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實習記者 徐川)訊,自9月以來,河南、山東、吉林三省先後披露中小銀行專項債券發行計劃。據財聯社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已有17個省級行政區已發行或擬發行中小銀行專項債,合計規模1953億元。
同時,專項債的注資方式主要分為地方平台間接入股與可轉股協議存款。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前一方式地方金控平台需要發揮資金管理的職能,而後一方式應用更廣泛,資金來源也相對穩定。
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工作雖已取得積極進展,但《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1)》指出,受到疫情影響,中小銀行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仍然承壓,補充資本需求較大,通過市場化方式發行資本補充工具仍面臨較大困難。
發行顯著提速 2000億專項債額度所剩不多
我國中小銀行呈現出機構數量多、覆蓋範圍廣、立足當地、紮根基層的特徵,是為各地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重要力量。但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導致中小微企業的經營壓力陡增。為保護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生存發展,中小銀行的支持作用不可或缺。
因此,為增強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的能力,去年7月召開的國常會決定,允許地方政府專項債合理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此後,多地政府將中小銀行專項債的發行工作提上日程。
2020年12月,以廣東、內蒙古、山西為首的五個地方政府走在前列,率先發行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進入今年下半年後,尤其在8月份發行明顯提速,天津、江西、河北、陝西等多地相繼已發行或擬發行中小銀行專項債;自9月起,河南、山東、吉林亦加入其中,山東已於9月13日完成專項債的招標工作。
人民銀行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1)》稱,財政部安排了2000億元專項債券額度,支持20個地區的中小銀行補充資本。截至2021年9月14日,已有17個省級行政區披露了發行中小銀行專項債的相關事宜,累計發行規模已達到1953億元,這也意味着僅剩3個地區尚未披露,2000億元的專項債券額度也即將用罄。
在募集資金投向方面,山西銀行、温州銀行、天津濱海農商銀行、衡水銀行均作為唯一對象,獲得了各自省份的專項債“獨家”注資。而其餘大部分省份的投向覆蓋較廣,從目前已披露的情況看,河南省以257億元成為發行規模最多的省份,共覆蓋22家農商行與18家農信社;而甘肅省的注資對象最多,擬發行126億元專項債,用以補充省內13個地級市(州)共計48家農村金融機構的資本金。
業內人士表示,各個省份發行中小銀行專項債,資金補充多少、如何分配、何種補充方式等,需要根據各地方政府的財政、轄內中小銀行的經營等具體情況而定。
注資渠道各異 中小行資本補充需求猶盛
去年7月的國常會亦指出,“允許地方政府依法依規通過認購可轉換債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新途徑。”但從後續的實際情況看,專項債的注資方式各有不同。
“從已發行的債券情況看,目前地方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主要採用的是間接入股注資和可轉股協議存款兩種路徑。”業內人士表示,由於間接入股注資需要有國資平台發揮資金運營管理的職能,因此該模式對地方平台提出了一定要求。
該業內人士介紹稱,間接入股一般表現為財政部門通過地方金控平台向商業銀行注資。披露信息顯示,山西金控(山西銀行)、温州國金(温州銀行)、遼寧金控(遼瀋銀行)、河南投資集團(多家農信社與農商行)均採用了上述方式。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可轉股協議存款”使用範圍更加廣泛,涵蓋了廣西、內蒙古、四川、福建等多地。以泉州農商行為例,項目實施方案顯示,由泉州市財政局以10億元專項債券資金直接認購泉州農商行轉股協議存款方式注入資金,專項債券資金將用於補充該行的其他一級資本。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上述方式的存款資金規模一般較大、存款期限較長,對銀行機構而言,資金來源相對穩定,也有助於中小銀行機構提升抗風險能力和服務小微企業能力。
周茂華進一步表示,但銀行轉股協議存款成本一般較高,比如銀行要交納存款準備金,補充規模受地方財政實力制約,地方政府與部分中小銀行如何高效達成業務協議等都值得關注。因此,商業銀行應與地方政府充分協商,制定出標準化、細緻的管理方案,明確各方權責義務。
銀保監會最新一季商業銀行指標情況顯示,二季度農村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2.14%,較一季度提升了0.02個百分點,卻仍落後於其他各類型的銀行機構,可見中小銀行,尤其是農村金融機構的資本補充需求仍然旺盛。
《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1)》認為,要進一步完善銀行補充資本的市場環境和配套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在下達的額度內依法依規發行專項債券補充資本,指導支持中小銀行用好用足現有市場化渠道,探索開發創新型資本補充工具,健全可持續的資本補充體制機制。同時,將中小銀行改革和補充資本相結合,推動中小銀行釐清定位、完善治理、加強風險管控,形成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