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禾黃老闆的婚嫁連續劇,終於等來暫時的高潮。今天早上,被劇透了半個多月的萬科入局,賬單顯示,24.3億元,接手泰禾19.9%股份。黃其森自己剩下29%的股份。
怎麼看待這筆交易的性質?
我的大致感受:就是一個同業的友情支持,純地產的業務協同動機不大。
首先,被劇透的心思
從媒體到萬科,都在各種強調,這筆交易是有條件的,安全風險很低。
你看哈,如果是特別重磅的交易,交易雙方肯定都要互相恭維一下,你很重要,你很優秀,你值得被投資,十分看好你。
但是,本次交易裏,這樣的措辭與心態,基本沒有。連吃瓜羣眾都在普遍議論,風控很嚴,萬科的風險很小——這種輿情心態,只能進一步劇透本次交易的性質。
風控當然要嚴格。泰禾的優質資產,抵押率比較高,也經歷了一到兩輪同行的挑挑揀揀,加上自身關聯交易多是硬傷,萬科的入局,重視風險,情理之中。
從簽署協議到股份過户,是一段過渡期。這段過渡期,不確定性依然高度存在,但是,此刻,最重要是漲停。漲停最重要的是輸出信心。
其次,持股比例的心思。
萬科精心選擇了19.9%的股份比例,沒有越過20%的持股紅線。而且,一再在協議裏説,協議簽訂後,不管後續如何變化,錢就這麼多,股份也就這麼多,再無增加。
萬科暫時不想讓泰禾成為自己的聯營公司。這第二個心思,就明明白白地寫在字裏行間。
事實上,9點鐘時,我去看萬科公告,提都未提。這筆24億元的投資,數量太小,甚至都不足以觸發萬科A的公告。
再次,我也並不認為,萬科有吞下泰禾的慾望。不過,如有必要,萬科完全有相關經驗。
泰禾是一家有戰略的公司,也是有好產品的公司。但是,問題是,這兩樣東西,萬科其實都不缺。
説好聽點,泰禾是一家戰略驅動的公司,説不好聽點,泰禾是一家老闆驅動的公司。
中國很多的地產老闆,大多自負,驕傲,過去十年,週期性地為行業經驗與經濟週期所矇蔽,個人戰略中的bug就容易被放大成公司的災難。公司頹變成為老闆的人質。
泰禾已經算是裏面比較有自省意識的。事實上,我也認為它在2012-2015年的佈局,踏準了補貨週期。今天泰禾的產品系、規模與影響力,也是建立在這些土地的投資之上。
但是,泰禾走到今天,過度授權與過度猜忌,高度並存於這家公司。結果就很明顯,幾塊土地的消化不良,就讓整條船上的人都付出代價。
如果你拆一拆原因,你可以説是一些職業經理人的水平與操守有問題,但是這又是誰的管理責任與決策責任呢?
如果泰禾就此躺倒,那麼,它的「真正死因」就會被掩蓋,整個行業也就因此失去了一個生動的樣本。一個可以活下去的泰禾,也許平庸化,也許V型反轉,它會做全方位的反思,它將比一個倒下的泰禾更能傳遞出公司治理、決策質量的重要,更有教育意義。
回到萬科。泰禾與萬科,沒有太強的互補性,從產品到戰略。它們二者走到一起,首先大概率是友誼支援與惺惺相惜的結果。
過去幾個月,婚姻狀態成謎的泰禾,各種傳聞。但是,無一落地。
萬科的出現,不管是一根稻草,還是一艘救生艇,一定會給泰禾帶來更多的信用背書。哪怕未來,這份交易,沒有獲得交易所的批准,它也給黃老闆充值了自救的時間餘額。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看點。
經過多次漲停後,泰禾目前總市值也僅在160億元。但是,在它數百億元的負債規模面前,一次輕量級的股權交割,似乎還無法全面改觀。
地產同業併購的核心標的是土地。但是,土地的光芒太耀眼,會讓人變成禿鷲,人與品牌,就會被踩在地上。
如果把當前的泰禾難題當作一個「行業大問題」,那麼,下一個懸念就是,萬科如果真的想扮演拯救者,它會不會給行業輸出一個區別於以往的、三方、甚至多方操作的拯救解決方案。
2006年,萬科在杭州買入了南都地產,印象中交易額36億元。它表面買入了南都地產,實質上買入的是杭州市場份額。南都的老闆周慶治華麗轉身,旋即買了萬科的股票,成為萬科的投資人,兩次套現,財富不減反增。周慶治與王石、鬱亮在中城聯盟組織裏,也一直相處的很好。
如果黃其森願意,他其實還有很多選擇。但是,如果不願意,黃其森也還沒有離開牌桌。泰禾與萬科都在同一個行業裏,同一個組織裏,黃應該慶幸他遇到的是萬科。
我給人推薦過泰禾的房子,還給人推薦過泰禾的工作,衷心希望泰禾還有機會重新樹立買房人的信任,活下去。
歡迎添加微信 ice010913,請務必註明姓名,公司與職務。感謝支持一勺言
推薦閲讀:
一勺言|海南樓市的蓄水池更深了
一勺言|演講:融創的最新角色扮演
董小姐|僱傭軍的秘密
董小姐|地產大金主也開始起立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