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接觸失敗論”不符合事實
——訪哈佛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知名亞洲問題專家傅高義
本報駐美國記者 胡澤曦《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31日 第 03 版)
美國哈佛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美國知名亞洲問題專家傅高義近日對本報記者表示,美國一些人提出的“對華接觸失敗論”不符合事實。美中兩國下一步應更重視通過對話溝通來處理雙方關係中存在的問題,並應努力在新冠肺炎疫情應對、全球環境治理等方面加強合作。
針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不久前在尼克松總統圖書館所做的演講,傅高義直言,演講中許多內容十分極端,並沒有以事實為依據,特別是誤判了中國人民與中國共產黨的關係。“他的講話太過偏激,從美國國內關於中國問題的討論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在提出不同看法,批評他的講話,反對他的極端觀點。我認為這是好事,也會繼續下去。”
對於當前美國一些人所説的“與中國對抗是華盛頓共識”這一觀點,傅高義表示了不同意見。他以去年美國100多位前政要和專家學者發表公開信一事為例,強調在美國各類研究機構,甚至在美國政府內部,仍舊有許多人不同意當前出現的一些極端觀點。
去年7月,百餘名美國前政要、專家學者以“中國不是敵人”為題在《華盛頓郵報》發表公開信強調,視中國為敵人並試圖與中國“脱鈎”的做法將損害美國的國際聲譽,也會損害世界各國的經濟利益。傅高義是該公開信的發起人之一。
1969年尼克松擔任美國總統後,傅高義曾和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費正清等學者一起給尼克松寫信,建議他同中國進行接觸,增加雙方交流。傅高義認為,雖然雙方當前在經貿等領域存在問題和分歧,但不能因此就否認雙方几十年接觸合作所帶來的成果及其必要性。
傅高義表示,目前大量中國學生在美國學習,雙方企業之間也深度交融,“美中聯繫緊密,難以人為分開”。
在傅高義看來,未來美中兩國仍應努力展開合作。他分析指出,雙方都應重視履行自身的政策承諾。從短期看,在各類敏感問題上,雙方應加強溝通、避免衝突。美中在經貿、科技、安全、價值觀等領域存在分歧,這些需要雙方努力加以管控。此外,新冠肺炎疫情應對、全球環境治理等問題,也都需要美中合作。“事實上,美中兩國醫療領域已經在開展合作,雙方政府應繼續支持這樣的合作。”傅高義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