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京東香港淘金:中環擁抱北佬

香港資本市場曾經是內地企業獲取資金的重要渠道,從1993年H股誕生開始,一家家內地企業奔赴香港上市,募集來自全球的資金。

赴港上市的中國移動,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公司,工商銀行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業銀行,中國平安,成為世界知名的保險企業。

如今,那些曾經奔赴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可以選擇回香港落腳,吸引來自國內的資本支持。中金的研究數據顯示,近幾年,香港IPO項目有70%的份額賣給了國內的機構投資者。

中資資本在香港崛起的背後,是中國從資本輸入國向資本輸出國的轉變。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只是整個趨勢中的顯性因子。

1、中資崛起

最近,位於香港中環IFC一期29層的中金公司裏,幾間辦公室徹夜燈火通明,一改疫情期間員工居家辦公導致的空蕩狀態。

常年霸佔香港中資保薦人第一席位的中金,是網易此次赴港二次上市的保薦人,徹夜加班的員工正忙於準備網易的招股書。

“近期中金的人更難約,他們太忙了。”李琦對略大參考提到,她在一家中資券商負責承銷工作。

發行人上市前,保薦人、律所、會計師事務所等IPO項目的中介方,都會聚在印刷商處,篩查IPO需提交文件中的任何細節、法律責任和錯別字。該環節被投行人士稱為“Printer Session”,以律師不睡覺、投行少睡覺著稱。

“你能在印刷商那裏找到一家企業IPO所需要的所有中介商。”李琦説。大的項目case,往往二、三十人,浩浩蕩蕩“入駐”,做最後的衝刺。

中環的印刷商們,很瞭解香港資本市場的財富動向。

最近兩年,出現在印刷商辦公室的中資券商越來越多。2019年,香港183家IPO企業中,中資券商參與保薦的項目高達 107家 ,相當於每3個IPO項目就有2箇中資券商參與其中。

從媒體公佈的京東赴港二次上市的承銷團亦可窺見,農銀國際、中銀國際、交銀國際、建銀國際、招銀國際、工銀國際等,中資投行佔承銷團極大比例。

外界將中概股企業赴港二次上市,視為其面向中資資本的一輪募資。

與此同時,內地企業正在成為赴港上市的主要募資方。

港交所公佈的2018年業績顯示,其全年成交金額達26.4萬億,IPO 融資總額排在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第一位。1146家內地企業總市值達到20.2萬億,佔港交所總市值的67.5%。其中,不乏小米、美團等知名企業。

能夠服務內地企業,逐漸成為中環金融人士業務能力的必備要求。

2014年,李琦剛參加工作,粵語不好的她,通常需要用英文再跟對方確認。現在,很多時候她可以直接用普通話交流,同行中能聽懂、能講普通話的人變多了。

甚至,港交所總裁李小加,也是一口標準的普通話。

2、明星項目

李小加曾用Party一詞,來形容香港的交易市場:

設想你在辦一場Party,想把它變成一場全球矚目的盛世,關鍵問題是怎樣才能邀請到城中最重要,最多的客人。作為Party的主人,你要仔細考慮邀請的優先順序,分辨那些對客人極具吸引力的核心人物。

赴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無疑是港交所找來的明星企業。

按照港交所要求,赴港二次上市的企業,必須在英國、美國等監管健全市場上市,並至少兩年保持良好合規記錄;市值不少於400億港幣,或市值不少於100億港幣且收入達到10億港幣。

摩根士丹利曾測算,滿足赴港二次上市條件的中概股企業,僅包括網易、京東、百度、攜程等20多家公司。

這些企業已經在美國資本市場向全球投資人證明了自身的商業價值,它們有健康的經營模式,良好的現金流,在各自所在的行業有影響力。

它們就是港交所Party中最想邀請的明星。

對於全球投資人,尤其是中資投資人來説,他們要用金錢,人脈、經驗……所有自身優勢,去兑換這場資本盛宴的入場券。

從2018年4月港交所修改上市規則後,李琦所在的券商,就開始爭取承銷中概股企業和新經濟企業的募資項目。它與另一家中資券商,一直在競爭年佣金收入前5名的席位。爭取到這些中概股明星客户,券商便能向它們所服務的機構投資人自證實力。

畢竟,明星項目都具備共性:很挑剔承銷商。

對李琦而言,每一場承銷工作,都是一次戰爭。

項目初期,她需要做模型、路演、跟機構投資人反覆確定出價區間。

隨後,參與承銷的券商們聚在一起,報出每家投資人的價格,最終確定IPO發行的價格區間。商議過程中,李琦需要跟投資人反覆發郵件確認,對當前的價格區間是否滿意。

搶奪承銷份額往往是戰爭中的高潮,通常會伴隨着大聲的爭吵和指責。每家承銷商會羅列出一系列自身優勢去爭奪份額,例如我的投資人信用更好,聲譽更好、我的投資人是長期投資者而非對沖基金等等。

整個過程充斥着不滿,經常需要調停,每家都要爭取最有利的條件,很多時候需要保薦人甚至是發行人來調節、決議。

爭取中概股企業赴港二次上市業務,成為承銷商們的新戰事。

每家券商服務的投資人,都需要從這些二次上市企業中獲取利益。甚至一些投資人,還需要用二級市場的收益,來平衡今年一級市場的業務低迷。

對於承銷商而言,這也是門好生意——相較IPO,赴港二次上市的程序簡化許多。不需要重新定價,它們在美國上市的價格和估值,就可以作為香港二次上市的發行價依據。

此外,這些二次上市的企業都有認知度,尤其是在中資投資人中有熟識度和影響力,項目路演階段也會容易許多。尤其在疫情期間,不方便進行路演、午餐會等線下交流,券商需要用高知名度項目,引起資本市場的關注。

對於人人都想要的明星項目,能不能參與承銷工作,人脈很重要。李琦説,搶項目,主要看人際關係。

華興資本成為京東赴港二次上市的聯席全球協調人,這家主要服務新經濟企業的精品投行,又一次成為新經濟的受益者。包凡曾帶領華興,成為京東2014赴美上市時唯一一家國內本土投行。

2018年,新經濟企業扎堆赴港上市,包凡曾將這場IPO盛宴稱為“移動互聯的最後一口肉”。

此番,常年遊弋在海外市場的科技企業,赴港二次上市,將這口肉能吃的時間,又延長了一些。

相比於曾經的眾安、閲文、易鑫等在首日招股獲得73倍、120倍、100倍超額認購,隨後股價大幅度下跌的項目們,前浪科技企業在海外積累的股價數據,也是它們抵抗風險的底氣。

3、迴歸本土

中概股選擇赴港二次上市是需要支付交易成本的,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為此支付的IPO承銷費用在2.2億-2.53億港元。

即便如此,中概股也願意選擇迴歸本土資本市場。

本土的投資人更瞭解本土企業,也願意給予更合理的估值。這些都是中概股企業此前在海外難以獲得的優待。

此外,選擇多地上市,亦分攤了企業對單一資本市場的依賴,部分抵消地緣性、政治性風險的影響,尤其在中美之間的摩擦不斷加劇的當下。

5月20日,美國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該法案要求,外國發行人連續三年不能滿足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對會計師事務所檢查要求的,禁止其證券在美國交易。

網易日前發佈的上市聆訊文件,對這一風險進行了披露。而這並非網易一家面臨的問題,包括京東以及後來者在內,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企業都會遇到此風險。

過往中概股企業並不需要提交會計審計底稿。如若該法案被簽署通過,PCAOB將有隨時查閲中概股企業審計底稿的權利。日前,中國證監會已經公開對該法案進行嚴厲譴責,稱堅決反對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做法。

種種因素疊加,中概股排隊回國的需求愈發強烈。

首選的避險港灣就是香港。香港從監管機構、財務合規、報表等的要求,和美國有很多可通用的地方,上市流程大大簡化和便捷。從爆出網易、京東赴港二次上市,到網易完成港交所二次聆訊,不過一個月左右。

其次,近年,港交所向大批新經濟公司敞開懷抱,允許同股不同權企業赴港上市,同時歡迎符合條件的中概股企業赴港二次上市。

2019年11月,阿里巴巴成功在香港二次上市,成功募集資金約110億美元,成為當年港股市場募資最高的新股王。

阿里的示範效應讓徘徊的中概股看到了“錢景”。

利好政策也在陸續出台。

5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發佈《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 支持港澳私募基金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型企業融資,鼓勵符合條件的創新型企業赴港澳融資、上市。

對於赴港二次上市的公司而言,更長遠的未來在於,如果被納入恆生指數,公司能贏得更多投資人的關注,交易量和市值的表現會很不錯。

如若被納入港股通的範圍,公司還會得到更多“南下”的內地資金支持,甚至能夠獲得A股同類企業的估值——早前,港交所同上交所、深交所設立了雙向互通的滬港通、深港通。

近年來,南下資金保持高度活躍,有數據統計,2019年,僅南下的港股通資金累計流入2400多億港元,是港股市場的重要資金來源,

不過,吸引資金關注的通常都是明星企業,中小企業很容易在資本市場被遺忘。

對於不符合赴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企業而言,它們在退市、回國內重新上市的規定路線外,也在尋找接觸內地資本的機會。

服務內地企業境外上市的財經公關企業智信財經,其總裁蔡敏玉對略大參考表示,境外上市企業以前願意選擇熟悉海外投資者的公關團隊,幫助他們跟投資人溝通。現在更多海外上市的企業,願意找熟悉境內投資人的公關團隊,幫他們對接中資投資者。

2019年開始,多家在美上市的中小市值企業找到智信,提出對接內地投資者的訴求。

過去幾年裏,中概股企業赴美上市的熱潮,令內地投資者更瞭解美國資本市場,他們也懂得,中概股企業與內地投資人之間的溝通聯繫,正逐步緊密。

4、免費彩票

發生在香港中環的這場資本盛宴,並非大玩家的獨家party。

小玩家們也蠢蠢欲動。

許多內地的個人投資者,投資港股、美股都是從辦理一張招商銀行香港一卡通開始的,它管理費低、同內地賬户互轉方便,在炒港股和美股的內地散户中,很有認可度。

2014年,深圳福田的林峯在位於中環交易廣場的招行香港分行,辦理第一張香港一卡通,隨後在富途牛牛、有魚股票等多家互聯網券商,開通了港股賬户。

他時常拿出來講的投資經歷,是在2018年末抄底了京東的股票。

他打算從網易和京東身上覆制往日榮光。為此,他準備在所有的互聯網券商平台下單,增加中籤率。

港股打新,越來越受內地投資者歡迎。

僅中籤率這一項來講,2016年至2018年,港股打新的中籤率大概為68%,而A股的中籤率平均低於0.5%。

超過65%平均中籤率、低於5000元港幣平均入場費、8.56萬港幣的平均年度累計收益,加上無需持倉市值,特色暗盤交易,這些都構成了最直接的吸引力,也讓港股IPO集資規模在全球稱冠。

券商們的宣傳話術更加直接:一生一次的發財機會。

如今,網易、京東已經成為最熱門的打新標的。有新聞稱,自網易、京東回港二次上市的消息傳出,不少機構投資者已下了“引子單”,即意向訂單。不僅是機構投資者,手上餘糧不多的散户們也在參與其中。

“港股打新就像是股市裏的免費彩票”,是個體投資人們最愛標榜的一句。

被投機熱血支配的人們永不滿足,港股、美股互聯網券商們已經伺機推出20倍、10倍的槓桿打新方案。更有內地散户發現了香港證券市場的bug,利用身份證數位的不同,申請多個賬號,從而提高中籤率。

不過,投機必然伴隨風險。外匯管制、破發、代理騙局,都是內地投資者闖蕩港股、美股時可能遭遇的變故。

2018年7月9日,小米作為港股首家執行“同股不同權”的IPO公司,上市首日即破發。在此之前,雷軍身後,站着一眾滿懷信心高舉戰旗的投資者們。

但人們總願意相信,不幸的事情永遠只會降臨在他人頭上。網易與京東的光環之下,投資者們都篤信,這些回港二次上市的明星公司,一定會讓自己大賺一筆。

林峯,已經將自己的賬户“孖展”。這在香港話裏是保證金的意思,意同英文裏的Margin。在內地,它還有另一個名字:槓桿。

顯然,主角亮相前,party 已開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669 字。

轉載請註明: 網易京東香港淘金:中環擁抱北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