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需求繼續放量,鋰也甩開其他有色金屬,價格一路猛漲。全球鋰礦爭奪戰下,誰會活到最後,成為最終贏家?
鋰礦公司繼續大賺。
截止10月21日,已有9家鋰礦公司發佈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均顯示大幅預增。其中6家公司預計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下限同比增超5倍。
不過,鋰業“雙寡頭”的業績與股價卻悄然走出分化——天齊實現淨利潤30倍“暴增”,季度增速環比略有下滑;贛鋒淨利增速則為6倍,保持逐季度穩健增長。
近期,被視為“鋰價風向標”的澳鋰礦巨頭Pilbara礦業公司拍賣被“天價截胡”,給漲價預期繼續添火。
鋰價漲不停,鋰礦股漲不動,天齊贛鋒來到業績分化拐點了嗎?
“鋰礦雙雄”分化
受益於鋰價上漲,天齊贛鋒增速繼續領跑。
鋰礦股中,天齊鋰業波動幅度最大,預計前三季度淨利潤152億元-169億元,同比增長2768.96%-3089.83%,平均每日淨賺超過5500萬元;歸母淨利潤則為50億元-65億元,同比增長1026.10%-1363.92%。
對30倍利潤激增,天齊的解釋是:受下游正極材料訂單回暖等多個積極因素的影響,主要鋰產品的銷量和銷售均價較上年同期均明顯增長。
贛鋒鋰業的增長更為“温和”。公司預計前三季度淨利143億元-153億元,同比增長478.29%-518.73%,歸母淨利潤為70.46億元–80.46億元,同比增長567.19%-661.88%。
關於業績變化,贛鋒則將原因更多歸到下游業務:市場對鋰鹽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鋰鹽產品的價格維持在較高水平,公司鋰鹽產品銷量和銷售均價同比增長,公司鋰電池板塊新建項目陸續投產、產能逐步釋放,故公司的經營性業績同比大幅增長。
從絕對值來看,前三季度總利潤天齊鋰業領先,但季度增速環比有所放緩,導致贛鋒鋰業第三季度收益比天齊鋰業高20%。
市場也對此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解讀。公告發布後,天齊鋰業A股H股都下跌了2.3%;贛鋒的股價則相反,港股上漲了1.3%,A股上漲2.5%。將時間拉長,7月至8月,天齊鋰業A股曾走出一波上漲行情,而贛鋒鋰業則一路下行。
業績股價你追我趕,競爭進入白熱化。
天齊鋰業的復甦
上述業績分化源於雙方業務的本質差異。
天齊鋰業主要從事鋰礦的開採提煉工,重視上游發展,在國內以及國際擁有眾多的鋰礦採礦權。營收中近四成來自鋰礦的直接銷售,六成左右來自簡單加工的鋰化合物。
贛鋒鋰業則採取“上下游一體化戰略”,早年主要產品是金屬鋰、碳酸鋰,如今向中下游延伸,佈局了鋰化合物及鋰金屬的生產,以及鋰電池的製造與回收。產品直接或間接供貨特斯拉,寶馬,大眾等一線車企。
雙方的核心業務都是鋰化合物的生產與銷售,但偏上游資源型的天齊鋰業,經營模式更重資產,業績波動更大,贛鋒鋰業則以加工環節的全產業鏈,保障了業績穩健。
自2016年開始向下遊佈局,贛鋒營收始終保持增長,即使2019年鋰價下行,贛鋒淨利暴跌七成,依舊錄得正值。
上一輪鋰礦週期中,天齊鋰業則承受了更大的壓力,一度困於債務和虧損。2019年,公司營收下降23%,扣非歸母淨利錄得虧損62億,同比暴跌430%,被贛鋒一舉超越。
天齊的“資金困境”還與一起鉅額收購有關。
2018年5月,天齊以40.66億美元對價收購全球最大的滷水鋰化合物生產商SQM23.77%股權,加上此前持有2.1%的B類股份,總持股比例達25.86%。為此,公司借貸35億美元銀團,5年內還清。併購後,天齊對外擔保總額一度超300億,達到淨資產的329.3%。
而截止今年7月27日,公司已償還併購SQM貸款全部剩餘約11.29億美元的本金及相關利息、費用。至此,公司已結清上述全部併購貸款。
主營業務方面,今年上半年,天齊鋰業採礦業務的毛利率為77%,高於同期贛鋒鋰業的60%。SQM業績也持續高增長,假設其全部分紅,按中報營收及當時匯率6.8估算,天齊鋰業2022Q2預計可獲得約13億元分紅,2022H1預計可獲得約25億元分紅,相當可觀。
隨着鋰價大漲利潤回升,以及SQM投資收益的逐步兑現,天齊鋰業終於看到了復甦的曙光,或有望“重回巔峯”。
不過,純資源型企業難有“溢價”,市場傾向於給予贛鋒鋰業更高估值。
截至10月21日收盤,天齊鋰業A股市盈率為12.3倍,低於贛鋒2我·鋰業的14倍;港股市盈率為5.86倍,遠低於贛鋒鋰業的8.2倍。
“漲不停”的鋰價
天齊贛鋒之爭,最重要的變量是鋰價。
近期,被視為“鋰價風向標”的澳鋰礦巨頭Pilbara礦業公司拍賣被“天價截胡”,給漲價預期繼續添火。
Pilbara公告稱,原定於10月18日在電池材料交易所(BMS)舉行第十次鋰精礦拍賣之前,公司已接受7100美元/噸的最高競價,這也反映了強勁的市場需求。從歷史拍賣情況看,鋰精礦成交價基本一路攀升,一年多時間內從首次的1250美元/噸翻漲至目前的7100美元/噸,漲幅達4.68倍。
屢創新高的拍賣價,與鋰礦現價互相推動,已成為業內常態。根據上海鋼聯10月20日的最新數據,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單日漲0.1萬元/噸,報54.05萬元/噸,已連續四日上漲,最新均價較2022年年初上漲94%。
沒有人再對鋰鹽的瘋漲勢頭提出質疑。市場普遍認為,鋰鹽價格上漲持續性超出預期,今年四季度上漲趨勢確定,甚至2023年至2024年的供需格局也難以扭轉。
關於供需格局,國泰君安指出,上游鋰礦資源短期內仍無法大量釋放。2022年以來,多數鋰項目都推遲投產進度。需求方面,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增速有望超出市場預期,預計鋰價處於高位的基礎相當堅實。
而進入冬季,天氣對鹽湖提鋰產量的影響日益明顯,青海地區鹽湖鋰鹽產量將會減少。疊加下游企業今年底衝量與明年初備貨的需求,緊平衡現狀或將加劇。
華西證券認為,當前時點正處於產業鏈全年需求最旺的時候,預計四季度供給將愈來愈緊,不排除今冬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漲至60萬元/噸的可能性。
“上游原材料漲價在倒逼下游電池企業完善全產業鏈佈局。”業內人士指出。
今年4月20日,寧德時代控股子公司以8.65億元拿下江西省宜豐縣圳口裏-奉新縣梘下窩礦區陶瓷土(含鋰)探礦權。5月20日,國軒高科宣佈控股孫公司以4.6億元的報價成功競得江西省宜豐縣割石裏礦區水南礦段瓷土(含鋰)礦普查探礦權。
8月15日,比亞迪更是高調宣佈,擬在宜春投資285億元建設綜合生產基地項目,其中正包括年產10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及陶瓷土(含鋰)礦採選綜合開發利用。
除了在宜春“搶鋰”的電池廠商,礦業大鱷也看上了利潤豐厚的鋰。
去年以來,“中國金王”紫金礦業斥資百餘億,拿下了湖南省道縣湘源鋰多金屬礦、拉果錯鹽湖鋰礦項目以及加拿大3Q鋰鹽湖項目,劍指新能源市場。
面對海內外各界巨頭“跨界”搶食的威脅,天齊與贛鋒的應對節奏也有所不同。
天齊今年尚沒有明顯的投資動作,贛鋒則是加大了投資力度,投資現金流半年達到近70億,超過去年全年的投資,並且在半年報的時候公佈加大固態電池投資15G瓦,即把其在江西和重慶的電池項目投資均翻倍,未來或增加投資幾十億元。
被新能源催化上天的鋰資源,瓜分搶奪潮仍在繼續,戰局穩固尚早。誰能搶到,誰能消化,誰能坐穩鋰礦之王,還有待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