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崔鵬志
互聯網金融業務潮水湧動,有人進,有人出。
近日,有消息稱,圓通速遞(600233.SH)正在尋求網絡小貸牌照,已接觸相關標的,進展順利的話會在半年左右落地。相關人士稱,該標的或許為廣州二三四五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後稱“二三四五網絡小貸”)。
3月20日,二三四五(002195.SZ)發佈公告,同意旗下全資子公司二三四五網絡小貸減資15億元,註冊資本將由20億元降至5億元。公告稱,公司自2019年2季度不再經營網絡小貸業務,因此減資後擬尋找合適受讓方出售二三四五網絡小貸100%股權。
3月23日下午,時代週報記者致電二三四五董秘辦,相關人士回應稱:“公司尋找受讓方的進展會披露在指定媒體渠道,暫時不清楚您提到的情況”;隨後,記者聯繫到圓通速遞,對上述消息的真實性,圓通方面表示不予置評。
截至3月24日中午,二三四五以上漲4.67%報收3.36元,圓通速遞以上漲0.60%報收18.33元。
現金貸業務已不見蹤影
作為老牌PC軟件廠商,二三四五以“2345瀏覽器”“2345軟件大全”等產品為網民所知。2014年,這家成立9年的軟件公司借殼“海隆軟件”上市,並開啓了自身的金融佈局。
2015年,二三四五憑藉“2345貸款王”平台一頭扎進現金貸業務,並逐步涉足融資租賃、投融資、商業保理等各個領域,成為早期網貸模式的先行者之一。短短几年,現金貸產品成為支撐二三四五業績的一隻臂膀,且在國內知名度頗高。
據2017~2018年財報,二三四五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分別貢獻20.93億元、17.92億元營收,營收佔比則為65.42%及47.49%;2019年,逐步轉型“助貸”後的金融科技業務營收仍有10.27億元,佔比達到42.07%。
2015年~2018年的4年間,二三四五的年度歸母淨利潤一路飆升,從2014年的1.18億元到2018年的13.67億元,達到上市以來的巔峯。
如果説自帶流量是二三四五的優勢,那麼互聯網“跨界”的本色也構成了風險的來源。據媒體報道,二三四五現金貸產品屢屢被質疑“砍頭息”模式,年化利率遠超監管紅線36%,部分產品年化甚至超出1000%,直指天價“高利貸”。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2023年3月,黑貓投訴平台上仍有數份用户投訴“2345貸款王”,因該平台下架,欠款找不到渠道償還,徵信卻影響嚴重。
2019年,金融監管趨緊,對於眾多資質不佳的放貸公司來説,風險與收益的天平逐漸傾斜。同時期,二三四五業務轉型“助貸”,連年的增長被打破。2019年、20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44.48%及220.29%。
“斷腕”後,二三四五卻未能在助貸之路上走得更遠。金融業務營收體量逐年下降,到2021年已消失在年報主營業務中。在2022半年報中,二三四五歸母淨利潤為2.23億元,主營業務僅剩老本行“互聯網信息服務”及注重各類投資的“多元投資”業務,報告期內分別錄得2.82億元、0.72億元營收,其中前者營收佔比高達79.62%。
“近年來,互聯網貸款業務面臨嚴苛的監管環境及市場環境,洗牌程度不斷加劇。一方面,綜合年化利率的整體下降使得機構的運營壓力增大,另一方面,個人信息“斷直連”促使助貸業務門檻提升,此外,數字經濟時代,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貸款精耕細作成為了主流方向。”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諮詢顧問蘇筱芮指出,過去運作模式粗放,缺乏自有場景且技術能力不突出的機構,容易被洗牌出局。
快遞巨頭競逐小貸牌照
傳聞的另一方,圓通速遞入局金融並不算晚,但“放貸”卻在同行中落人一步。
2011年左右,順豐即通過電商業務入局金融板塊,獲得支付牌照;同年,韻達成立小貸公司,入股村鎮銀行。快遞企業的金融業務線並不顯眼,卻始終存在。相較於其他快遞企業,圓通在金融方面的動作一度擱置,也反映在金融牌照的獲取上。
在2009年,圓通便拿下保險經紀牌照,但直到2017年才拿下融資租賃牌照,2018年又拿下商業保理牌照,逐步展開金融版圖。
2017年,圓通母公司旗下3家手持牌照的全資子公司——上海圓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上海圓真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上海星達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組成了“圓通金融”業務板塊,標誌着圓通在供應鏈金融上的再次發力。
而對於圓通來説,小貸牌照無疑具備不小的吸引力。時代週報記者關注到,順豐、中通、韻達等快遞企業都拿到了小貸牌照。僅憑手上3張牌照,圓通速遞近年發展的金融業務產品均為B端的保理、融資服務。而拿下網絡小貸牌照,圓通便能充分利用供應鏈充足的場景及穩定的流量,也能促進加盟模式發展。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網絡小貸牌照存量規模有限,且要求趨嚴。2017年11月後,在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的指示下,監管部門再無新批網絡小貸牌照。2022年10月,銀保監會曾公開表示,要全面叫停新設網絡小額貸款從業機構。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近期指出,互聯網小貸行業目前處於政策的過渡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尚未落地,互聯網貸款監管愈加嚴格和規範,在這樣的背景下,行業的優勝劣汰不斷加劇。
儘管上述文件未落地,但近年來,註冊資本不低於50億元,逐漸成為網絡小貸跨省展業的公認條件,騰訊、美團、360數科等企業紛紛增資。
此外,蘇筱芮認為,除去市場行情、監管環境等,網絡小貸牌照的交易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就是消費金融牌照。從註冊資本金,槓桿率等指標來看,網絡小貸牌照性價比明顯不如消費金融牌照,此前曾有獲取消費金融牌照的機構主動剝離旗下小貸公司便是其中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