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劉佳 北京報道
曾經風光無限、淨利潤衝頂36億元的安信信託,如今需靠“割肉”還債,令人唏噓不已。
近日,安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向外界公佈了一份訴訟公告,指出公司於9月4日收到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出具的《傳票》,案由為擔保物權確認糾紛,涉案的金額為14.9億元。
與以往訴訟案件不同的是,這次訴訟的對象是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
起訴原因是由於安信信託未能按期、足額向信託保障基金償還資金佔用費,且流動性支持資金到期後,也未償還流動性支持資金本金,已構成違約。信託保障基金請求法院准許拍賣、變賣安信信託質押持有的大童保險銷售32.98%股權,用以償還所欠信託保障基金的14.9億元。
對此,安信信託表示,“案件尚在審理中,目前暫無法判斷相關訴訟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後利潤的影響,公司將根據相關訴訟的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本次訴訟事項產生的訴訟費用、律師費用、違約金等將可能減少公司當期經營利潤。”
拍賣股權清償14.9億
公開資料顯示,信託保障基金由中國信託業協會聯合13家信託公司於2014年共同出資設立,註冊資本115億元,由其負責保障基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成立初衷為“按照市場化原則,預防、化解和處置信託業風險,促進信託業持續健康發展。”
按照原銀監會、財政部發布的《信託業保障基金管理辦法》規定,保障基金對信託公司的救助,必須堅持市場原則,不是無成本的救助,更不是對信託公司及其股東的逆向激勵。在保障基金介入後,將對信託公司原股東和高管依法依規追責,必要時實施市場退出。
也就是説信託保障基金的出現是為了救急而不是兜底。四川信託也曾經向信託保障基金公司尋求流動性支持資金。
據安信信託公告顯示,信託保障基金與安信信託分別於2019年的4月29日、5月28日、5月31日,簽訂了三份《流動性支持協議》。
為擔保《流動性支持協議》項下債權的實現,雙方於2019年5月28日簽訂《最高額質押合同》,約定安信信託以持有的大童保險銷售35%股權提供最高額質押擔保,擔保質押債權範圍為主合同項下信託保障基金對安信信託享受的全部債權,質押股權擔保的最高債權額為20億元。
然而,在上述合同履行過程中,安信信託未能按期、足額向信託保障基金償還資金佔用費,且流動性支持資金到期後,也未償還流動性支持資金本金,已構成違約。
信託保障基金請求法院准許拍賣、變賣安信信託質押持有的大童保險銷售32.98%股權,用以償還所欠信託保障基金的14.9億元。
目前,該訴訟已立案,處於審理階段。
據悉,信託保障基金可以在五種情形下進行救助:一是信託公司因資不抵債,在實施恢復與處置計劃後,仍需重組的;二是信託公司依法進入破產程序,並進行重整的;三是信託公司因違法違規經營,被責令關閉、撤銷的;四是信託公司因臨時資金週轉困難,需要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的;五是需要使用保障基金的其他情形。
淨利潤同比下降24776.57%
在重組事宜尚未塵埃落定之際,安信信託一方面對外宣稱將資產清收列為今年工作重點,另一方面卻腹背受敵要“割肉”還債。
據安信信託發佈的2020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安信信託實現營業收入7225萬元,同比下降84%;淨利潤為-28.56億元,較上年同期由盈轉虧,同比下降24776.57%,並預計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的累計淨利潤為虧損。
安信信託在半年報中稱,2020年上半年計提金融資產資產減值損失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約27.34億元。對營業收入下降的原因,是因為合併結構化主體中利息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同時,公司根據會計準則可確認的手續費及佣金收入減少。
從固有資產的運營狀況來看,今年上半年安信信託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9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794.28萬元大幅下滑794%。
值得注意的是,安信信託在2018年度發生淨虧損為18.34億元,加上2019年度安信信託淨虧損的39.94億元。兩年半時間裏,安信信託淨虧損已達86.84億元。若截至今年末持續虧損,安信信託股票將被暫停上市。
雖然安信信託在半年報中表示資產清收工作是重中之重,積極採取多種手段如資產轉讓、資產重組、破產債權救濟、司法保全等方式進行清收工作,取得一定進展,但當前仍是百億訴訟纏身,在半年報中顯示,安信信託作為被告涉案達68宗,金額為217.63億元。
此前安信信託加碼保險業收益頗豐。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通過投資大童保險銷售,安信信託分別實現0.64億元、0.83億元、0.64億元的投資收益。截止2019年年末,安信信託因投資大童保險銷售所得總投資收益達2.13億元,粗略估算投資回報率已超過65%。
如今自顧不暇的安信信託或要拍賣大童保險股權抵債,生死存亡之時,安信信託將如何抉擇,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