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港媒:貿易戰讓美國消費者“流血更多”

由 納喇曉枝 發佈於 財經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8月27日發表題為《美中貿易戰:誰從唐納德·特朗普的關税中流血更多?》一文,作者法國安盛投資管理公司新興亞洲高級經濟師姚遠認為,貿易戰讓美國消費者“流血更多”。文章摘編如下: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還有不到三個月時間,華盛頓的反華列車正全速前進。

  然而,儘管作出了這些努力,但在最新的蓋洛普民調中,約60%的受訪者並不認可特朗普對美中關係的處理方式,這肯定是令人失望的。

  美國公眾對特朗普(錯誤)處理中國問題的方式持不同意見不足為奇。美國人還越來越多地質疑,把中國變成冷戰敵人是否讓美國受益,他們想知道美國政府是否花費了太多時間和精力來關注中國,同時卻對自己國內許多緊迫問題置之不理。

  以特朗普經濟政策的核心——美中貿易戰——為例。兩年針鋒相對的關税往來導致兩國之間的貿易量急劇下降。但美國人在不斷縮小的蛋糕中獲得了更大份額嗎?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研究顯示,提高進口税的幾乎所有成本都由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擔。

  正如特朗普重申的那樣,貿易戰旨在減少所謂“美中貿易不平衡”,並將就業和供應鏈帶回國內。遺憾的是,關税在這兩方面都失敗了。

  根據官方數據,自2018年7月以來,中國對美國的月均貿易順差約為270億美元,高於前五年平均的210億美元。事實上,同期美國的總貿易逆差從每月410億美元增加到了484億美元。

  換句話説,特朗普與中國的貿易戰讓美國消費者付出了巨大代價,加劇了美國的貿易不平衡,讓其他新興出口國受益,而損害了美國企業的利益。

  ▲資料圖片:正在作業的青島港前灣港區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新華社記者 蘭恭來 攝

  在貿易戰的另一方,中國生產商被排擠出美國,許多生產商得以將出口轉向別處。根據世界貿易組織數據進行的計算顯示,儘管中國在美國的市場份額減少,但中國在全球出口市場中的份額增加了近半個百分點。

  事實上,我們的研究顯示,自貿易戰開始以來,中國對許多貿易伙伴出口附加值的貢獻明顯增加。

  中國過去兩年的經驗表明,有了開放與合作的心態,中國可以讓許多貿易伙伴依賴中國的投入,從而使它們進入其供應鏈軌道。

  隨着許多公司現在採用“中國+1”模式來建立供應鏈,目前以中國為中心的製造業網絡可以在該地區得到加強和擴大。

  如果做得好,從“在中國製造”到“圍繞中國製造”的轉變可能會加速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從而在全球化倒退之際導致更有力的區域化。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