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東回港 如何賺到科技股暴漲的錢?

阿里京東回港 如何賺到科技股暴漲的錢?

外匯天眼APP訊 : 中概股回來了,你想買嗎?

對國內的投資者而言,最近幾年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沒能抓住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的爆發紅利。

就最近一年來説,阿里、京東、拼多多的股價表現均遠勝於上證綜指,特別是拼多多,截至 8 月 24 日的最近一年時間裏,其股價已上漲 174%,而同一時間段,上證綜指的漲幅僅為 18%。

造成國內投資人錯過這些優質標的的主要原因在於,這些明星互聯網科技公司大部分選擇了赴美上市,受限於外匯額度和投資便捷性等重要因素,國內投資者被動地錯過了互聯網科技行業的爆發紅利。

阿里京東回港 如何賺到科技股暴漲的錢?

阿里、京東、拼多多股價表現 vs 上證綜指

圖片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0 年 8 月 24 日)

然而,令人垂涎的收益率一直吸引着投資者對科技股的熱情。正因如此,7 月末香港恆生科技指數(HSTECH)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市場的追捧。

8 月 24 日公佈的消息顯示,由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CSOP)發行的 “ 南方東英恆生科技指數 ETF” 將於 8 月 28 日在港交所正式上市,代碼 3033.HK。而華盛證券作為其獨家線上發售渠道,旗下 APP 華盛通已正式開啓 “ 南方東英恆生科技指數 ETF” 的線上專屬認購通道,每手基金單位 200 個,入場費 1800 港元。

香港,中概股的迴歸首選?

事實上,香港恆生科技指數的推出與近期在美上市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回港潮有着莫大的聯繫。

今年 5 月,美國參院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根據該法案,如果美國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 ( PCAOB ) 連續三年無法對外資上市公司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檢查,發行人的證券將被禁止在美國交易所進行交易。

不得不承認,在這樣的背景下,已經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或將面臨更為嚴峻的形勢。儘管數據顯示,中概股赴美 IPO 的數量還是創了新高(29 家 ,1H20vs 9 家 ,1H19),但與此同時,它們也開始密集回港。

今年以來,已經先後有網易、京東等重磅中概股成功赴港二次上市。而拼多多、攜程、百度等備受矚目的明星公司也頻頻傳來二次上市的消息。除此之外,近期還有先後有新浪、華住、易車、聚美優品、58 同城等 5 家中概股正式簽訂私有化協議或傳出私有化意願。

按照港股二次上市 “ 市值不低於 400 億港元,或市值不少於 100 億港元且最近一年收益至少 10 億港元 ” 的條件,符合這一標準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接近 30 家。在此情況下,對於大多數中概股公司來説,港美同時上市,或私有化之後再度赴港上市,都將成為中概股迴歸的可行選擇。

然而,與 2015 年前後的中概股迴歸潮相比,2020 年,港交所似乎成為中概股迴歸的主場。事實上,與香港市場一樣,A 股市場也在積極歡迎中概股的迴歸。然而,相比 A 股市場,在港二次上市不需要拆除 VIE 架構,節省了拆除 VIE 架構的各種成本,進而有助於提升公司二次上市的效率。

此外,港交所為了吸引更多科技和生物技術公司在港上市,於 2017 年末修改上市規則,允許 “ 同股不同權 ” 也是促進在美中概股選擇香港市場的重要吸引力。

所謂 “ 同股不同權 ”,即相同的股票,不同的權利,一家公司中擁有包含兩類或者多類代表不同投票權的普通股的股權結構。“ 同股不同權 ” 以美國資本市場最為流行,這種制度主要是為了確保公司創始人在融資過程中,不喪失對公司的控制權,是確保經營戰略穩定和權益不受資本的影響的一種股權設置方案。

2013 年,香港市場就曾因不支持 “ 同股不同權 ” 而錯過阿里巴巴。顯然,在這一核心問題得到解決之後,更加開放的香港市場也更具吸引力了。

華盛證券 CEO 張霆在接受 36 氪採訪時表示, 港股市場中機構投資者佔主體,這和美國市場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是香港市場成為中概股迴歸首選的重要原因,優質標的和公司的迴歸將為香港市場帶來更多的投資者和流動性,總體來看,中概股的此次迴歸潮將促進香港市場向全世界開放。"

恆生科技,港版納指?

顯然,在眾多互聯網中概股回港潮的背景下,如何掘金科技股就成了市場關注的焦點。

7 月 27 日,恆生指數有限公司正式推出恆生科技指數(HSTECH),其選股範疇,主要涵蓋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 ( 包括電商、金融科技、雲計算、本地生活服務 ) 。而指數選股準則將會考慮合資格公司是否利用科技平台運營,要求相關企業的研發投入佔收入比例超過 5% 或收入增速大於 10%。經上述篩選後,市值最大的 30 只股票將被納入成為指數成分股。

目前,阿里巴巴、騰訊等科技巨頭,以及中芯國際、微盟集團等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均包含在內。信息科技類公司權重合計為 68.3%,比重最大的成分股是騰訊,佔比達 8.63%。其次是阿里巴巴、舜宇光學、美團點評和小米集團分別佔比 8.53%、8.52%、8.3% 和 7.89%。

阿里京東回港 如何賺到科技股暴漲的錢?

根據回溯測試計算,恆生科技指數 2019 年及 2020 年截至 7 月 31 日的回報分別達 36.25% 及 51.76%。部分成份股股價表現優異,今年以來,騰訊和小米已分別累計上漲 43% 及 39%,閲文集團累計上漲 53%,美團點評累計上漲 85%,微盟集團漲幅高達 214%。

興業證券此前分析稱,恆生科技指數彌補了香港指數體系在追蹤科技行業方面的不足,有利於完善多層次指數體系;對於投資者來説,恆生科技指數為投資者提供了科技行業的權威參照指標,為其投資決策提供參考,同時豐富了被動跟蹤指數型機構跟蹤標的;對於成分股公司,被納入指數意味着公司的科技屬性得到認可,且更容易得到被動指數跟蹤型投資機構的配置,或將進一步提高成分股的流通性和成交量。

花旗預計恆生科技指數可以成為 “ 東方納指 ”,且將會與恆生指數及國企指數一樣成為香港市場的旗艦指數之一。談及恆生科技指數與納斯達克 100 指數的區別時,華盛證券 CEO 張霆指出,由於恆生科技指數成分股佔比有最高 8% 的上線要求(實際約為 8.5% 左右),而納斯達克 100 指數個股比重最高佔比為 20%。為此,恆生科技指數對新標的的促進作用更大。

張霆認為,隨着科技類公司的回港上市,恆生科技指數的推出一方面可以為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開闢出一片新的陣地,另一方面,更優質的標的也可以吸引全球投資者進入香港市場。標的和資本的同時聚攏將促使香港市場變得更加開放。

ETF,賺上科技股的錢

然而,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想要賺上科技股的錢卻並不簡單。

首先,相比於傳統大盤股,科技股的波動更大。南方東英團隊的研究結果表明,恆生科技指數成分股的個股平均波動率大約為 58.65%,遠高於恆生指數成分股的個股平均波動率 34.14%。

其次,對普通投資者來説,想要投資龍頭科技公司的資金門檻要求也比較高。數據顯示,如果投資者選擇恆生科技指數前五大成分股各投一手,所需資金超過十萬港幣,這對一些中小投資者來説顯然不夠友好。

而恆生科技 ETF(Exchange Traded Fund,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的推出則可以解決以上兩個問題。研究數據表明,恆生 ETF 擁有比個股更低的波動率(36.42%,ETF vs 58.65%, 個股平均),這意味着,ETF 可以幫助投資者在捕捉科技股增長機遇的同時降低投資風險。而在資金門檻方面,投資於一手 ETF 所需的金額只有一千多港幣,在這樣的背景下,恆生科技 ETF 顯然非常具有吸引力。

據悉,由南方東英發售的首支追蹤恆生科技指數的 ETF 擬於本週五 ( 28 日 ) 在聯交所掛牌上市,代碼 3033.HK。華盛證券作為其獨家線上發售渠道,旗下 APP 華盛通已正式開啓 “ 南方東英恆生科技指數 ETF” 專屬申購通道。

華盛證券 CEO 張霆分析, 目前逾八成參與港股買賣的投資者,都會參與大型互聯網公司的交易。對於投資者來説,ETF 指數基金是長期、穩健的投資策略,降低了投資門檻,讓市場形成正循環,這對於投資者來説是非常正向的。"

華盛的野心在於互聯網,更在於券商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南方東英的合作伙伴,也是此次恆生 ETF 獨家線上發售渠道的華盛證券是一家創建於 2010 年的互聯網券商,持有香港證監會授予的 1/2/4/5/9 號共 5 類金融牌照,具有證券交易、期貨合約交易、就證券提供意見、就期貨合約提供意見、提供資產管理的資質。業務涵蓋香港及美國市場的首次公開發行、債權融資、併購重組(包括剝離、私有化)、ESOP 解決方案、諮詢、投資者關係等服務。

2016 年 8 月,公司正式推出線上自助港美股交易平台華盛通,主要為零售客户提供港股、美股的開户和交易,以及實時行情等資訊服務。

張霆稱,華盛一直與南方東英合作融洽,南方東英之所以此次選擇與華盛證券合作,主要看中的是華盛具有更加開放的社區以及因此而賦予的傳播能力。

阿里京東回港 如何賺到科技股暴漲的錢?

華盛證券 CEO 張霆

依託新浪財經與新浪微博的流量優勢,華盛在傳播上的能力不容小覷。目前,華盛已簽約財經類自賬號超過 300 個,運營微博財經類官方賬號 6 個,微博平台覆蓋粉絲總數超過 7000 萬,全平台覆蓋粉絲總數過億,機構全平台資訊閲讀量超過 25 億次 / 月,視頻播放量超過 3000 萬。

張霆認為,華盛作為一家互聯網券商,其核心競爭力應該有兩個源泉,分別是來自於 “ 互聯網 ” 和 “ 券商 ” 這兩個部分,其中,互聯網賦予華盛的優勢體現在,依託更加開放的社區所形成的傳播優勢,以及在產品運營和迭代上的成績。與傳統券商相比,華盛的互聯網基因將幫助其在互聯網券商時代取得先發優勢,並將在日後繼續為華盛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而在 “ 券商 ” 這一方面,則是華盛一直努力且將在未來為華盛創造更大價值的重要引擎。目前,華盛證券在國際 IPO 市場已經幫助趣活、優克聯、荔枝 FM、慧擇保險等共超過 20 個新經濟企業成功上市。

此外,華盛不止有 IPO 服務團隊,還有固收、債銷等一系列團隊,可以為企業整個成長週期提供更加深度、全流程的服務。張霆表示,作為新經濟企業成長全週期的專業顧問,華盛證券將會陪伴企業共同成長,提供長週期的綜合資本服務。

由此看來,作為一家互聯網券商,雖然現在華盛的優勢更多來源於互聯網,但未來的想象空間則更多來自於券商服務。

作為此次南方東英恆生科技 ETF 的獨家線上認購通道,對於垂涎高收益率的科技股的投資者來説,去華盛通上申購基金才是正經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227 字。

轉載請註明: 阿里京東回港 如何賺到科技股暴漲的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