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收購 華潤醫藥的擴張快跑能成功嗎?

再現收購 華潤醫藥的擴張快跑能成功嗎?

併購的消息並未給華潤醫藥的資本市場表現帶來提振。截至9月29日收盤,華潤醫藥股價跌1%。此前一天,華潤醫藥公告稱公司擬收購博雅生物控股權,坐實了市場傳聞。博雅生物為血液製品生產企業,華潤若控股博雅生物將彌補血液製品業務領域的空白。不過,博雅生物前控股股東高特佳董事長“家醜”引發的“8億元”輸血風波仍待解答。2018年,華潤醫藥將江中藥業收入囊中,豐富旗下保健品業務板塊。保健品、血液製品……華潤醫藥的醫療野心初現。

切入血液製品領域

根據公告,華潤醫藥已與賣方深圳市高特佳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特佳”)訂立有關建議收購事項的意向書。高特佳擬將其持有的博雅生物不低於69331978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數的16%)股份協議轉讓給華潤醫藥,並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全部剩餘股份的表決權委託給華潤醫藥行使。若上述事項最終達成,華潤醫藥將成為博雅生物的實際控制人。

博雅生物主要從事開發、生產及銷售血液製品、糖尿病藥物、抗感染化學藥品及生化藥品等其他產品。醫藥行業投資人士李頊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血製品行業准入門檻高,華潤醫藥通過收購可以快速補足血液製品領域的空白。同樣,在醫療戰略諮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看來,收購有助於華潤醫藥快速切入血液製品領域。

據瞭解,博雅生物所處的血液製品行業為“封閉”賽道。行業發展初期,由於發生了一些傳染性疾病相互干擾的安全事件,國家加大了對血液製品的管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1-2005年的通知》提出,國家實行血液製品生產企業總量控制,加強監督管理,從2001年起,不再批准新的血液製品生產企業。目前,國內頭部血液製品企業分別有華蘭生物、上海萊士以及天壇生物等。

不過,併購的消息並未引發資本市場的熱情。截至9月29日收盤,華潤醫藥的股價跌1.02%。

針對公司收購博雅生物的原因以及未來發展規劃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繫了華潤醫藥方面,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覆。

公告顯示,上述收購事項的條款須待華潤醫藥控股與賣方高特佳進行進一步磋商後,方可作實。

業績承壓

目前,華潤醫藥的兩大核心業務為醫藥製造與醫藥流通。醫藥流通業務即為各類醫藥運輸配送服務。醫藥製造即製藥業務,包括華潤旗下的華潤三九、華潤雙鶴、江中藥業以及東阿阿膠等。

上述兩塊業務正面臨不同程度的壓力。華潤醫藥的製藥業務產品覆蓋化學藥、中成藥、非處方藥和保健品。其中化學藥以仿製藥為主。隨着中成藥被納入帶量採購以及帶量採購的全面鋪開,該業務板塊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承壓。

在醫藥流通業務上,國藥控股、上海醫藥以及華潤醫藥為國內排名前三的醫藥流通配送商。2019年,國藥控股的醫藥分銷業務、醫藥零售業務分別實現營收3373.17億元、198.03億元,華潤醫藥分銷和零售兩塊業務共實現營業收入1735億港元,約合1545億元,上海醫藥2019年的醫藥商業板塊營收為1630.76億元。華潤醫藥和上海醫藥的競爭膠着。

今年以來,華潤醫藥下跌近30%,業績被視為股價不斷走低的原因之一。從整體營收來看,華潤醫藥2019年營收有7.8%的增長,淨利潤和歸母淨利潤分別有29.7%、13.7%的下滑。根據最新的2020年半年報,公司收入同比下降12.3%至893.87億港元,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5.1%至25.77億港元。

李頊表示,在兩票制及帶量採購等改革推動下,過去虛開高價、偽造發票的局面被終結。“醫保控費”政策推動了藥品的價格下降,降低了批發企業之間的流通的利潤空間,醫藥流通環節的利潤被擠幹,整個市場開始萎縮,企業短期內承壓。

整合能力待考

擴張是華潤系發展的主要路徑。東阿阿膠、江中藥業均是華潤在大健康領域擴張的體現。2004年,華潤股份與山東省聊城市國資局共同出資成立華潤東阿,華潤股份出資2.3億元,持有公司51%的股權,華潤股份由此通過華潤東阿實現了對東阿阿膠的實際控制。2018年,華潤醫藥擬以所需最高資金總額42.78億元持有江中藥業56.97%的股權,成為江中藥業的控股股東。

此次通過收購博雅生物,華潤醫藥進入血液製品領域新賽道。不過,由於高特佳董事長蔡達建妻子的一封舉報信,博雅生物日前捲入關聯交易等一系列風波。舉報信稱,蔡達建沒有時間和精力顧及工作事業,導致高特佳經營管理不善,造成博雅生物對丹霞項目的重大併購失控等。

2017年4月,高特佳與博雅生物共同成立產業基金,斥資45億元收購血液製品企業丹霞生物。同年,原國家食藥監局組織對丹霞生物進行藥品GMP飛行檢查,檢查發現人血白蛋白鋁離子高於《中國藥典》標準,廣東省食藥監局收回丹霞生物《藥品GMP證書》,丹霞生物暫停生產。但在丹霞生物被勒令暫停生產後,博雅生物仍先後向丹霞生物預付大額資金達8億元。

風波發酵後,深交所多次向博雅生物下發關注函,對博雅生物實控人的認定,丹霞生物的收購以及關聯交易資金佔用等問題進行問詢。針對舉報信中內容的核實情況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繫高特佳方面,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業內人士認為,博雅生物自身的發展遇到了困難,需要新的投靠,不然後續發展存在挑戰。對於華潤醫藥而言,併購有助於快速做大規模,後續的整合能力是主要考驗。 北京商報記者 姚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34 字。

轉載請註明: 再現收購 華潤醫藥的擴張快跑能成功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