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8年財報非標,連續13年不分紅,上市20年募資58億虧損21億:宏達股份,我還欠一屁股債呢!
來源:市值風雲
“
一家上市公司,多次募資圈錢,連續13年從不分紅,經營上也未遇到行業顛覆式的變革,為啥外面還總是欠着一屁股債呢?上市公司的錢,去哪兒了呢。
”
2020年12月22日下午,四川銀保監局發佈了對四川信託實施管控、對宏達股份(600331.SH)等四名股東採取監管強制措施的《監管強制措施決定書》。
四川信託咋管控了呢?
原來是四川信託將部分固有貸款或信託資金違規用於宏達股份及其關聯方。而且是在監管部門責令整改後,宏達股份及其關聯方拒不歸還違規佔用的資金。
這是內容豐富、情節跌宕的故事,歷時長久,建議各位看官坐穩扶好,我們即刻發車。
一、年報連續八年非標,侵佔國家利益被罰
“買股之前搜一搜”,我們先打開市值風雲的吾股評分,喔嚯,排名近乎墊底。
1、連續八年被會計師出具非標報告
打開宏達股份的歷年年報,風雲君也是驚呆了:從2012年到2019年,連續8年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非標意見審計報告。
這個維度上,宏達股份會不會是A股第一?
幸福的人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標準意見審計報告是相似的,非標報告的原因卻五花八門,我們逐一瞭解這些原因。
2012年-2014年的強調事項段主要是子公司四川宏達鉬銅有限公司鉬銅項目被迫取消,後政府向宏達鉬銅分次支付補償款共計6377.00萬元。
2015年主要強調控股子公司雲南金鼎鋅業有限公司(簡稱金鼎鋅業)10億元在產品低品位礦由於仍在前期建設中,所以不計提減值準備。
2016年-2019年的非標主角都是金鼎鋅業,這年起宏達股份身陷鉅額官司。
這其中的前因後果,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2、侵佔國家利益,合同被判無效
2017 年1月,雲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怒江州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雲南省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財政局、雲南銅業(集團)有限公司四位股東,集體起訴了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和宏達股份。
起訴稱在宏達股份對金鼎鋅業增資擴股及股權變更過程中,與相關方惡意串通, 違反法律相關規定及交易程序簽訂合同並辦理相關手續,嚴重損害了國家利益。
要知道,這四家股東的最終控制人均為國資。
經過兩年的曲折,2019年1月3日的判決結果來了:
以前簽訂的合作協議無效,宏達股份持有金鼎鋅業60%股權無效,還要向金鼎鋅業賠償2003年至2012年違法獲得的利潤10.74億元,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也要賠償1.65億。
從 2018 年起金鼎鋅業財務報表不再納入公司合併範圍,而且2018年1-9月金鼎鋅業形成的1.36億投資收益,也不能納入合表。
其實,早在2009年,雲南省政協副主席楊維駿通過網絡舉報,稱價值5000億元的蘭坪鉛鋅礦,讓四川私人老闆劉氏僅以10億元就控股了60%。
隨着判決結果的出爐,長達三年的鉅額侵佔國家利益的大案落下帷幕。
對宏達股份而言,不但子公司的股權不保,還給上市公司留下了鉅額負債和不良的口碑。
二、金鼎鋅業貢獻了上市公司的主要業績
宏達股份是做什麼的呢?
從成立起,宏達股份主要從事的就是鋅錠和化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2004-2018年採礦業對營收也有一定貢獻。
宏達股份從上游採購原料硫化鋅精礦生產加工鋅錠,並將其中的副產品硫酸進一步加工成磷酸鈣、磷酸一銨和復混肥。廢渣進一步生產氧化鋅以及水泥輔料等。
鋅錠作為主要產品,可用於電鍍鋅、合金製造、精密鑄件的澆鑄,電池工業及鋅的化學品製造;
磷酸一銨、磷酸氫鈣和複合肥主要為家禽提供飼料以及農作物的肥料;
鋅合金主要用於汽車板、家電板、民用建材板等鍍鋅。
宏達股份於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
1、公司業績受鋅價影響大
上市以來,宏達股份營收可以大致將分為三個階段:
2003-2007短期的營收增長期;
2008-2017長時間的業績低迷期;
2018-2020 Q3大幅下滑期。
2006年,宏達股份營收達到50.47億,實現了規模增長,營收YOY為85.14%,2007年達到營收峯頂54.64億。
在這個過程中,2003年成為上市公司子公司的金鼎鋅業出力不小,其淨利潤貢獻佔合併報表的60%。
2008-2015年,鋅價下跌,營收也隨之下降至40億上下,停滯不前。從營收YOY的波動也能看出經營狀況很不穩定且低迷。
2017年稍有好轉,但隨即就迎來了2018年的凜冬。
2018年,上市公司營收腰斬跌至26.28億,營收YOY為-42.06%,2019年下降為24.61億。
2020年Q3營收為16.22億元,營收YOY為-12.25%。
宏達股份的主營是鋅精礦的加工以及銷售,隨行就市,歷年來營收受鋅價影響較大。
2007年鋅價大漲,一度達到34000元/噸,2008年後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價格大幅下滑,2009年鋅價最低不足10000元/噸,此後至16年鋅價一直是低迷的狀態。
淨利潤則更加清晰真實地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2003-2007年表現還不錯,自2008年起宏達股份的淨利潤常年虧損。
2008-2015這期間的淨利潤每年正負交替,目的是:前一年多虧點,以保下一年勉強盈利,這樣可以永保“奉旨乞討”的A股殼牌照永不退市了。
下圖可以更直觀地反應這個現象。
YOY不斷向底部伸展,12、14、18年一度超過-1000%。15-17年雖略有好轉,但是18年喪失了金鼎鋅業的控制權以及高額賠償,直接讓2018年淨利潤虧損了-26.72億。
公司2020年Q3淨利潤為-3.02億。
2、金鼎鋅業恰恰是業績主力
從行業劃分,宏達股份營收主要由化工業和冶金業構成,其中2004-2018年增加了採礦業。但是隨着金鼎鋅業的股權無效,採礦業終止,給冶金業務帶來了重創。
零散的也會有酒店業、物業管理、工程設計等收入,金額較小,不重點關注。
冶金業務雖是歷年營收的主要構成,但採礦業是毛利率的主要貢獻者,且較為穩定在50%-60%之間。化工業與冶金業的毛利率在20%-30%之間,冶金業營收佔比高,但並不怎麼賺錢。
整體毛利率與採礦業毛利率變動趨勢基本一致,更加説明營收較少的採礦業才是毛利真正的貢獻者。
從產品的角度看營收劃分,鋅產品無疑是最主要的營收貢獻者。磷銨的銷售在2017年停止,繼而推出的是磷銨鹽系列產品。
硫化鋅精礦的銷售也隨着金鼎鋅業的剝離而停止,複合肥一直存在,但對營收的貢獻微乎其微。
鋅產品雖是營收的主角,但在利潤中的貢獻硫化鋅精礦更為重要,這和上文毛利率受採礦業影響較大的結論一致。當然鋅產品對利潤的貢獻也受鋅價波動的影響。
自2003年宏達股份收購金鼎鋅業以來,金鼎鋅業自身的淨利潤足可以碾壓宏達股份的歸母淨利潤。
換句話説,拿走金鼎鋅業,宏達股份這幾年就全是虧損的。
整體來看,上市以來,宏達股份的淨利潤是-21.91億元,扣非後淨利潤-5.99億元。
三、變着花樣募資圈錢,卻依然缺錢缺錢缺錢
2010年,公司短期借款飆升至50億,資產負債率高達80.29%。
直至2014年,上市公司向市場募集了38億的資金來償還貸款,資產負債率才下降到51.37%。
從公告信息來看,宏達股份為了借錢真的是絞盡腦汁:固定資產抵押、將金鼎鋅業的應收賬款質押、存貨質押、採礦權的抵押等等,各種抵押都翻出花了。
也佐證了上市公司的現金流比較緊張吧?
宏達股份在2001、2007和2014年分別募資4.59億、14.69億和38.6億元。前兩次還有項目可投,第三次募資理由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就是償還銀行貸款、補充流動資金。
上市以來總共募資57.88億元。
公司從2007年最後一次分紅後,就再沒分過紅,時至今日,已經整整13年。
(市值風雲“吾股”上市公司評級系統)
四、收購四川信託流產,乾脆挪用起了資金
當主營不給力、長期揹負鉅額負債,一兩次“奉旨乞討”已經不能長久解決資金短缺的窘境等等一系列因素共同發酵時,宏達股份的手開始伸向金主四川信託。
宏達股份萌生了把四川信託裝入上市公司的想法。
要知道,早幾年,信託公司那可是資本市場的大咖,要錢有錢,要利潤有利潤。
當然,也正是前幾年激進風格種下的苦果,導致很多信託公司如今已是狼狽不堪,比如安信信託、華信信託、四川信託等等。
2016年10月21日宏達股份宣佈停牌重組,打算向四川宏達、濠吉集團、匯源於是,集團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四川信託40.92%的股權。
但是,2017年1月19日公司宣佈重組計劃失敗,重組中止的原因就是上文提到的這場官司。
當然,如今看來,裝進去不過也是個雷。
在一個雷裏植入另一個雷,這種手法又稱俄羅斯套“雷”。
2017年1月12日,上市公司收到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出具的《查封、扣押、凍結財產清單》,宏達股份持有四川信託7%的股份亦被凍結。至此,欲將四川信託並表的計劃正式流產。
細心的老鐵會發現持有四川信託40%股權的這幾家公司,不就是文章開頭新聞通稿中的被監管的關聯企業嘛?!
沒錯,包括宏達股份在內的這四家公司,均為四川信託的前五大股東。
最終,宏達股份還是伸出手挪用了四川信託的資金,且拒不歸還。
最終,這才有了開頭四川信託被監管、宏達股份等四股東被管控的處罰。
總結:A股百大未解之謎
2001年,宏達股份於上交所A股上市,開啓了自己的資本市場之旅。
2017年,被國企告上法庭,丟掉業績來源子公司金鼎鋅業,還判決了10.7億元的賠償。
公司控股四川信託的計劃最終也未能如願。2020年12月,宏達股份等四名股東因挪用四川信託的資金,且拒不歸還,被採取監管強制措施。
那麼,問題來了:A股上市20載,宏達股份給我們的資本市場帶來了什麼?
扣非淨利潤常年是負數,淨利潤累計虧損近22億;
從公開市場、公共資源募資57.88億,還揹負鉅額借款,侵佔國家利益被罰;
長達13年不分紅,但是從未停下從資本市場“圈錢”的步伐;
上市公司房產被拍賣,子公司股權被凍結,持股 5%以上股東持有股份被輪候凍結,控股股東持有公司股份被輪候凍結;
……
最後,風雲君説一下自己的困惑:一家上市公司數次募資圈錢,又長時間不分紅,分紅募資比極度畸形,經營上也未遇到行業顛覆式的變革,為啥外面還總是欠一屁股債呢?甚至不惜違規佔用信託資金?
這些錢都去哪了呢?
扔水裏還能聽個響兒吧?
57.88億的募資,咱就扔銀行吃利息吧:
買個風險級稍微高點但是可以死皮賴臉撒潑打滾剛兑的理財產品,按平均10%的年利率,每年是5.7億利息;
大額存單,按5%,每年2.35億;
再不濟,咱就按1%吧,每年5700萬利息收入。
哪怕就是5700萬的利息收入,每年也得超過A股一半上市公司的利潤水平了吧?
掃二維碼 領開户福利!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楊紅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