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外匯市場的特點
1994年1月1日我國對外匯管理體制進行了改革,外匯交易市場無論從結構、組織形式、交易方式和交易內容上都與國際規範化的外匯市場更加接近。我國外匯交易市場有以下幾個特點:
(1)運用現代化的通訊網絡和電子計算機聯網為各金融機構提供外匯交易與清算服務。在交易方式和內容上,實行聯網交易。外匯市場只進行人民幣與美元、人民幣與日元、人民幣與港幣之間的現匯交易。(2) 在市場結構上,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客户與外匯指定銀行之間的交易;二是銀行間的外匯交易,包括外匯指定銀行之間的交易和外匯指定銀行與中央銀行之間的交易。三是中國人民銀行對外匯市場進行宏觀調控和管理。央行主要運用貨幣政策進行干預。在我國,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外匯市場上存在這兩大板塊,即人民幣兑外幣市場和外幣兑外幣市場。
人民幣兑外幣市場:這一市場因涉及人民幣業務,對國內經濟的衝擊較大,存在着許多的交易限制。例如,目前只能從事人民幣兑美元、港幣、日元的即期交易,交易限制多等。
外幣兑外幣市場:參與者不僅包括公司企業,還包括持有外匯的居民個人。市場發展得較為完善。隨着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我國國內外匯市場融人國際外匯市場是必然的趨勢,兩大板塊合二為一是必然的趨勢。
02
中國外匯市場的分類
從結構上看,外匯市場可分為零售市場、批發市場(銀行間外匯市場)和中央銀行與外匯指定銀行間市場三個層次。
機構和個人在零售市場上通過外匯指定銀行買賣外匯,而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非金融企業經批准成為銀行間外匯市場的會員,進入批發市場交易。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作為中介組織,依託電子交易系統、信息系統為銀行間外匯市場提供交易、信息、監管三大平台及相應的服務。
因此,下面我們分別來介紹外匯零售市場、銀行間外匯市場、中央銀行與外匯指定銀行間的市場。(1)外匯零售市場,又稱客户市場,是指銀行與個人及公司客户之間進行的外匯買賣行為的場所。銀行在與客户的外匯交易中起着中介作用,一方面從客户手中買入外匯,一方面又將外匯賣給客户,從中賺取外匯買賣差價,這是外匯市場存在的基礎。交易客户主要是工商企事業單位、進出口商、個人等,由於國際貿易、國際投資以及其他方面的需要與銀行進行外匯買賣,構成了外匯市場的基本業務。(2)批發市場,即銀行間外匯市場。外匯指定銀行在辦理結售匯業務的過程中,會出現買超或賣超的現象,這時,外匯指定銀行就可以通過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外匯交易,平衡其外匯頭寸。(3)中央銀行與外匯指定銀行間的市場,主要是央行可以適時以普通會員身份入市,進行市場干預,調節外匯干預,保持匯率相對穩定,這是中國人民銀行對外匯市場進行調構和管理的有效途徑。凡在中國境內營業的金融機構,相互之間的外匯交易,均應通過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