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黃洪:商業健康險應與基本醫療保險形成互補和銜接
新華網北京11月20日電(遊蘇杭)近日,“中國健康保險論壇暨中國健康保險藍皮書發佈會”在京舉辦。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會上表示,“商業健康保險是完善醫保體系的關鍵環節,商業保險在健康中國建設中大有可為。”
“商業健康保險是醫療保障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洪表示,鼓勵企業和個人購買商業健康保險可以形成政府、企業、個人共同負擔的多元化投資機制,緩解政府投資負擔和財政壓力,保障醫保體系穩定可持續運行。同時商業健康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形成互補和銜接,可以滿足人民羣眾多層次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在黃洪看來,當前中國商業健康保險還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項,其中最突出的是商業保險供給能力不足,產品和服務同質化嚴重。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的健康保險產品發展滯後,想買的保險買不到、買不起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
對於如何發展商業健康保險,黃洪認為必須準確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應立足於提供長期保障。人的健康狀況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需要對未來的保障有穩定的預期,加快發展長期商業健康保險產品,可以平緩減輕經濟波動的衝擊,可以穩定參保人的保障預期,減少後顧之憂,釋放消費潛力,推動經濟發展。
二、應立足於擴大覆蓋面。商業健康保險經營不能只為健康人羣服務,保險公司應堅持為全體人民羣眾服務的思想,着力提高商業保險的覆蓋面,利用大數法則分散風險,那些通過精準營銷,只承保年輕健康羣體,或通過產品升級淘汰被保險人,不符合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互助共濟的商業健康保險的經營宗旨。
“如果有病人買不到健康保險,那還要商業保險做什麼?保險公司需防止逆選擇,但不能把非健康人羣排除在保障人羣範圍外,恰恰這部分人更需要保障,可以通過費率機制解決這個問題。”黃洪表示。
三、立足於保障實際醫療支出。目前商業健康保險主要保障三個目錄內的醫療費用自付部分,但事實上,三個目錄內的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已經很高了,個人自付比例較低,因此商業健康保險保障作用有限。
與此同時,重特大疾病治療需要用到很多目錄外的藥品和治療技術和手段,三個目錄外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已成為投保人真正關心的問題。保險業要從實際出發,將目錄外的合理醫療費用納入商業健康保險保障範圍,降低人民羣眾實際醫療費用負擔,才是保險行業價值所在。
四、立足於合理的利益激勵機制。商業健康保險的作用不僅在保障疾病和醫療費用,還可以通過區別定價和費率浮動等方式,如在產品中引入激勵機制,鼓勵年輕人、健康人羣為未來健康保障投保,也可以對參與健康管理的被保險人給予價格優惠,引導養成合理膳食,適當運動的良好生活習慣,提高健康水平,減少疾病發生,從保疾病到保健康。
五、立足於積極參與管控不當醫療行為。保險業要創造條件,積極參與醫療衞生綜合治理和支付方式改革,通過智能供費等方式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加強對不合理醫療行為管控,減少不合理的醫療費用支出,緩解醫療通脹問題,體現行業專業能力。
此外,對於應當如何創造商業健康保險發展的有利環境,黃洪還給出了幾點建議:
一、完善支持商業健康保險發展的政策法規。完善基本醫保代理清單制度,將差異化的保障需求交給市場機制實現,尊重保險公司市場主體地位,激發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政府進行必要的統籌和調節。
二、抓緊修改和完善税優健康險業務政策,研究擴大税優健康保險產品範圍,完善税優實現方式。
三、加強立法工作。將一些成熟的政策和行之有效的做法,及時通過法律確定下來,提高制度效率。“比如大病保險制度,這是用中國智慧破解醫改這個世界難題的一次有益探索,現在國內覆蓋人員超過13億人。我認為可以上升到通過立法來保障和規範管理。”黃洪説。
四、積極推動醫保穩定性。允許保險公司信息系統與醫療機構信息系統實現充分共享,推動保險業健康保險信息平台與醫保信息平台實現總對總的對接,在確保信息安全以及個人隱私權的基礎上,強化醫療健康大數據的應用。推動醫療支付方式改革,服務醫保政策制定和醫保基金監管。
五、加強宣傳輿論引導工作。各級政府與媒體應當高度重視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深入普及健康常識和醫保知識,形成有利於商業健康保險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