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我國居民消費逐步趨於活躍,但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消費市場發展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不僅要在創新流通、促進消費上下功夫,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而且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促進消費提質升級。同時,還要進一步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加快公共服務行業發展。
隨着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居民消費信心不斷增強,消費市場持續改善。中央提出要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今後如何進一步促進消費提質升級,是一篇值得精心謀劃的大文章。
當前,我國消費正處於逐步回暖態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7.2萬億元,下降11.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6個百分點。無論是從全國生活必需品供應情況看,還是從商品零售市場恢復情況看,消費回暖的整體態勢十分明顯。比如,7月份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0.2%,這是年內首次實現正增長。又如,餐飲業整體恢復已近九成,7月份餐飲收入同比下降11.0%,降幅比6月份收窄4.2個百分點,這已經是連續四個月改善。
同時也要看到,儘管我國居民消費逐步趨於活躍,但境外疫情仍在快速蔓延,消費市場發展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因此,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要求,不僅要在創新流通、促進消費上下功夫,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也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促進消費提質升級。
從近期看,下半年尤其要在擴內需、促銷費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提升城市消費。從“全國示範步行街”第二批試點改造提升,到加快發展連鎖便利店,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相關工作需要穩步推進。
二是要擴大農村消費。如提升電商進農村,擴大電商覆蓋面,加快發展縣域電商產業園。推動郵政、供銷、商貿物流、快遞等資源整合,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共同配送體系。加強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鄉鎮商貿發展,推動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
三是要發展服務消費。在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有序推動餐飲、家政服務業恢復發展和品質提升,完善家政服務信用信息平台。推進互聯網和各類消費業態深度融合,滿足居民生活服務需求。
從中長期看,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結構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物質消費有保障,精神消費快速增長,人們開始把越來越多的收入用於發展型、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這些中長期消費新趨勢將對供給端產生新的牽引力。要滿足這些變化,需要從三個方面發力。
首先,要進一步縮小收入差距,把全面脱貧作為促進消費提質升級的突破口。要將扶貧工作重點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有效防止脱貧户返貧和邊緣户掉隊,保障全面小康的物質基礎更加紮實。
其次,不斷提升商品的供給質量和水平。要通過創新發展,提高商品的質量和工藝,滿足人們對於品質消費、品牌消費的需求,以實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
此外,還要進一步增加公共服務供給。要加大對義務教育、基本醫療、育幼養老等方面的供給,要提升教育、醫療、養老等服務供給能力,加快這些公共服務行業發展,徹底解決上學難、看病難、看病貴等基本民生需求問題,滿足人民的發展型需要,同時也解決消費的“後顧之憂”。(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馮其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