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中國A股市場上的“好孩子”的海天味業上週觸及歷史新高、市值一度逼近6500億,卻在最後兩個交易日瞬間跌去了900億的市值,跌幅達15%。
《藍籌企業評論》留意到,海天味業的多位高管過去半年累計減持1個多億,已經釋放了對這家公司股價超出內在價值的信號。更為重要的,如果你理性地評估一下海天味業的“績優表現”就會發現,眾多機構投資者對海天味業的追捧已經完全失去了“理性”。
業績良好的高估值醬油龍頭
業績方面,這家由知名主持人汪涵代言的調味品公司,過去10年業績一直表現優秀。
從2010至2019年,營收從55億元增長到198億元,增長2.6倍;利潤方面,公司盈利穩健,從7億元增至54億元,增長6.7倍。兩項指標同時保持着非常高的增長速度,由於毛利率從2010年的35%增長至2019年的45%,使得海天味業的利潤增速一直高於收入的增速。
海天味業出色的業績成長遠遠落後於公司上市至今股價和市值的成長。
海天味業在2014年上市時,當年實現淨利潤20.9億元,2019年這一數字增長到54億元,5年增長了157%,2019年的淨利潤是2014年的2.57倍。但它的市值到上週為5534億元,是上市時的497億元的11倍多。
市值與盈利增長之間的差距意味着海天味業的市盈率從上市時的25倍提高到最高時的100倍。目前,食品飲料行業平均市盈率高達52.77倍,已經處於近10年來最高位,比2015牛市峯值的39倍還高35%,海天味業的市盈率高於行業88%。
這是一個瘋狂的數字,不是嗎?
無論多麼強的“概念”都會被市場修正
市場上都在追逐“10年10倍”的神話,海天味業更是實現了6年10倍的成長。但《藍籌企業評論》認為,“神話”不可能永遠繼續。未來10年,即使海天味業保持“白馬”本色,只給它市值翻一番的預測,都難以以現在的估值消化市場預期,難以支持投資者現在冒着巨大的風險購入它的股票。
我們的假設是這樣的:對海天味業的投資期望收益是年化7%,這樣10年後海天味業的市值需要在2030年9月達到11069億元。
簡單計算,假設2030年海天味業的市盈率為55倍,那麼公司要在2030年實現201億元的淨利潤。這個數字是去年的5倍!
那麼,海天味業的要實現多少收入才能獲得201億元的淨利潤呢?過去幾年間,像海天味業、千禾味業這類我國主流調味品製造商的最高淨利潤率在28%左右,我們樂觀估計,相信海天味業的淨利率能達到30%,那公司2030年的收入將會達到670億元。這個數字同樣要增長3.5倍!
根據中國調味品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調味品行業銷售額超過3345.9億元。10年後,整個行業假定也以7%的速度複合增長,行業規模可以達到6700億元。海天味業要想實現670億元的收入,正好需要佔據10%的市場份額,公司要從去年調味品行業6%的市佔率提高4個百分點,提升幅度達到70%。不知對這一目標,老乾媽、千禾味業等其他品牌作何感想。
海天味業要想實現670億元的收入,一則提價,二則擴大銷量。
回溯海天產品價格的歷史走勢,一系列提價貫穿其中,分別出現在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7年,提價幅度介於4%-10%不等,主要原因是為消化黃豆等原材料成本的上漲。
那麼,從銷量來看,海天味業需要銷售多少噸調味品才能實現670億元的收入呢?
2019年,海天味業銷售醬油等調味品共計319.1萬噸,平均每噸銷售單價在6204元左右,如果以2%的通脹率計算,要想在2030年前實現670億元的收入,海天味業需要賣出880萬噸調味品。目前,海天味業的產能利用率達95%左右,未來要實現880萬噸的銷量,則產能至少要達到930萬噸——同樣需要增長3倍!同時,公司在多賣3倍醬油之外,另外40%的業務需要在同一時間保持同樣幅度的增長。
過高的估值令機構投資者陷入“囚徒困境”
《藍籌企業評論》相信上述的數學題,擁有大量專業分析師的機構投資者不難得出同樣的結論。但它們仍然熱衷於“如此高風險、低迴報的投入”。
我們注意到,買入、持有、賣出海天味業的機構投資者,每三個月進進出出。從2018年末至2020年二季末,10個季度中,海天味業的持倉機構少時會進出近200家,多時會達到350家以上。
數以百計的機構投資者,持有海天味業股票的時間與散户不相上下,從相當程度上反映出,海天味業的估值無法讓買者心安。
據公開信息,海天味業董事、高管過去半年已累計減持金額1.09億元。其中,副總裁吳振興一次性減持45萬股,減持總金額為3568;董秘張欣累計減持34萬股,減持總金額為2663萬元;董事陳軍陽累計減持42.81萬股,減持金額為2057萬元。
公司高管們用行動釋放了“股價過熱”的信息。實際上,上週兩天15%的跌幅不可謂不小,但很可能,這一跌幅還不足以讓海天味業重回合理的價值空間。
《藍籌企業評論》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