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時間,而非為時間所掌控”

紅杉資本的“七問之談”(Seven Questions WITH)通過7個簡單的問題,探尋創業路上的成功密碼。被訪者均為紅杉資本投資人及成員企業創始人、CEO,在他們的奮鬥道路上,收穫了哪些經驗?最重要的改變是什麼?關於創業的諸多問題,你或許能在這裏找到自己的答案。

本期嘉賓是Paul Fletcher-Hill,紅杉資本成員企業Veil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Veil是一個由用户需求驅動的交易平台。豐富的創業經歷讓他養成了迭代式的思考和行為模式——解決問題時將問題分解成幾個小的部分,開發產品時快速推出後再進行一系列小的升級。因為只有在行動推進下,事情才會趨於完美,而不是等到完美方案誕生再去做。同時,他告誡創業者,要把精力放在成功的真實指標上,“只要創造出好的產品,其他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本文中,他將與我們分享以下問題:

▨你會給首次創業者哪些建議?

▨你從過去的經歷中學到了什麼?

▨哪些改變對你產生了很大影響?

▨你最近在讀哪些書?

▨你怎麼看待自己犯的錯誤?

▨你是怎麼進行時間管理的?

▨哪些事情你還不太擅長但希望加強?

“掌控時間,而非為時間所掌控”
要清楚地瞭解獲得成功的真實指標和滯後指標之間的區別,這裏所説的滯後指標包括融資、企業宣傳、寬敞的辦公空間等。人們很容易把二者搞混,尤其像我一樣的年輕創始人,看到別的公司成功的樣子,就會開始效仿。

實際上,當你創造出好的產品,滯後指標所涉及的部分都會水到渠成。而對於企業家而言,首先關注的應該是成功的真實指標,也就是產品-市場匹配、用户和收入。如果真實指標未完成,滯後指標也很難讓你的公司變得更好。

如果讓我再給一條建議,那就是,找到互相尊重、相處愉快且共事效率很高的人。很幸運的是,我和我的兩位聯合創始人就屬於這種情況,我們一起創辦了很多家公司,一起共事,也住在一起。大家相互非常尊重,極少產生摩擦,所以我們才能在Veil獲得成功。

迭代式的思考和行動。人們經常想一下子解決問題,但更好的方法是,將一個問題分解成幾個小的部分。比如,對於產品開發來説,你可以進行一系列小的升級,保留各種選項,並隨時蒐集數據,而不是等上六個月才發佈產品。

我和我的聯合創始人在開創Veil的時候有意採用迭代式的做法。我們受到加密社區(crypto community)的啓發,知道自己想創辦一個這方面的公司,但我們並不清楚到底想做成什麼樣子,所以一開始,我們有意有所保留,我們創建了一個開發工作室,重點關注短期項目,而不是一下子鎖定一個我們可能當下無法實現的想法。這樣持續了不到一個月,我們收集了有關這個領域所需的信息,並很快知道了我們希望把Veil做成什麼樣子。

找時間獨處。獨處多麼難得——如果不注意的話,我可能整整一星期也沒有一點獨處的時間。所以我會創造機會,即便只是在車裏的短短几分鐘或者在咖啡店的一兩個小時,這給了我更多思考的空間。

另外,我開始對情況相同的工作事項進行合併。在Veil創辦早期,我參與了很多不同的業務工作,從產品設計到技術支持,再到法律合規。很多人將會議合併進行,但我發現,最好能更進一步,將自己的精神狀態也進行合併。將時間進行分塊管理以便集中精力於具體問題上,可以節省很多因情形轉換而引發的情緒成本。我認為自己和以前一樣有時間去幫助身邊的人,但我不會在任何時候被帶到某個方向去。掌控時間,而非為時間所掌控。

現在我在同時讀邁克爾·奧維茨(Michael Ovitz)的《誰是邁克爾·奧維茨?》(Who is Michael Ovitz?)、梅多斯·米德斯(Donella Meadows)的《系統之美》(Thinking in Systems)和布萊恩·史蒂文森(Bryan Stevenson)的《正義的慈悲》(Just Mercy),每本書我都只讀了幾個章節。

最近我讀完了埃裏克·A.波斯納(Eric A. Posner)的《激進市場》(Radical Markets),這本書鼓勵你跳出限定,用現代市場和技術手段替代傳統體系,來解決市場問題。

也有幾本書我會反覆閲讀,包括喬治·帕克(George Packer)的《下沉年代》(The Unwinding),寫的是過去50年間的收入不平等現象和美國夢的衰退。我也很喜歡瑞·達利歐(Ray Dalio)的《原則》(Principles),這本書對我具有很大參考意義,尤其在追求真理而非強調正確的問題上。

我上大學時,我覺得自己往往過分注重優化完善。不把作品做到極致我是不會發布的。這意味着我的作品質量很好,但也意味着我的產量比較低——或者學習效率比較低。而作為一名創始人,尤其在經營我們原來的公司PatientBank時,我覺得自己又轉變得有點過了頭,我省去了所有看似多餘的東西,同時也就錯過了那些能夠幫助我們創建團隊和品牌的小機緣。而現在,我覺得自己又回到了一個更好的中間點,我們會進行迭代,但同時也給個性預留了空間。

我覺得,現在我對於犯錯誤基本上也不那麼擔心了。以前,我把正確看得太重了;現在,我希望當人們改變想法時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持。你可能會堅持自己的觀點,但如果你發現某個人所持的反對意見很有説服力,就應該對他予以認可。要堅持追求真理。

在Veil,無論做什麼事,我們都要在一星期之內完成。進行長遠思考固然也很重要,但在實際工作規劃方面,我們總是會想一想能否在一星期內完成某件事——如果不能,該如何調整。這並不意味着每次都要壓縮工作事項,經常的情況是將一個項目進行分解,可能這星期做設計和基礎工作,下星期做前端和執行。實際上,這星期就有過這樣的事,我們正計劃開發一項新的功能,一開始我總想精簡,儘量壓縮到一週之內。後來我發現,“這是不可能的,咱們還是彆着急了。”

我們也會每星期通過我們的Medium貼子向團隊成員彙報最新進展,我喜歡這種節奏。大家可以在幾天內就看到自己的反饋意見得到採納,這有助於培養相互信任。回頭看看我們在短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這麼多工作,也會讓人感到很開心。

我希望自己能具備更強的即興能力。小時候我專業地學過吹奏小號,會演奏爵士樂,但我總是更擅長讀樂譜。我也喜歡嘻哈,嘻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即興演奏,順暢自如,讓一切自然流露。我曾經嘗試過幾次即興創作,但總是卡住。我往往在説話的時候特別注意用詞的選擇,這有助於清晰表達觀點,但這明顯會對説唱造成阻礙。我希望能克服這個障礙,以創作者而不是消費者的心態欣賞音樂。

同樣,我希望自己能把外語學得更好。説來有趣,我能快速掌握編程語言,但外語口語對我一直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覺得,自己因無法跟不説英語的人進行直接交流而錯過了很多體驗。

來之不易的忠告

根據情況對工作進行合併

尋找優化和迭代間的平衡

忽略“滯後指標”

——Paul Fletcher-Hill,Veil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互動送好禮

以上哪些內容引發了你的思考?你從過去的經歷中學到了什麼?歡迎留言説説你的真實體會,我們將從中選出5位讀者,送出2021日曆一本!

“掌控時間,而非為時間所掌控”
注:時間截至12月28日24:00,獲獎用户請於收到通知後24小時內回覆郵寄信息,未收到通知或未及時回覆則視為“謝謝參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87 字。

轉載請註明: “掌控時間,而非為時間所掌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