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A計劃已有制度 基礎高市值高科技企業先敲門

中概股的“A計劃”愈發清晰。

近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於中概股迴歸,中國證監會近期發佈了《關於創新試點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滬深交易所也針對紅籌企業在科創板和上市分別發佈了相應的監管安排和信息披露指引。從目前在美上市公司的情況看,有一些不一定能夠滿足境內的上市條件。

市場分析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政策鼓勵角度來看,具有高市值、科技屬性明顯的中概股有望優先回歸A股,而既不符合市值要求,也沒有科技含量的公司,沒有持續盈利能力的公司,則可能被A股“拒之門外”。

據中信建投證券研報顯示,目前,中概股迴歸主要有三種方式,第二上市(主要是發行存託憑證)、雙重上市和私有化退市後再上市(或借殼上市)。

4月30日,證監會發布《公告》,對中概股在A股第二上市或雙重上市設置了兩套標準,第一套是市值要求,不低於2000億元;第二套是200億元市值加科技屬性要求。實施註冊制的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條件中,均設置了科技類紅籌企業IPO上市的兩套標準,市值不低於100億元,和市值不低於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5億元。另外,創業板還要求紅籌企業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

6月5日,上交所發佈《關於紅籌企業申報科創板發行上市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對紅籌企業申報科創板發行上市中,涉及的對賭協議處理、股本總額計算、營業收入快速增長認定、退市指標適用等事項,做出了針對性安排。

6月12日,深交所在發佈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規則的同時,發佈了《創業板創新試點紅籌企業財務報告信息披露指引》,就紅籌企業補充財務信息涉及的財務指標及其調節信息、調節過程的披露要求,進行了規定。

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梳理發現,截至6月23日,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有256家,市值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有14家(未剔除少量可能已經在A股或港股上市的公司,下同),市值超過200億元的有50家,市值在100億元的有64家,市值在50億元以上的有82家。

華泰聯合證券執委張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有望優先回歸的中概股,應該屬於政策鼓勵發展的新興行業,有核心競爭力,具備自主研發能力,且在國內有獨立經營平台的公司。

太平洋證券投行部董事總經理王晨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政策導向來看,目前兩類企業有望優先回歸:一類是科技含量高的企業。從《公告》來看,中概股在A股第二上市或雙重上市的第二套市值標準是200億元,但同時要求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總之一句話,就是有獨特的科技競爭優勢。第二類就是大市值企業。因為《公告》的第一套標準是,在A股第二上市或雙重上市的企業,市值不低於2000億元。

據記者統計,從行業屬性來看(GICS二級行業),上述256家中概股中,屬於半導體產品與設備的有10家,其中6家市值超過50億元;屬於製藥、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學行業的有13家,7家市值超過50億元;屬於電子設備、儀器和元件的有6家,1家市值超過50億元;屬於技術硬件與設備的有11家,僅1家市值超過50億元。

哪種類型的中概股迴歸A股可能被拒絕?從監管層的表態也能看出,沒有盈利模式、純粹靠炒作的公司,可能迴歸無望。

除此之外,王晨光認為,既不能滿足市值要求,也沒有科技含量的中概股,迴歸A股也可能並不受歡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80 字。

轉載請註明: 中概股A計劃已有制度 基礎高市值高科技企業先敲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