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2021年首季“營銷戰”進行中:發力線上攬儲 大額存單“太搶手”

近期,各大銀行今年的“開門紅”首季度營銷活動均在進行中。一直以來,“開門紅”都是銀行現金回籠、增加存款的黃金時機,甚至是決定着銀行全年指標、利潤增收能否達成的關鍵。因此,通過大額存單、各種理財產品等舉措完成吸儲目標也成為行業現象。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多家銀行網點,發現今年各銀行的“開門紅”產品中,投資者對於基金以及對淨值型理財產品更加青睞。

開年銀行攬儲力度不減

線上營銷成主要趨勢

新年伊始,銀行業燃起新一年攬儲熱情,多家銀行已佈局好2021年“開門紅”。所謂“開門紅”,是指銀行採取各項措施,以在陽曆新年伊始大力“吸金”,為全年工作奪得“好彩頭”的一種營銷現象。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多家銀行網點,發現不少銀行開始加大了攬儲力度,除了有存款或購買理財產品送禮品的活動外,部分銀行還上調了定期存款的利率。

記者對比往年的國有大行存款利率,發現除了郵儲銀行,其他各大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比如建行去年的定期存款的利率分別為1年期1.75%、2年期2.25%、3年期2.75%。而今年80萬元以上的3年期存款甚至可以爭取到接近4%的利率。

與國有大行相比,股份制銀行的利率上浮則更為明顯。有股份行針對銀行的新用户在3年期和5年期產品上都給出了不錯的利息,其中10萬元額度以上的年化利率可達4.05%。

某大銀行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傳統網點經營模式發展遇阻,因此如何做好銀行的線上營銷才是業內的主要趨勢。提前在App、微信等平台做好營銷佈局是關鍵”。

記者瀏覽各大銀行的App和公眾號平台發現,各銀行均在線上做出了開年銀行產品的推薦活動,還包括抽獎、辦信用卡或存款贈送禮品的活動,更有銀行打出了貸款利率“優惠”活動。

例如,某銀行近日針對首次激活信用卡的客户推出了送禮活動。而另一家銀行針對新增資金的客户推出相應的優惠,購買相應的理財或者大額存單,就可獲贈禮品和抽獎等。“我們的抽獎活動中獎率是100%”。該銀行客户經理對記者表示。

《證券日報》記者在走訪中注意到,去年基金銷售的火爆和亮眼的業績收穫了眾多投資者的青睞。因此開年以來,考慮投資基金的銀行客户變得更加積極了,短短的半個月時間銀行代銷的基金產品中就誕生了多隻“日光基金”。

某投資者對記者説:“早在去年年底,我的銀行客户經理就通知我做好準備搶購今年的新基金,還有新發的大額存單和穩健型理財產品。但是新基金和大額存單太搶手了,我沒有搶到足夠的份額。”

“我在活期賬户裏僅留了幾千元,剩餘的資金全部滿倉了基金,雖然銀行客户經理提醒我將資金滿倉基金需要注意風險,但我還是渴望通過基金投資獲得更多的收益。”上述投資者繼續對記者表示。

記者還注意到,為了滿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今年很多銀行還大力推進“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產品。有些銀行推出1年期2.175%、2年期3.045%、3年期3.9875%的按月付息大額存單;也有些銀行推出1年期2.1%、2年期2.94%,起存門檻則分別為2萬元和20萬元的按月付息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

淨值化轉型進度加快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中還注意到,目前淨值型理財產品已成為各家銀行新發行產品的主流,其發行數量和佔比不斷提升,保本理財已難覓蹤影。但對於多數銀行而言,仍需妥善處置過渡期內存量資產整改工作。

從記者走訪銀行網點收到的反饋來看,多數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對於向投資者進行淨值型理財產品的普及和宣傳教育工作一直是銀行高度重視和不斷加強的。從我們網點來看,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可並接受了理財產品的淨值波動。”

記者通過與身邊的普通投資者溝通後發現,銀行理財產品不再“保本”和“剛性兑付”,像其他的投資產品一樣是有盈虧波動的觀念已經被投資者廣泛接受。

小花科技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理財的淨值化轉型進度正在不斷加快,在打破剛兑後,銀行理財產品在市場競爭中保留的是“軟實力”,例如代銷渠道、品牌聲譽等,想要提升其市場競爭力,應當培養“硬核功夫”,在用户體驗、投研產品、科技賦能等方面加大投入。監管整改期限延長給了銀行更多空間去抓住機會。銀行應當在轉型期圍繞“硬核功夫”苦心修煉,通過激勵機制引入適應市場化競爭的行業人才,鍛造出“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專業隊伍,打造符合監管需求、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硬核產品”。

她還建議投資者,在理財產品向淨值化轉型以後,居民理財仍應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選擇,如為保守型可選擇大額存單等保本類產品,或者收益變化幅度不大的貨幣基金;如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可繼續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或者基金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68 字。

轉載請註明: 銀行2021年首季“營銷戰”進行中:發力線上攬儲 大額存單“太搶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