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財報顯微鏡|開業一年11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均盈利!招銀理財15億利潤領跑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財經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隨着銀行業績的披露完畢,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整體情況也已經浮出水面。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在去年開業的11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均已經實現了盈利,這11家理財子公司今年上半年共賺34.6億元,其中,僅招商銀行一家的淨利潤為15億元,領跑銀行理財子公司。

當下,資管新規正在重構銀行理財體系,銀行理財子公司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產品規模普遍上升,而保本理財產品正在逐步退出市場,面向資本市場的產品也與日俱增。

開業半年已盈利 招行理財子盈利15億

銀行理財子公司究竟有多賺錢?據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在目前已披露半年報的銀行中,去年成立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均已盈利。其中,招商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盈利能力位居首位,淨利潤為15億元。

根據招商銀行半年報顯示,招銀理財的策略是“以固定收益類投資為重點、權益類和另類資產投資為輔助”,致力於逐步建立全能型的資管業 務經營模式。截至6月末,招銀理財總資產70.54億元,淨資產65.2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銀行是去年底才正式開業,這意味着這些銀行理財子公司僅僅開業半年就已經開始盈利。其中,招銀理財是去年11月開業,而中郵理財、興銀理財、杭銀理財、寧銀理財均是去年12月份才開業。

興業銀行的半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興銀理財總資產51.45億元,所有者權益51.12億元,上半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44億元,實現淨利潤1.03億元;2019年底,僅開業一個月的興銀理財,在報告期內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90.03萬元,實現淨利潤819.14萬元。

此外,第一批開業的五大行理財子公司也同樣保持盈利。財聯社記者統計,五大行理財子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共盈利14.47億元。其中,農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盈利4.77億元,位居盈利第二位。

打破剛性兑付 資管新規下理財子現新問題

在資管新規之下,銀行理財也正發生着前所未有的變化: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正在逐步下降,其中,興業銀行表示,其保本型理財產品已經全部清退。與此同時,符合新規的淨值型理財產品的數量和規模正在逐步增長。

建設銀行表示,今年上半年,建設銀行發行淨值型產品 26 只,6 月末本行淨值型產品餘額 3885.11 億元。而交通銀行則表示,報告期內 ,理財產品平均餘額10,050.01億元 ,同比增長12.18% ,其中,淨值型產品平均餘額4,606.11億元 ,佔比45.83% ,較上年末提升15.19個百分點 。

不僅如此,招行也表示,隨着理財子公司業務發展模式更加清晰,招銀理財將繼續堅定推動業務轉型發展,提升新產品佔比, 妥善壓降老產品規模,穩步建設全能型資管公司。

不過,在淨值型理財產品的大力推進中,銀行業卻遇到了新的問題:在今年5月到6月時,國內債券市場經歷了比較劇烈的調整,採用市值法估值且主要投資債券的理財產品和公募債券基金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淨值回撤。如招銀理財在內的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均受到了影響。

“這是資管新規發佈後,淨值型理財產品面臨的新情況。”招商銀行表示,對此,招銀理財也採取了應對措施,不僅降低相關產品久期和槓桿, 還運用國債期貨等緩釋市場波動的工具進行風險對沖。對於剛成立或即將發行的產品,拉長建倉週期,優先補充其他資產,等待債市情緒穩定和回調機會。

有業內人士認為,銀行理財子公司實際上面臨的新問題還不僅限於此。

一位銀行分析人士表示,現階段銀行理財子公司也要解決諸多的問題,比如打破剛性兑付後如何向資管方向轉型,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體制機制上如何同市場接軌;銀行自身輸出的文化氛圍如何和投資文化結合,打造出自身持續的投資能力圈等。

瞄準資本市場 權益類理財已萌芽

從當下的情況來看,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策略普遍仍以“固收+”的產品為主,但從銀行年報顯示,各家銀行實際上已經開始瞄準資本市場,不少銀行的權益類理財已經開始萌芽。

光大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峯介紹,從理財子公司開業一年的運行情況來看,理財子公司產品與母行資管部產品存在共性與差異。從產品類型看,均以固收類為主,但理財子公司權益類產品佔比相對更高;而從產品風險等級來看,理財子公司產品整體風險等級明顯更高,且二季度產品風險等級有邊際上移;從投資資產類型來看,理財子公司投資債券類比例居首,衍生金融工具使用比例更高。

實際上, 權益類理財產品也正在逐漸成為銀行未來的主要方向,並瞄準資本市場。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均對外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加強權益類理財產品的佈局。

工商銀行副行長廖林在今日的業績發佈會上表示,關於權益性產品配置計劃,下一步,工銀理財將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緊緊圍繞資本市場、行業政策導向和客户需求,積極探索推出各類主題權益產品,為客户提供穩定良好的投資回報,為實體經濟提供多元化資金支持。

廖林介紹,工銀理財第一是大力支持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工銀理財構建了包括主板、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投資能力,為資本市場引入長期、增量資金。第二是積極適應資本市場改革新要求。抓住上證指數重構、創業板註冊制、科創板IPO、新三板精選、再融資政策調整等市場機遇,推出科創優選、定增優選等不同系列權益投資策略產品,幫助投資者分享資本市場改革紅利。第三是全力滿足不同客户的多元化投資需求。不斷豐富混合類和權益類產品線,逐步形成全覆蓋的權益類產品體系,為不同類型、不同層級客户參與權益市場投資提供完備的“工具箱”。

不過,瞄準資本市場的理財子能否成為未來股市的“最強生力軍”?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理財子公司在理財新規上已經可以繞道進入股市,但這仍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不僅要讓投資者接受較大的風險,也需要銀行構建起強有力的投研團隊,這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此外,王一峯認為,理財子公司戰略發展機遇主要體現為豐富金融產品供給,參與直接融資體系建設;助力居民財富管理,打造養老第三支柱;擁抱金融對外開放,借力優勢稟賦做大做強。而監管導向方面,銀保監會將嚴格審慎監管,配套政策正在抓緊制定,不留模糊地帶;協調相關部門消除制度性窪地,維護公平競爭;支持新生業態不會墨守成規,推動持續健康發展。

(記者林漢垚、實習記者劉華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