席執行長Jim Continenza表示,柯達的貸款條款與商業貸款類似,必須在25年內償還。公司將把重點轉移到製藥原料生產,預計該業務將佔到公司整體業務的30%至40%。
這筆貸款來自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U.S.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這是一個類似於銀行的政府機構。這是依美國《國防生產法案》(Defense Production Act)發放的第一筆此類貸款。美國政府此前曾援引該法案來加快COVID-19新冠等相關用品的生產。特朗普5月發佈命令,允許DFC為控制新冠蔓延提供資金支持,並加強任何相關的國內藥物生產供應鏈。美國提供此項貸款的目標是減少對印度等國家藥物進口依賴。
美東時間週二晚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一場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們對《國防生產法》的使用將動員柯達製造仿製藥的活性藥物成分。”
美國國內的藥品生產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從美國轉移出去,主要原因是為了節約成本。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表示,他越來越擔心美國在藥品生產的關鍵材料上對外國的依賴。美國目前正在考慮為大約30家公司提供資金,以抗擊新冠病毒,保護公眾健康。
柯達此前曾短暫涉足醫藥行業。1988年,柯達以近5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製藥商Sterling Drug,1994年將其分割出售。
曾經破產的膠捲大王
毀滅於自己的技術之手
柯達曾是全球攝影領域的領頭羊,這家誕生於1892年的公司最鼎盛時期有14.5萬名員工,1997年2月市值最高達到310億美元。
如今這個百年品牌不僅轉行生產仿製藥原料,市值也只剩下3.47億美元,只有巔峯時期的百分之一。
1975年,柯達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數碼相機。然而它在柯達內部並沒有受到重視。柯達高管們認為數碼相機會削弱他們的膠捲業務,認為推出數碼相機會迫使公司捲入自己與自己的競爭當中。
《福布斯》雜誌曾經指出,柯達員工的薪水與膠片、化學品以及相紙等耗材的銷量息息相關。他們認為,賣不出去耗材,他們就沒有利潤。
誕生於柯達的數碼相機最終毀滅了柯達。
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數碼相機越來越多,柯達開始艱難生存。自2004年以來,柯達幾乎每年都在虧損。柯達已經無法盈利。2007年,柯達先後出售了數碼相機業務和醫療成像業務。
2008年,iPhone誕生,手機攝影的普及使得膠片數量直線下降。2012年1月柯達正式申請破產保護。
復活後在幹什麼?
大量產品都品牌授權
2013年,柯達脱離破產保護,重組為一家小型數位影像公司,開始跨界轉型。2016年,柯達推出了自己的手機。2017年,柯達開始做雜誌。柯達還與多家時尚品牌合作推出了聯名產品。
根據公開信息,柯達目前的業務主要集中在影像、影音和數據存儲產品。
紅星新聞記者在電商平台上搜索“柯達”發現,柯達目前的產品主要包括膠捲、數碼相機、數碼相框、電子相冊、照片打印機、掃描儀、相紙、電池、沖印服務等攝影類;存儲卡、連接線、U盤等數據存儲類;無線耳機、藍牙音箱、無線同屏器等影音類;非攝影類產品只有眼鏡及鏡片。記者沒有找到柯達手機。
在電商平台上搜索“柯達”後的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掛着“柯達”商標的產品都是獲得了柯達公司品牌授權的其他公司生產的。
柯達官網顯示,品牌授權許可產品包括電池、充電器、手電筒、相機配件、眼鏡鏡片、噴墨紙、墨水和專用介質、噴墨打印機、即時打印相機以及手機。就連數碼相機也是授權其他公司生產。
甚至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18)上,柯達展示的手機、平板電腦、無人機和微型投影儀,也均為授權其他公司生產。
柯達品牌授權產品
手機和平板電腦是Bullitt Group獲得柯達品牌授權後推出的產品;無人機是授權給 Thrust UAV 公司品牌後推出的產品;微型投影儀是授權C+A Global公司生產的產品。
紅星新聞記者袁野吳丹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