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九大數據維度揭示京津冀“小巨人”企業成長根基|新京智庫

由 秋長紅 發佈於 財經

2022年3月17日,記者探訪位於順義區的中德產業園北區,一幢幢現代化廠房分佈其中,這裏是眾多智能製造企業的“新家”。工作人員在介紹應用於工業和民用的尖端水泵技術。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6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印發《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再次提出,要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京津冀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區域之一,特別是區域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蓬勃發展,長期深耕細分領域,為製造業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自2018年至今工信部已評選公佈的三批476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企查查的數據顯示,京津冀地區共有59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在外部環境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中國製造業如何保持產業鏈的“韌性”,不僅是國家層面需要考慮的重要內容,也是各個城市需要關注的重點。

那麼,專精特新企業發展與地方經濟呈現怎樣的關係,京津冀地區在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上又有何優勢?

▲圖/新京報製圖
經濟發展水平與“小巨人”企業數量呈高度正相關

京津冀地區擁有着眾多中小企業,通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成長出了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這些中小企業也成為各個細分領域的“關鍵先生”。

衡水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崔人元告訴新京智庫,京津冀地區的生產總值,與該地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數量有正相關關係。

從京津冀地區主要城市經濟總量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數量分別上來看,大體上呈現出經濟體量越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越多的趨勢。

具體來看,北京無論是經濟體量還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都是排在第一位。緊隨其後的是天津,共有134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河北共有21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河北11個地級市中,省會城市石家莊數量最多,共有48家。唐山雖然在經濟總量上比石家莊多出1000多億元,但是在“小巨人”企業數量上要比石家莊少10家。

崔人元表示石家莊雖然GDP總量現在不如唐山,但近十年來的增幅卻比唐山大得多,主要歸功於發展新興產業取得成效,其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比唐山好。

值得關注的是,廊坊和邢台表現亮眼。廊坊和邢台2021年GDP分別為3553.1億元和2427.1億元,經濟總量不僅在整個京津冀地區城市中排名相對靠後,在河北省內也僅分別排在第6和第7位,但是在“小巨人”企業數量上卻分別達到了20家和22家,在省內僅次於石家莊和保定。

廊坊和邢台都是環京津城市。據當地媒體報道,廊坊利用毗鄰京津的區位優勢,積極承接京津轉移高端產業項目,結合本地產業實際引導域內中小企業與龍頭企業協同發展,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作為提升本地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邢台則是鼓勵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和細分領域冠軍發展之路,對新認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示範企業的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獎勵。

圖/新京報製圖

從京津冀地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佈的密度上來看,北京是密度最高的城市,每萬平方公里有137.19家;其次是天津,每萬平方公里有112.6家。這也可以反映出京津兩座城市在“小巨人”企業的集聚度上較高。

以北京的海淀區為例,在這塊面積431平方公里的區域上,有11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經成為北京乃至全國“專精特新”企業集聚高地。

在其他城市中,廊坊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佈密度同樣引人注目,達到每萬平方公里有31.25家。這跟廊坊的面積較小有着很大關係。廊坊的面積只有0.64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在京津冀主要城市中也是最小的。

北京創新能力引領京津冀培育“專精特新”企業

科技創新是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和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教授、葉堂林向新京智庫表示,長三角城市羣在創新綜合能力上一直領先於其他城市羣,珠三角城市羣其次,京津冀城市羣綜合創新能力相對略弱一些。

不過,葉堂林業指出,自從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京津冀城市羣創新能力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創新綜合能力不斷增強。這對於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葉堂林團隊基於創新投入、創新產出與創新環境三個維度12個子指標計算各個城市的創新能力綜合得分。該指標顯示,京津冀13個城市2019年的創新綜合能力得分,北京創新能力得分為0.839,在京津冀地區遙遙領先其他城市。天津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比石家莊多出86家,不過,其創新綜合能力得分卻只比石家莊高出0.12,這也體現出天津的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而河北其他城市的創新綜合能力得分都在0.1左右徘徊。對此,葉堂林表示,京津冀城市羣創新核心城市與節點城市創新效率相對不足,創新腹地的創新投入有待提升。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都是所在領域創新能力強、市場佔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未來隨着京津冀城市加強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深入推進協同發展戰略,其創新能力或將得到相應提升,在培育“專精特新”和提升創新能力之間形成良性互動生態。

圖/新京報製圖

京津冀地區13座城市的創新綜合能力得分也反映在各地去年國家發明專利數量上。

從發明專利數量上來看,北京依舊是數量最多的城市,去年國家發明專利數量達到79214項;天津則為7377項,約為北京的十分之一。在河北地區,有四座城市的國家發明專利數量超過1000項,分別是唐山、石家莊、保定和秦皇島,分別為1084項、2410項、1136項和1186項。

從科研實力上來看,京津冀地區城市大學數量對“小巨人”企業的培育也有助力。

北京和天津高校數量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分別有60所和20所。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北京和天津的科教實力在京津冀地區最強。不過,在河北省內也有表現出人意料的城市,如邢台、衡水雖然在高校數量上只有1所,但是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有22家和10家。

製造業是“專精特新”集聚高地

目前,我國的優質中小企業成長梯度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四個梯度。

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瞄準的正是長期以來中國製造的短板。中小企業往“專精特新”方向發展無疑是中國製造業乃至整個經濟保持韌性的重要舉措。

雖然在製造業實力上,京津冀地區跟長三角和珠三角相比還略有差距。但隨着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北京主動疏解非首都功能,快速疏解一般製造業,加速培育高精尖製造業體系。天津和河北積極對接服務北京,推動傳統制造業和資源密集型製造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製造業轉型。

不過,在製造業領域,京津冀13座城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分佈,也呈現出區域發展不均衡的現象,這意味着各城市在製造業上的差距仍需進一步平衡。

河北經貿大學副校長武義青曾表示,從京津冀地區來看,北京最大的資源是創新資源,最大的優勢是創新優勢。河北儘管產業鏈條較為完整、配套比較完備,但仍以中低端產品為主。

這也意味着,河北可以充分結合創新與製造業基礎,提升其製造業水平並培育出更多的“專精特新”企業。

從2021年中國製造業500強企業分佈來看,京津冀地區13座城市共有67家企業上榜,數量佔據全部榜單的13.4%。其中,北京共有31家,領跑京津冀地區。其次是天津,共有11家上榜。河北共有25家中國製造業500強企業,值得關注的是,邯鄲上榜企業數量達到10家,在河北省內排名第一,在京津冀13城中僅次於北京和天津。此外,2021河北民營製造業企業100強中,也有27家企業來自邯鄲。

從京津冀地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所屬行業來看,在專用設備製造業領域,天津數量最多,有17家。其次是北京,有14家。在河北省內,唐山排名第一,有12家。石家莊、滄州和秦皇島分別有5家。

跟擁有10家全國製造業500強企業不同,邯鄲只有2家專用設備製造業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天津能排名第一,跟天津近年來實施“製造業立市”戰略不無關係。2021年裝備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4.5%,比2013年提高3.7個百分點。據瞭解,天津市的專精特新企業現在主要集中在裝備製造、電子、汽車、電氣機械、金屬、非金屬製造等行業;政府產業規劃的重點方向是發展智能科技、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

圖/新京報製圖(本文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企查查

儀器儀表屬於製造業裝備的一個細分領域,常常被認為是先進製造業的“命脈”。越高端的產業,對儀器儀表的依賴就越大。從京津冀地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所屬行業來看,在儀器儀表製造業這一領域,北京排名第一,有9家,河北有6家,天津有2家。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發現,京津冀地區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創新實力和製造業實力都是中國最強的區域之一,也具備較好的基礎,能夠進一步提升,並培育出更多“專精特新”企業。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企查查、科學網、《2022校友會中國京津冀城市羣大學排名》、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2021中國製造業500強榜單》、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葉堂林團隊。

撰稿/新京智庫研究員 查志遠
編輯/李瀟瀟
校對/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