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022繼續魔幻:僅用2個月,虧完了過去兩年賺的錢

由 秋長紅 發佈於 財經

正在跟組裏同事開着視頻會,王鵬(化名)的手機屏幕又亮了,顯示他接收到了來自Robinhood的一條提醒——“你關注的一支股票下跌了10%”。

王鵬熟練地劃掉了這條提醒,並把手機翻了過去。最近,他已經被這種提醒“砸”得心如止水。除了自家公司的股票已經跌媽不認了之外,投資列表裏的大部分公司也幾乎全部折戟。去年,他還指望着能在今年年初用投資賺的錢買個房付個首付,但看看目前這情況,他已經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跌吧跌吧,累了。

跟王鵬一樣,自從進入2022年,很多投資者的日子都不好過。美股從去年年末創下高點後便開始一瀉千里,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幾乎跌完了去年全年的漲幅。在這段震盪下跌的日子裏,投資者的心每天也跟着跳動的股市七上八下、備受煎熬。

“通脹這麼嚴重,都説不投資坐等貶值,但投資了好像貶得更快了。”一位“小韭菜”在投資論壇中的這條留言得到了大量網友的贊同。

散户們召開“比慘大會”

如今,打開各大社交媒體,哀嚎的散户投資者們隨處可見。有人表示,秉持着越跌越買的投資戰略,就這兩個月,自己已經把疫情兩年以來賺的所有的錢都虧完了,一夜回到瞭解放前。本來以為自己在抄底,沒想到又雙叒被美股抄了家。

“每次大跌我就看到社交媒體上一堆人在那説,美股又打折了趕緊買,我也就忍不住跟着下手。”一位小散户向硅星人分享了他最近被一路收割的心路歷程,“結果這一買真的就沒底了,寶馬變豐田,House變Condo。”

在美股十年長牛的幻象之下,很多散户投資者都還抱有着美股稍作回調就會一路向上的想法,每一次大跌都以為是跌到底了,忍不住跑步入場,最後才發現前面還有更多大坑在等着自己。而在這樣的跌勢下,很多人不敢買也捨不得賣,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賬户裏的數字與日俱減。

最近,大家唯一的心理慰藉就是紛紛在網上圍觀比自己虧得更慘的人。比如在Blind上,就有人發貼讓大家接龍2022年以來的投資虧損情況,跌15%的人表示,看到下面一堆跌30%、40%、50%的朋友時停止了悲傷。

在小紅書上,曬虧損更是成為了散户們彼此鼓勵和安慰的新方法。比如有人曬出了自己的投資列表,一眾中概股、科技成長股赫然在列,平均虧損率都在50%以上。有人曬出了自己的每日收益走勢圖,從去年的正20%一步步地變成了負20%。放眼望去,虧掉一輛車、甚至虧掉一套房的人比比皆是,還有人因為瞞着家人投資虧完本金來求大家支招該如何交代。

有網友表示,每當大跌到生無可戀的時候,來小紅書上逛逛、翻翻留言,內心就會平靜很多。

受股市影響最大的羣體,還有各大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們。眾所周知,科技公司的員工們雖然很多都拿着幾十萬的年薪大包,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公司的股票,而且級別越高股票佔的比例越高。比如,像Meta、Google的高級工程師及以上的級別,股票佔年薪的總額幾乎達到了一半以上,而一些成長型的科技公司股票所佔的比例還更大。

股市的下跌,首當其衝就影響了工程師們的工資水平,讓年薪包裹大幅縮水。一位今年年初剛從谷歌跳槽去了Square的工程師表示,本來想着“搏一搏,單車變摩托”,但沒想到直接單車秒變滑板車,現在算下來花了個大功夫跳槽工資卻連通脹都沒有跑贏。

科技型成長股成重災區,普遍跌幅都在50%以上

沒錯,這段日子對於身在各個科技型成長股的工程師來説,註定是飽受煎熬的一段時間。在通脹達到40年高位、美聯儲加息臨近以及國際衝突等各種宏觀因素的疊加之下,投資者們開始大量出逃股市,而出逃最多的就是疫情期間漲得最猛的科技股們。

雲服務、電商、居家健身、流媒體、元宇宙……這些過去兩年熱門板塊裏的熱門公司,都在今年迅速塌方,過去兩個月內跌幅幾乎都超過了50%。下面,讓我們來具體這些曾經亮眼的科技明星股們,今年以來到底有多慘。

  • Snowflake

作為2020年疫情最嚴重時期上市的科技公司,雲計算“獨角獸”Snowflake的表現可以説是拉開之後一段時間美股IPO瘋狂的序幕。

上市當天Snowflake的股價曾飆升111%至253美元/股,一舉刷新軟件公司史上最大規模IPO的記錄。此後一年多,Snowflake也是一路高歌猛進,在2021年末股價一度高達405美元/股。但2022年以來,Snowflake一路下跌,最近最低觸及了182美元/股,從高點縮水了超過50%。

  • Robinhood

疫情期間,散户大本營Robinhood曾一度扶搖直上,去年IPO之後股價曾一度飆升到70美元/股。但由於去年散户大戰的影響,Robinhood流失了一大批用户還背上了一身官司,再加上其賴以生存的訂單流支付面臨監管風險,Robinhood慘遭血洗。

截至目前,其股價已經一度從高點下跌超90%。此外,Robinhood今年全年的用户增長和營收目標的黯淡指引也讓Robinhood的前路一片迷茫。

  • Zoom

作為疫情期間的最大贏家的遠程會議軟件Zoom,最近也是兵敗如山倒。在疫情的刺激下,Zoom從不到約80美元/股一路攀升到了560美元/股,市值一度突破千億美元,成為了過去兩年中勢頭最強勁的科技股。

但從去年下半年疫情影響開始有所消退開始,Zoom的股價便開始掉頭向下,過去半年跌幅超過65%,而進入2022以來就跌了42%,幾乎抹平了過去兩年的漲幅,股價快回到了疫情之前。

  • Peleton

有“健身界的蘋果公司”之稱的健身單車Peleton,曾因為疫情居家潮而爆火,從10億美元市值一路暴漲至約500億美元市值。但2022年以來,隨着疫情紅利的消退,Peloton迅速潰敗。股價從120美元一路暴跌,如今只剩約20美元/股,市值只剩不到80億美元。公司大裁員、CEO被辭退等負面消息也接踵而至,如今甚至正在尋求“賣身”。

  • Wish

被稱為“美國版拼多多”的Wish最近也是慘不忍睹。在疫情期間上市後,其股價曾一度高達約33 美元,但在連續不及預期的財報和用户增長數據之下,如今 Wish已經從高點暴跌了約90%,每股價格僅在2美元上下徘徊。

  • Affirm

乘着疫情期間電商起飛的東風而爆火的“先買後付”模式,讓金融科技公司Affirm一度炙手可熱。但自去年年底達到約 470 億美元的超高市值以來,Affirm 股價已下跌 81%,目前的估值僅剩約100億美元。

  • Roku

作為一家做電視盒子和電視操作系統的流媒體平台,同時具備“軟件+硬件”業務Roku在居家熱潮下一路暴漲超過40倍,股價一度高達473美元。但今年以來Roku已經下跌了約50%,股價也幾乎回到了疫情前。

  • Roblox

在這次暴跌中,前段時間剛站上風口、備受追捧的元宇宙也難逃血洗命運。有“元宇宙第一股”之稱的沙盒遊戲平台Roblox,經歷了元宇宙概念的大火之後,股價一路暴漲推動市值接近800億美元。而在過去不到3個月的時間裏,Roblox已經累計下跌55%,市值距離高點已經縮水了約500億美元。

以上列舉這些成長性科技公司,僅僅只是大量科技股慘痛下跌的縮影。由於這些公司在過去兩年表現得實在太亮眼、漲得太過兇猛,讓他們至今也在很多投資者的投資列表上。但最近,這些公司經常是單日跌幅就在10%以上,往往還沒等投資者反應過來,就已經被深深套牢。

“我現在已經卸軟件了,10年之後還是一名好漢。”一位重倉科技股、平均虧損已經接近50%的網友表示。

老股神寶刀未老,巴菲特“碾壓”木頭姐

成長型科技股跌得這麼慘,收割的也不僅僅都是散户。比如在疫情期間被捧上神壇的方舟基金掌門人、新晉女股神“木頭姐”,今年以來也損失慘重。

進入2022年以來,木頭姐旗下的9支ETF全部處於下跌狀態,且很多跌幅都超過了30%。而同期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下跌了10%和16.6%。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由塔特爾資本管理公司創建的一隻專門反向做空方舟創新ETF的基金SARK,推出至今已經飆升了69%。

雖然淨值已經從高點腰斬,但木頭姐表示將仍然堅持成長型投資理念,認為做空創新的做法是荒謬的。不久前,她還在CNBC的節目中舌戰羣儒,稱雖然ARK的基金最近出現了大幅下滑,但她認為目前科技股的潛力被大幅低估了,創新型股票現在正處於低價區域。

“給我們五年時間,我們正在管理的是一個深度價值投資組合。”

跟木頭姐一樣遭受到科技型成長股下跌打擊的,還有曾經投資神話的締造者——軟銀。上個月8日,軟銀公佈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2021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受科技股估值下跌的拖累,三季度淨利潤同比暴跌97.5%,相比去年同期降幅高達87%。

然而,與方舟基金和軟銀目前的頹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們的91歲的老股神巴菲特。2月26日,沃倫·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佈了其2021年業績。在連續兩年收益率不及大盤後,伯克希爾以全年29.6%的漲幅跑贏了同期標普500指數28.7%的增幅,而ARKK同期卻大跌了23.35%.

在股東信裏巴菲特指出,收益主要來自於四大業務的投資,包括保險業務、BNSF鐵路業務、BHE能源業務以及對蘋果公司的投資。截至去年年底,伯克希爾前10大持倉包括蘋果、美國銀行、美國運通、可口可樂、穆迪、威瑞森、美國合眾銀行、比亞迪、雪佛蘭和紐約梅隆銀行。

從投資方向上,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巴菲特始終堅持的價值投資理念。雖然在過去兩年中,科技成長股的氣勢如虹讓人一度質疑巴菲特的投資模式是否已經“過氣”,但在最近美股的大跌之下,當大部分的人都在飽受折磨時,巴菲特的財富卻在穩步增長。自2022年以來,伯克希爾的股價已經累計上漲了7.47%,把ARK、各大科技巨頭們都遠遠地甩在身後。

那麼,大家今年以來的投資收益如何呢?你認為美股已經跌到頭了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注:封面圖來自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果不同意使用,請儘快聯繫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