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事件發酵 中美跨境證券監管風暴開啓
來源: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魏婕 蔣政 北京報道
瑞幸咖啡(Nasdaq:LK)財務造假一事仍在發酵。據彭博社報道,4月29日,瑞幸咖啡正在就會計不正當行為接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調查。
而在4月27日,網上流傳出一張聊天截圖,稱瑞幸咖啡被公安、工商全部接管,全部數據上交,所有高管被盤查。當日下午,瑞幸咖啡在微博上回應稱,目前公司正在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對瑞幸咖啡經營情況相關工作的瞭解,公司及全國門店運營正常。
另外,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也引發了罕見的中美跨境證券監管合作。證監會官方微信公號稱:“美國證監會作出了積極回應……目前合作渠道是暢通的”。
除了面對中、美證監會的調查,瑞幸咖啡還面臨着投資者的訴訟。4月2日,美國多家律師事務所發佈聲明,提醒投資者有關瑞幸咖啡的集體訴訟即將到最後提交期限。而國內也有投資者與律師諮詢相關事宜。
在瑞幸咖啡股價暴跌之後,瑞幸咖啡門店曾出現訂單激增、打折券擠兑的現象。而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現,有瑞幸咖啡門店出現了關閉的情況。監管風暴、投資者訴訟、股市停盤,瑞幸咖啡的未來仍充滿未知。
中美跨境證券監管合作
在4月22日上午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曹宇表示,對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零容忍”。
實際上,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一事,已然引發了罕見的中美跨境證券監管合作。4月28日晚間,中國證監會稱,自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以來,中國證監會第一時間對外表明嚴正立場,並就跨境證券監管合作事宜與美國證監會溝通,美國證監會作出了積極回應。
瑞幸咖啡事件是否會成為新《證券法》實施後的“長臂管轄”第一案,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經修訂的《證券法》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證券發行和交易活動,擾亂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市場秩序,損害境內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處理並追究法律責任。
金融律師董毅智認為,瑞幸咖啡是典型的中概股架構,表面上的經營主體在國外,但公司實際的運營、員工、場地、供應鏈等都是在國內,國內監管機構理所當然具有對這類公司的管轄權。國內監管機構介入,更主要的還是新《證券法》下的主動監管。
3月24日,上海金融法院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上海金融法院關於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機制的規定(試行)》(以下簡稱《代表人訴訟規定》)。這是全國法院首個關於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制度實施的具體規定。
上海金融法院稱,我國《民事訴訟法》針對當事人人數眾多的羣體性糾紛專門規定了代表人訴訟制度,但由於缺乏具體的實施細則以及此前司法條件的限制,代表人訴訟制度在證券糾紛實踐中長期基本處於休眠狀態。今年3月新《證券法》實施,該法第九十五條第三款直接賦予了投資者保護機構代表人的訴訟地位,並在訴訟成員範圍的確定上採用“明示退出、默示加入”的方式,開創了代表人訴訟的新形式。
董毅智表示,這一規定或將在追責瑞幸咖啡過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可能波及全世界的投資者,中國投資者投資美股的也很多,截至目前,大約有300多人來諮詢。與中國集體訴訟不同的是,美國的集體訴訟針對的是較大的客户,小股東可能不會被納入,而根據中國外匯管理局規定,個人年度購匯額度是5萬美元,所以國內大部分投資者投資美股的數額並不是特別大,初步統計,目前前來諮詢的投資者損失數額超過150萬美元,其中80%的投資者是個人投資者,律師事務所還在逐步統計損失數額。
“因為這一案件涉及兩國監管和國家利益,較為複雜,要確定管轄權,才能籤委託書。所有程序都是全新的,目前在和上海金融法院和證監會溝通。”
另一方面,面向全球徵集受損投資者的瑞幸咖啡集體訴訟案代理律師、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郝俊波向記者透露,他所在的律師團隊已經代理了分別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沙特的投資者,這幾名投資者損失都在百萬美元以上,損失最多的一名投資者接近400萬美元,已向美國紐約南區法院申請由上述5人擔任本案的首席原告,瑞幸咖啡及其CEO錢治亞、CFO Reinout Hendrik Schakel將被列為共同被告,並已提起訴訟,法院也已受理。
“但是由於同時其他代理瑞幸咖啡集體訴訟的律師團隊也提出了關於首席原告的申請,法院還沒有裁定最終的首席原告。等首席原告的結果出來,法院會出裁定。”郝俊波説。
“我們之前曾代理多起中概股的集體訴訟,在大部分案件中,投資者的損失如果達到幾十萬美元就算比較大的,多數案件中的投資者損失一般都在5萬美元以內,甚至還有損失2萬多美元就可以擔任首席原告的情況。”郝俊波表示,但是在瑞幸咖啡這個案件中,與律所取得聯繫的部分投資者損失在百萬美元以上,甚至有個別投資者的損失達到三四百萬美元。“這跟以前的中概股案件相比,應該説是空前巨大的損失。”
在接受諮詢時,郝俊波將門檻設為2019年5月17日至2020年4月2日期間,投資瑞幸咖啡股票或期權等證券受到損失在100萬美元以上。郝俊波解釋稱,因為法院只會選損失最大的投資者作為首席原告,而希望參加訴訟的投資者又有很多,律師不可能代表所有的投資者去訴訟,只能選取損失相對多的投資者去申請擔任首席原告。
未知的命運
瑞幸咖啡官方公眾號上,依然在推小鹿料多多奶茶、春日花花杯等新品和周邊,而記者注意到,瑞幸咖啡的門店出現了關閉的情況。由於瑞幸咖啡線上及線下均採用APP或小程序點單,記者打開APP發現,距自己6km範圍內共有7家瑞幸咖啡門店,其中,西門運動休閒城店、通州萬達店、新光大中心店3家已關店。此外,達美中心店也已關店,寫字樓工作人員稱,這家店已經停業將近10天,上述門店的點單頁面均顯示“門店升級中”,無法正常點單。目前,瑞幸咖啡股票處於停牌狀態。
而在瑞幸咖啡股價暴跌之後,瑞幸咖啡門店曾出現訂單激增、打折券擠兑的現象。
至於是否會出現斷貨及大規模關店,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業績造假與供應商支付並沒有直接因果關係,如果此前瑞幸咖啡沒有拖欠供應商貨款,供應商也不存在不信任,只是瑞幸咖啡可能因為造假而導致資金鍊斷裂,供應商會重新審視未來的回款風險。
“瑞幸咖啡退市不意味着破產清算,除非得到法庭判決,債權債務關係仍然存在,但是不排除資金緊張或資金鍊斷裂後,尚在賬期內供應商催要以及其他供應商延緩發貨。如果法庭判決瑞幸咖啡要破產清算,就可能會轉讓或關閉門店。”沈萌説。
針對門店無法正常下單的現象,記者致電了瑞幸咖啡客服,客服人員稱,從系統上看,這幾家店都是正常營業的狀態,但總部客服經過嘗試後也無法聯繫到這幾家店。“之前會有因為門店忙,沒人接電話的情況,但現在這幾家的電話根本打不通”。
對於門店情況,記者向瑞幸咖啡方面發送採訪函,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
董毅智認為,對於瑞幸咖啡而言,比較好的結局就是破產重組。“破產重組更有利於投資者索賠,可以做到利益最大化。”
“瑞幸咖啡在美國上市,受到美國證監會處罰的可能性相對比較大”,郝俊波表示,至於國內監管機構將如何對在美國上市的公司進行處罰,確實是一個新的問題和現象,關於瑞幸咖啡的處理情況也會成為以後類似情況的參考。“摘牌退市甚至破產的可能性都是有的,關鍵還要看瑞幸咖啡能不能繼續經營下去,如果瑞幸咖啡的經營出現問題,無法繼續運營,上述不利的結果就很可能出現。”
從瑞幸咖啡現有的涉嫌造假的財報來看,資產狀況堪憂,大部分股權和設備已經質押。郝俊波認為,“如果瑞幸咖啡的資產不足以賠償投資者,一方面看瑞幸咖啡的投保責任險,一般情況下保險公司有義務賠償。另外,為了拓寬賠償渠道,在訴訟過程中可能會追加安永、瑞信、摩根士丹利、中金國際、海通國際等中介機構作為被告,但這些還需要隨着案件發展做出後續判斷,是否會追加取決於上述中介機構是否存在過錯併為此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