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報放大鏡:零售貸款佔比普降 銀行業零售戰局走向線上

疫情影響之下,上半年各家商業銀行普遍面臨零售業務線下展業遇阻的困境。在近兩年來零售轉型概念不斷強化的背景下,銀行業零售貸款規模佔比在今年上半年度卻出現普降。被譽為“零售之王”的招商銀行已開始反思零售戰略,平安銀行也開始放緩零售貸款投放,下半年銀行業零售戰局將如何發展?在分析人士看來,零售業務仍將是銀行業轉型的長期方向,但經此一“疫”,銀行業將會更加積極做好線上的數字化轉型。

中報放大鏡:零售貸款佔比普降 銀行業零售戰局走向線上

不良抬頭、零售貸款佔比普降

今年上半年,銀行零售貸款業務受疫情影響增速顯著放緩,在貸款總額中的佔比普遍下降。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36家A股上市銀行中,僅有9家銀行零售貸款規模佔比較上年末出現增長,1家銀行佔比不變,其餘26家銀行佔比均有所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在零售貸款規模佔比未出現下滑的10家銀行中,僅有郵儲銀行一家國有大行,其餘9家均為城商行或農商行。

中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郵儲銀行零售貸款規模接近3.04萬億元,佔比55.43%,較上年末增長0.13個百分點。郵儲銀行表示,該行零售貸款同比增速達10.46%,主要得益於個人住房貸款和小額貸款增長。股份行中,光大銀行、平安銀行零售貸款佔比降幅較大,分別下降1.94、1.90個百分點。而被業內譽為“零售之王”的招商銀行零售貸款佔比較上年末下降1.41個百分點。

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表示,上半年銀行對零售貸款投放力度出現分化主要是由於不同銀行的國家政策定位和貸款對象不同。例如,郵儲銀行以及中小銀行對零售貸款的投放更多體現出監管部門對區域經濟的支持和惠農政策傾向,而股份制銀行的零售服務對象主要來自一線城市或省會城市,這部分人羣受到疫情影響較為嚴重,因此股份制銀行的零售貸款投放呈現出放緩趨勢。

今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也對零售貸款佔比下降的原因做出瞭解釋。他表示,零售業務,特別是信用卡業務,受到疫情的衝擊和影響更大。這一點體現在不良率的變化上。招商銀行今年上半年不良貸款比去年末增加30.53億元,田惠宇指出,這裏面主要來自零售貸款,尤其是信用卡貸款。因此,招商銀行上半年對零售貸款的投放速度低於對公貸款,與上年度相比也有所放緩。中報顯示,截至6月末,招商銀行企業貸款不良率為1.70%,較上年末下降0.14個百分點;零售貸款不良率為0.81%,較上年末增長0.08個百分點,其中,信用卡業務不良率增長0.50個百分點。

事實上,疫情影響令銀行資產質量普遍面臨考驗,其中又以信用卡業務資產質量劣變最為顯著。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六家國有銀行中,郵儲銀行、農業銀行零售貸款不良率與上年末持平,其餘四家國有銀行零售貸款不良率均出現上揚。其中,交通銀行零售貸款不良率增幅最大,較上年末增長0.11個百分點至1.17%,該行信用卡業務不良率同期增長0.52個百分點。

對此,郵儲銀行研究院婁飛鵬表示,零售金融客户規模較小,本身抗風險能力較低,疫情衝擊下這些客户受到較大影響,既符合規律、也符合預期的。

零售化戰略的進與退

近年來,隨着批發金融脱媒趨勢日益明顯,收益率相對較高且更適合科技賦能的零售金融業務成為銀行發力的重點,“得零售者得天下”的口號也漸入人心。但這一次突如其來的疫情正在促使一些銀行業對零售戰略進行反思。

例如,近幾年發力零售業務勢頭正猛的平安銀行,正在加大對公業務發展力度,放緩零售貸款投放。該行在半年報中寫道,今年上半年,該行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力度,但在零售貸款方面,為對沖疫情衝擊,該行聚焦於較低風險的按揭貸款及優質客户的信用投放,優化客羣結構。

今年3月的2019年度業績發佈會上,田惠宇也直言“這次疫情讓我們重新思考這個戰略定位、戰略規劃的適當性”。他表示,“這幾年大家都普遍看好零售,然而這並不意味着零售的佔比越高越好。”

對此,麻袋研究院研究員蘇筱芮表示,零售與對公的平衡,一直以來是銀行戰略發展中的熱點話題。近幾年“零售轉型”的口號越喊越響,但銀行應當認識到,零售也好對公也好,無論決定優先發力於何種戰略,銀行都應立足於自身的資源稟賦,加強細分領域的精耕細作,業務佔比不是目標,資產質量才是關鍵。

值得關注的是,展望今年下半年,業內普遍認為銀行零售資產質量仍會承壓,但信用卡資產質量有望改善。招商銀行首席風險官朱江濤在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下半年零售資產質量的過程指標將繼續處於下行通道。其中,招商銀行對信用卡貸款不良資產生成率的判斷仍是6月是最高點,在延期還本付息政策作用下,8月還將迎來次高點。總體來看,信用卡貸款的不良生成後續還會維持相對高位,但最高點已經過去了。

王紅英表示,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的發展是能夠支撐商業銀行零售金融風險的。在疫情期間,出於一些政策性的約束和風險的考慮,銀行貸款資源向優質客户傾斜。但可以預見的是,伴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復甦和客户信用數據的好轉,銀行貸款門檻將逐步放寬,未來信用卡在髮卡、授信方面也會針對質量較好的客户提供一些技術性的放寬。

線上突圍戰打響

疫情重創了零售業務的線下展業模式,銀行業零售戰局正轉向線上突圍,多家銀行正致力於改善手機銀行App同質化問題和提高線上貸款發放效率。在近期一場零售金融研討會上,中國民生銀行重慶分行網絡金融部中心經理龔昌娣介紹到,在線上金融方面,大部分銀行的App需要綁定銀行卡,而民生銀行通過手機註冊即可登錄手機銀行的方式達到獲客或抵客的目的。

廣發銀行重慶分行零售銀行部副總經理顏靜則表示,該行藉助金融科技手段,通過把客户自主填寫的相關信息接入銀行系統,進行大數據的審查、審批,審批時間由以前的5天縮短到最快30秒完成。

信用卡線上髮卡方面也出現新進展。8月31日,中國銀聯發佈首款數字銀行卡——銀聯無界卡(以下簡稱“無界卡”),包括借記卡和信用卡兩類,17家全國性商業銀行、部分區域性銀行及互聯網銀行如微眾銀行等加入了首批試點。

婁飛鵬表示,經此一“疫”,預計銀行業在堅持零售轉型戰略的同時,會更積極做好線上數字化轉型,即產品營銷、風險管理、系統架構等都要圍繞數字化發展需求全面轉型。

但銀行零售貸款業務線上化在實際操作層面仍然缺乏明確的政策支持。蘇筱芮指出,儘管目前刷臉認證等技術在國內已發展了一段時間,也擁有了不少成熟的運用場景,但還沒到讓監管覺得可以安全開放的地步。

談及銀行線上化轉型過程中如何進行風險控制,婁飛鵬表示,零售金融的質量管理更需要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做好客户畫像,將合適的金融產品營銷給合適的客户。

王紅英也表示,未來通過大數據技術提升客户信用畫像,將成為商業銀行零售業務一個非常重要的信用支撐基礎。他指出,展業過程中的風險管控一直是商業銀行零售金融業務的重中之重。在銀保監會推動下,銀行針對零售客户形成了由本銀行信用數據、銀行間互通數據、以及一些社會行為數據共同構建的全方位的信用評價體系,這一體系是支撐銀行零售業務線上展業的重要基礎。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實習記者 杜曉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35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報放大鏡:零售貸款佔比普降 銀行業零售戰局走向線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