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億氫能市場開啓,核心標的名單一覽
2020年聯合國大會上宣佈2030年“碳達峯”2060“碳中和”的目標,我國一向是説到做到。但在那麼多的時間完成如此艱鉅的目標,可以説是時間緊任務重。
為達成這一目標,我國多線並進,對於環保的措施一直在緊羅密佈的進行着。風能、水能、光伏等清潔能源都得到了快速發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近日,一場以氫能為支點,瞄準“雙碳”目標的攻堅戰已然打響。
昨日,北京市重磅發佈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其中提出,2025年前,具備氫能產業規模化推廣基礎,產業體系、配套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培育10-15傢俱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鏈龍頭企業,京津冀區域累計實現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1000億元以上,減少碳排放200萬噸。交通運輸領域,探索更大規模加氫站建設的商業模式,力爭完成新增37座加氫站建設,實現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
“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氫能就被列為六大未來產業之一,能很好地實現由高碳向低碳的轉型,肩負着實現碳中和的重要使命。
氫能屬於清潔能源、高效能源,其應用場景具有多樣性和廣泛性,如傳統化工生產領域、氫燃料電動汽車和分佈式發電等領域。
隨着氫能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氫能在我國經濟和生態環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
根據中國氫能聯盟預計,到2025年,我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到2050年,氫氣需求量將接近6000萬噸,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約7億噸,氫能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中佔比超過10%,產業鏈年產值達到12萬億元,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當前,國內多個龍頭從制氫、儲氫、用氫等方面積極佈局氫能行業。2021年1-7月國內氫能產業公開投資事件超80起,名義總投資金額逾2500億元,同比增長超90%,其中百億級投資規模的項目超過10起。
對於產業的發展現狀,當前,我國制氫以煤制氫與工業副產氫為制氫主要來源,佔比分別為64%、21%,綠氫替代缺口巨大。
儲運方面,但隨着運輸距離增加,多種儲運路徑並行方案為主要方向;我國加氫站以外供及氣氫加氫為主,近幾年加氫站數量快速增長,2020年為128座;
國內氫能源汽車尚處於起步階段,2020年氫能源汽車保有量約7352輛,以物流車與客車為主,交通領域將作為氫能下游應用市場發展的突破口。
A股上市公司中氫能源產業鏈核心標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