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旗下僅7個項目,嘉創地產艱難敲開港交所大門

由 尉遲長喜 發佈於 財經

  文/樂居財經 魏薇

  沉寂將近兩年時間,港股房地產板塊終於迎來了一位新成員。

  3月3日早間,嘉創地產發佈以介紹方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通告。預期股份將於2023年3月23日上午九時正開始在聯交所買賣。股份將以每手2000股股份買賣。股份的股份代號為2421。

  嘉創地產從事房地產僅7年時間,其背後站着的是上市超25年的上市企業“嘉利國際(01050.HK)”,前者為後者的旗下附屬公司,二者背後的實控人是港商何焯輝。

  利好消息刺激之下,嘉利國際股價上漲。截至午間收盤,嘉利國際每股報1.49港元,漲幅6.43%。

  此前,嘉創地產曾於2022年的3月31日和11月25日兩次遞表。第二次遞表,嘉創地產選了一個好時機,當時恰逢“第二支箭”落地,“金融十六條”政策出台,各大銀行開閘放出萬億元資金救市等多重利好入市。

  近兩年來,樓市持續低迷,房企赴港IPO的進程也近乎停滯。在嘉創之前,成功在港上市的是三巽集團,2021年7月19日,三巽成功赴港上市。四次遞表,耗時兩年,三巽的上市歷程頗為艱難。但剛走上巔峯的三巽卻遇上了行業下行期,幾乎沒嚐到資本市場的甜頭,上市後甚至連一筆債券都未發行。

  嘉創地產選擇了一條“捷徑”,其此次以介紹方式分拆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該上市方式的好處是,擬上市公司已有一定數量的公眾投資者,且不涉及集資,港交所在審批上市的過程會比較快,審批口徑也較為寬鬆。

  據瞭解,嘉利國際董事會向合資格股東宣派的中期股息,將以分派方式支付。根據分派,嘉利國際股東每持有四股股份將有權獲發一股股份。緊隨上市完成後,嘉創地產已發行股份數量將為505,864,800股。

  上市前景幾何?

  嘉創地產主攻精品住宅物業,旗下僅有7個項目,其中包括5個已完成項目,一個持作未來發展項目及一個持作投資項目。這樣的規模,甚至比不上規模房企一個大型項目的體量,堪稱“蚊型房企”。

  其主要在大灣區的東莞、惠州及佛山開發住宅市場及銷售住宅物業。但按合約銷售金額及銷售面積計,嘉創地產於2021 年在其“大本營市場”東莞及惠州的市場佔有率不足1%。

  在嘉利國際的業務版圖中,地產並非主要板塊。2015年嘉利國際才正式涉足房地產,也就是嘉創地產的前身。

  嘉利國際董事認為,公司策略是集中資源支持該等核心業務分部的擴展及鞏固,而分拆為嘉創地產創造獨立集資平台,以發展其於中國的房地產業務,而毋須與嘉利國際集團其他業務分部競爭資本資源。

  IPO前,嘉創地產的控股股東為嘉利國際,持股100%。分拆完成後,嘉創地產不再是嘉利國際的附屬公司,股份將由何焯輝的家族(包括何焯輝、何寶珠夫婦和他們的兒子何偉汗,及何焯輝的兄弟何卓明)、公司董事何文忠、姚月鳳、蔡瑋軒、黃浩鈞、Tang Sing Yip、胡春嫺、張文豐,以及公眾股東持有。

  目前來看,港股房地產指數一直落後於大市,估值依然處於歷史低位。嘉創上市之後面臨的處境也同樣不容樂觀,融資難度大、業績增長壓力等都是必須面對的難題。

  以三巽為例,上市一年半時間,三巽的股價已經從5.88港元的高點跌至仙股行列,在每股0.2港元左右徘徊,當前的市值僅剩下約1.31億港元。

  上市暫停鍵

  據樂居財經《地產K線》統計,目前共有12家已遞表但未上市的房企,包括奧山控股、海倫堡、實地地產等。

  其中不少房企已經二次甚至三次遞表,萬創國際更是先後四次遞表,最後均以失效告終。在萬創國際第四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後顯示被拒,業內人士分析稱,若一家企業的上市申請被港交所拒絕,三年內不可以再遞交申請。

  在2020年和2021年,面臨着規模、負債困局的房企們扎堆IPO。在此期間,上坤地產、大唐地產、領地控股等中小型房企成功上市。而在至暗的2022年,房企們已不再主動更新招股書,除了嘉創地產、中億基業二次遞表外,未有房企向港交所遞表。

  當下,在行業危機之下,部分在港上市的內地房企正面臨着退市摘牌風險,融創中國、中國恆大、世茂、佳兆業、中國奧園、當代置業等房企自去年3月開始均已停牌。

  根據港交所規定,對於在港主板上市的公司,如果連續停牌18個月,港交所有權對其進行除牌退市處理。不甘躺平的房企們,仍在為復牌而努力着。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