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盧丹)訊,細數2021年三季度經濟數據,“穩定恢復”“穩中向好”是受訪的券商首席經濟學家談及最多的詞彙;而這一態勢的保持,與國家宏觀政策跨週期調節的成效緊密相關。
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期公佈的經濟數據,2021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第三季度,同比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4.9%。
這一經濟數據如何解讀?數據背後又有哪些亮點?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如何進行大類資產配置?財聯社記者採訪了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他們對三季度經濟數據、政策跨週期調節成效和全國市場主體總量已突破1.5億户進行了詳細解讀,並給出了大類資產配置建議。
三季度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國內生產總值數據,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18.3%,兩年平均增長5.0%;二季度同比增長7.9%,兩年平均增長5.5%;三季度同比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4.9%。
諸建芳分析表示,三季度經濟運行確實受到了一些衝擊因素的擾動,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7月下旬開始,部分地區又出現了疫情風險,干擾了消費的恢復;二是部分房地產企業開始暴露出債務違約風險,對整個房地產產業鏈帶來了負面影響;三是在電力供應出現缺口的背景下,部分工業生產受到了限制;四是大宗商品價格較快上漲,對下游中小企業造成了不利影響。
“但是,總的來看,經濟仍然維持了4.9%的增速,環比延續擴張勢頭,兩年平均增速仍保持較快增長,主要宏觀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恢復態勢持續,而且不乏亮點。”諸建芳談到。
諸建芳介紹了組成4.9%這一整體數據背後的亮點數據。例如,前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長22.7%,最近兩個月單月增速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背後反映出強大的中國製造能力和完備的供應鏈。再如,前三季度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8.7%,兩年平均增長13.8%,遠高於整體制造業投資增速的3.6%,在高技術製造業的帶動下,8月、9月兩個月的製造業投資增速都達到了6%以上。
王涵重點從三方面分析了對前三季度中國經濟運行的理解。
第一,2020年經濟運行呈現前低後高走勢,在2020年下半年基數效應較高的影響下,2021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兩年平均增速5.2%,比上半年小幅回落0.1個百分點。
第二,2020年經濟運行前高後低,也意味着2021年下半年以來單季經濟增長數據衝高回落也是正常現象。
第三,2021年下半年以來,經濟運行先後受汛情、疫情擾動,在此背景下三季度經濟運行環比實現正增長,保持恢復態勢。
王涵表示:“綜合考慮2020年經濟運行特徵以及2021年以來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當前經濟運行依舊處於持續恢復、穩中向好趨勢中。”
2021年已經進入收官季度,展望2021年全年的經濟運行情況,諸建芳認為,2021年全年可以實現8%左右的增長,兩年平均增速仍然可能超過5%。
他分析説:“一方面,大家可以看到一些不利因素在逐步消退,比如國家通過一系列穩供保價政策的實施,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的勢頭已經被初步遏制,電力短缺導致限產限電的問題有所緩解。另一方面,一些積極的因素還在持續發揮作用,比如10月貿易順差創下了歷史新高,中國製造業的整體優勢仍然在發揮巨大作用。只要短期內疫情因素的影響可控後,消費也會回到恢復趨勢上來,從而帶動整體經濟運行延續恢復趨勢。”
宏觀政策跨週期調節成效顯著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發展,與國家強化宏觀政策跨週期調節緊密相關,宏觀政策的精準發力,也對提高經濟的韌性大有裨益。
諸建芳表示:“總體來看,國家強化宏觀政策跨週期調節成效是比較顯著的。”諸建芳具體從兩方面分析了原因。
一方面,面對疫情、汛情等多重考驗,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及時精準發力,有效避免了不利因素演化成持續的負面影響,三季度經濟仍然表現出來較強的韌性,而且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如果從疫情後的兩到三年整體來看,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走出負面衝擊,率先基本回到了趨勢增長水平,雖然短期內一些衝擊因素使得經濟還沒有完全回到潛在水平,但是與全球其他國家對比,中國的經濟已經明顯領先一步。
另一方面,我國並沒有在面對衝擊因素的時候,採取像一些國家那樣極端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政策,全社會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NIFD)發佈的《2021年三季度中國槓桿率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宏觀槓桿率下降了0.6個百分點,從二季度末的265.4%下降至264.8%,至此,前三季度共下降了5.3個百分點。這也為未來保持宏觀經濟整體平穩健康運行打下了基礎、留出了政策空間。
宏觀政策對小微企業的扶持,讓許多企業在汛情、疫情考驗下度過了難關,而且對小微企業的支持政策仍在延續。
王涵分析,2021年下半年以來,小微企業在疫情、汛情等多重考驗中,受到的壓力較大,宏觀政策也在多措並舉積極進行跨週期調節,為應對疫情災情對小微企業的不利影響,2021年9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大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紓困幫扶力度工作。貨幣政策方面,加大對中小微企業金融支持力度,普惠小微貸款維持較高增長態勢,針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政策繼續保持“量增、面擴、價降、結構優化”特徵。財政政策方面,2021年10月29日,財政部發布《關於製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税費有關事項的公告》,着力支持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發展,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全國市場主體總量已突破1.5億户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5億户,其中近10年就新增了1億户。個體工商户數量也已突破1億户。億萬市場主體的磅礴力量推動了我國經濟總量邁上百萬億元大關、國家財力和社會財富穩定增長,承載了7億多人就業的基本盤,僅個體工商户就帶動了近3億人就業。
王涵表示,“近年來,各級政府部門聚焦小微企業、民營經濟在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和體制機制難題,持續推動‘放管服’改革,包括財税、金融等在內的一系列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舉措不斷落地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近期全國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5億户這組數據背後,反映的是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營商環境和發展環境獲得較大改善、發展動能不斷增強。”
市場主體活力迸發對穩就業的貢獻不言而喻。諸建芳表示:“我國一直通過創新實施宏觀政策與深‘放管服’改革協同發力,來着力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因為保住了市場主體,也就穩住了就業,穩住了就業也就穩住了居民收入和消費。等到階段性的不利衝擊因素過去,經濟就會展現出更大的活力。”
諸建芳進一步分析,從就業數據來看,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104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5%;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5.2%,低於全年5.5%左右的預期目標。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9%,已經降低到了5%以下,也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0.5個百分點。可以説,發展市場主體方面的成效非常顯著。
隨着經濟企穩恢復,看好權益類資產配置價值
國家統計局在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中介紹,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擴大,高技術產業和社會領域投資快速增長。其中,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8.7%,兩年平均增長13.8%。
由此可見,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製造業、新興產業的高速發展仍將繼續引領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的態勢。
諸建芳認為,如果從季度看,債券仍然具有一定的配置價值,一方面是流動性仍然充裕,另一方面是大宗商品價格初步止住了快速上升的勢頭,價格上升對名義利率上行構成的壓力階段性緩解。這種情況下,商品特別是工業商品的配置價值可能有所下降。時間再拉長一點,隨着經濟的企穩恢復,權益類資產仍然具有更大的配置價值。
王涵分析,當前海外主要經濟體面臨較大的通脹壓力,隨着疫情導致的經濟運行脈衝逐漸消退,中國經濟運行將逐漸往新常態增長中樞迴歸,高質量發展是大勢所趨,也需要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他認為,從資產配置角度看,未來資本市場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居有重要作用,資本市場不斷向好是確定性較強的趨勢,在此過程中,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結構調整,也會帶來相應的投資機會。順應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勢,技術創新、新興產業、綠色轉型等都是可以關注的資產配置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