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鏈大PK:誰能率先擺脱蘋果依賴症?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市值觀察(ID:shizhiguancha),作者:市值觀察,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新年伊始,蘋果就傳出減產消息。

1月3日,有媒體報道稱,由於需求低迷,蘋果已要求供應商在2023年第一季度減少生產AirPods、MacBook和AppleWatch三大系列的零部件。

受此消息影響,蘋果股價當日大跌3.7%,市值罕見跌破2萬億美元。至此,蘋果股價從2022年初的歷史高點回撤超過30%,市值蒸發了逾9000億美元。

事實上,蘋果的減產傳聞由來已久,A股的蘋果供應鏈,同樣受到嚴重衝擊。最近一年多時間,包括立訊精密、歌爾股份、藍思科技等市值曾經超過1000億的果鏈龍頭股,市值普遍腰斬,市場的擔憂情緒可見一斑。

對於果鏈企業來説,深度綁定蘋果迷人卻危險,轉型已是迫在眉睫的嚴峻課題。

01 蘋果依賴症

A股和蘋果有業務關聯的公司超過100家,蘋果產業鏈成就的財富神話,一直是資本市場津津樂道的話題。

立訊精密2011年進入蘋果產業鏈,成為iPad連接線供應商,2017年,公司獲得AirPods整機代工資格,隨後成為AirPods最大的代工廠商。自2010年至2021年,立訊精密營收漲了150倍,淨利潤漲了60多倍,區間股價最高漲幅超過60倍(後復權)。

歌爾股份2010年進入蘋果供應鏈,為蘋果提供聲學組件、有線耳機等,2018年,歌爾成功拿下蘋果AirPods 30%的代工份額,晉升為AirPods全球第二大代工廠。自2010年至2021年的股價歷史高點,歌爾股份股價上漲超過20倍(後復權),營收增長29倍,淨利潤翻了14倍。

2007年,初代iPhone上市,藍思科技就以玻璃屏幕供應商的身份成功切入蘋果產業鏈。2011年至2021年,藍思科技的營收增長超過7倍,淨利潤最高增長了4倍,股價自2015年上市以來的區間最高漲幅也超過了10倍。

隨着合作的加深和蘋果產品的全球熱銷,三大果鏈龍頭來自蘋果的營收佔比越來越高,蘋果逐漸成為其共同的第一大客户。

2017年到2021年,歌爾股份來自蘋果的營收佔比從30.76增長到42.49%;藍思科技蘋果業務的營收佔比從49.37%升至66.49%;立訊精密來自蘋果的營收佔比更是由37%升至74%,果鏈巨頭們通過蘋果獲得豐厚收益的同時,也形成了蘋果依賴症。

果鏈大PK:誰能率先擺脱蘋果依賴症?

▲ 立訊精密2021年前5大客户營收佔比   來源:同花順

深度綁定蘋果的同時,中國的果鏈公司在合作中其實並沒有多少話語權。事實上,果鏈龍頭的利潤和營收雖然都在大幅增長,但是利潤增速遠趕不上營收增速,背後正是議價能力低,導致利潤率的大幅下降。

2011-2021年,歌爾股份的銷售淨利潤率從13.64%下降到5.51%;立訊精密從14.45%下降到5.08%;降幅最大的是藍思科技,從20.5%下降到了4.68%。

顯然,A股果鏈公司主要是蘋果產品代工生產,技術含量不高,可替代性極強,不可能像台積電等技術門檻極高的蘋果供應商那樣,具備很高的議價能力,獲得40%以上的淨利潤率。

02 風險在靠近

蘋果並非高枕無憂,最近幾年,智能手機早已是增速見頂的紅海市場。

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歷史最高峯,年出貨量14.7億部,但是到了2021年,數據已經降至11.2億台,5年時間下降超過20%。根據IDC的預測數據,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繼續下降9.1%。

蘋果為代表的智能手機逐漸式微,本質上是消費電子創新能力的式微。

作為科技化產品,消費電子屬於典型的“供給創造需求”的行業,以手機的發展為例,每次滲透率的大幅提升,都伴隨着功能的顛覆性創新。

比如,2007年觸摸屏出現、2011年拍照性能提升、2013年的指紋識別興起等等,都極大地拓寬了消費者對於手機功能的認知邊界,從而加速了換機速度,創造了增量需求。

果鏈大PK:誰能率先擺脱蘋果依賴症?

但是,從2016年開始,智能手機的產品迭代更多是功能的微創新,顛覆性創新逐漸減少,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也在2016年逐漸步入下行週期,2022年更是跌入近七八年以來的最低谷。

一方面是全球智能手機銷量的下滑,另一方面則是產能的轉移。

作為產量遙遙領先的全球第一大手機制造國,中國產量佔全球份額由2016年的75%下降至2021年的67%。由於地緣政治和成本因素,印度和越南逐漸成為中國產能轉移的重要方向。

果鏈大PK:誰能率先擺脱蘋果依賴症?

▲全球手機產量份額(按國家劃分)  圖源:Counterpoint 

最近兩年,蘋果已經將30多家國內供應鏈企業踢出了“羣聊”,其中就包括曾經的果鏈巨頭歐菲光。

在失去了蘋果這個大客户之後,歐菲光2021年營收減少了52.7%,虧損了26.25億,2022年前三季度,歐菲光營收繼續下降30%,虧損額擴大到32.81億。

事實上,三大果鏈巨頭的業績,也受到消費電子需求低迷和蘋果砍單的影響。

立訊精密2021年淨利潤下降了2.14%,是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淨利潤下滑,藍思科技2021年淨利潤大降57.72%,2022年前三季度更是出現營收和業績雙降。而歌爾股份由於暫停生產其一款智能聲學整機產品,造成營收和資產減值損失約20-24億元,預計2022年淨利潤同比降低50%-60%。

有消息稱,蘋果最近加快了將部分產品的組裝生產,從中國大陸轉移到亞洲其他國家如印度、越南的計劃。目前蘋果供應鏈已經在越南開始生產MacBook,試產Apple Watch,併為HomePod Mini開設新的生產線。

在消費電子市場整體需求出現萎縮的背景下,蘋果供應鏈的轉移,無疑將成為中國果鏈公司的巨大隱憂,對蘋果依賴度越高,未來的風險可能越大。這正是當下A股市場果鏈龍頭出現大幅下跌的重要原因。

彼時蜜糖,今之砒霜。

03 轉型的挑戰

為了擺脱對蘋果的依賴,歌爾在10年前就開始業務轉型,主要方向是VR領域。

2016年,歌爾股份進入索尼供應鏈成為PSVR的獨家代理商,隨後又陸續成為Meta、Pico等多家頭部VR終端廠商的供應商,目前公司VR頭顯出貨量在全球市場佔有率高達70%以上,可謂獨霸天下。

2022年上半年,以VR為代表的智能硬件板塊給歌爾帶來的營收達到248億元,同比實現了翻倍增長,營收佔比從2021年同期的41.25%增長到56.9%。

得益於VR的發力,2021年歌爾股份第一大客户(蘋果)所佔的銷售比例由上一年的48%降至42%,在三大果鏈巨頭率先實現對蘋果依賴度的下降。

但是,VR的體量,目前還難以和蘋果乃至智能手機的體量相提並論。

2021年,全球VR硬件行業的市場規模不過幾百億美元,而蘋果2022財年的營收就高達3943億美元,其中iPhone營收2054.89億美元,要通過VR業務代替蘋果,歌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立訊精密的轉型,主要是佈局市場空間更為廣闊的汽車產業。

早在2007年,立訊精密就開始汽車連接器研發。2022年2月,立訊以100.54億元人民幣獲得奇瑞控股19.88%股權、奇瑞汽車7.87%股權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權,開始佈局汽車零部件產業鏈。

目前,公司在汽車方面的產品線包括汽車線束、連接器、智能新能源、智能駕艙/控制等。但是直到2022年上半年,汽車部分的業務收入仍然只有21.11億元,營收佔比只有2.58%。

藍思科技的轉型方向,同樣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目前藍思科技跟核心客户主要是中控屏、B柱、儀表盤等項目的合作。2022年上半年,公司汽車業務收入也不到3%。

在競爭異常激烈的汽車領域,果鏈公司要順利完成轉型也並非易事。

三大巨頭之外,轉型更加順利的果鏈公司,要數欣旺達。這個過去主要提供消費類電池的蘋果供應商,近年來開始發力汽車動力電池,陸續在全國多地加速建設動力電池生產基地,擬投資金額超700億元。

根據欣旺達規劃,到2025年其落地產能為138GWh,全球規劃總產能為500GWh。一個對比數據是,2022年上半年,全球排名第一的寧德時代裝機量為70.9GWh,而欣旺達裝機量同比大漲663.3%達到3.1GWh,市佔率來到1.5%,在全球範圍內首次躋身前10。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動力電池高速增長的背景下,欣旺達的增長速度是全球前10強中增速最快的,排名第二的比亞迪增速也不過200%左右。從動力電池的邊緣化企業,到成長為行業重要新生力量,欣旺達用了不過2年。

果鏈大PK:誰能率先擺脱蘋果依賴症?

隨着汽車電池的崛起,欣旺達對蘋果的依賴性也逐漸下降。2021年,公司蘋果業務的營收佔比29.4%,相比2020年下降了近3個百分點。2021年上半年,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營收達到42億,汽車電池在公司營收中佔比從3.66%增長到19.34%。

按照欣旺達的規劃,2025年其動力電池營收有可能超過1500億,到那個時候,蘋果對欣旺達的重要性,無疑將大幅度下降,果鏈公司的成功轉型和突圍,可能會成為現實版本。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16 字。

轉載請註明: 果鏈大PK:誰能率先擺脱蘋果依賴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