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首次債券違約到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從被債權人怒而起訴到被上交所譴責,總資產1933億元、汽車行業的先行者華晨集團,正在走向一個令人唏噓的結局。
作者 | 雷晨
來源 | 債市觀察
1月13日,在上交所公開譴責後,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晨集團”)有關負責人回應澎湃新聞稱:“接下來,華晨集團將按照上交所要求積極整改。”
去年10月華晨集團首次債券違約,不久後便踏上破產重整程序,逾期銀行貸款目前已經超過了51億元。近日,華晨集團還被上交所公開譴責違規行為。
01
逾期貸款51億,被揭“四宗罪”
1月12日,上交所發出紀律處分決定書,就債券違約事件對華晨集團及其董事長、信息披露事務負責人予以公開譴責,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不管什麼發行人,都要守規矩。
圖片來源:上交所網站
經上交所查實,華晨集團主要存在4個方面違規:
1、未及時披露不能按時清償到期債務、重大訴訟及有關資產被司法凍結、重要子公司股權被轉讓等影響償債能力和債券價格的重大事項;
2、在華晨集團償債能力發生重大變化及債券還本付息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未遵守募集説明書承諾,未經受託管理人同意即進行資產轉讓及質押;
3、未按規定配合受託管理人開展風險排查及信用風險管理,在債券兑付關鍵時間點,多次拒絕受託管理人現場訪談請求,拒絕提供資金證明材料;
4、在償債能力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未按規定製定風險化解與處置預案,也未及時就相關兑付風險及處置進展作出提示。
具體而言,2020年以來,華晨集團陸續發生未按時清償到期債務,產生重大訴訟及有關資產被司法凍結、對重要子公司股權等多項應披露重大事項,但均未及時披露,也未告知受託管理人。
但紙終究包不住火,違約債務的雪球越滾越大。據華晨集團徵信報告,截至2020年10月底,華晨集團銀行貸款逾期本息金額合計約51.62億元,佔其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0.21%。
此外,2020年以來,因融資租賃合同糾紛、融資糾紛等,華晨集團作為被告且涉案金額超過5000萬元的訴訟案件達13起,合計涉案金額達24.1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華晨集團對持股42.32%的重要子公司——華晨中國的股權處理,對外也是隻字不提。按最近一期經審計的合併口徑淨利潤計算,這家子公司對其利潤貢獻達55.5%。
2020年5月至9月,華晨集團分3筆將所持華晨中國全部股權,分別轉給遼寧省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以及華晨集團新成立的子公司遼寧鑫瑞汽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遼寧鑫瑞”)。
2020年11月初,上交所對華晨集團予以監管警示,要求其對違規行為整改,履行信披義務。但幾乎同一時間段,遼寧鑫瑞又將其受讓的華晨中國股權質押給吉林信託進行融資。
華晨集團曾在相關債券募集説明書中的承諾:“在出現預計不能按期償付債券本息或者到期未能按期償付債券本息時……未經受託管理人同意,除正常經營活動需要外,不向第三方出售或抵押資產。”
上述股權轉讓和股權質押均為經過受託管理人同意,2020年12月,雙方股權質押手續終止。
另外,在“17華汽05”臨近兑付前,華晨集團多次拒絕招商證券的現場訪談請求,並以保密為由拒絕提供資金證明材料,未能積極配合受託管理人開展風險排查及信用風險管理工作。
上述債券去年10月違約後,上交所向華晨集團發送監管督促函,要求其於5個工作日內製定切實可行的償債計劃和風險處置安排。但華晨集團至破產重整受理前,始終未制定和啓動實施風險化解與處置預案,期間也未按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昔日輝煌一時的汽車巨頭,何以至此?
02
千億華晨走上破產重整之路
追溯至2020年10月23日,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國企違約事件。賬面上躺着500億貨幣資金的華晨集團,一隻10億元的私募債“17華汽05”未能按期兑付,構成違約。
不久後,11月20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着這家總資產1933億的老牌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據官網介紹,華晨集團是我國汽車產業的主力軍,歷史可追溯到1949年成立的國營東北公路總局汽車修造廠。
目前,華晨集團在遼寧、四川和重慶有6家整車生產企業,2家發動機生產企業和多家零部件生產企業;擁有華晨中國、金盃汽車、上海申華和新晨動力4家上市公司,員工4.7萬人。
在業務板塊佈局上,華晨汽車以整車、動力總成、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汽車售後市場業務為主體,也涉足汽車金融、新能源(風電等可再生資源)等其他產業。
經歷數年發展,華晨集團已成為資產逼近兩千億的“汽車巨頭”。截至2020年6月底,華晨集團總資產為1933.25億元,總負債為1328.44億元,所有者權益為604.81億元。
去年10月23日,華晨集團“17華汽05”未能按期兑付。至於違約原因,華晨集團稱公司流動性緊張,資金面臨較大困難,仍在努力籌集資金,與投資者協商解決。
但2020年半年報顯示,彼時華晨集團尚有513億元的貨幣資金。不過,華晨集團母公司非受限現金只有5.34億元,大部分貨幣資金屬於合資公司或旗下上市公司動不了。
廣發證券固收分析師劉鬱表示,華晨汽車債券違約的原因主要在於自主品牌盈利弱,盈利嚴重依賴華晨寶馬,即將剝離華晨寶馬對公司再融資能力產生衝擊。
03
監管從嚴,華晨成“前車之鑑”
違約之後,監管層對華晨集團密切追蹤。
在1月12日的紀律處分決定書,上交所對華晨集團及其董事長、信息披露事務負責人予以公開譴責,並表示這一決定是在查明華晨集團重大違規事實後做出的,也是嚴肅市場紀律的必要之舉。
此外,上交所指出,華晨集團的違規行為雖屬個案,但市場關注度高、負面影響大,一定程度上挫傷了投資者和市場信心,影響了債券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應當依法依規及時予以嚴肅處理。當前,滬市債券發行人資信情況總體良好,債券市場整體風險平穩可控。
上交所表示,下一步,將大力完善全鏈條、多環節協同管理的債券信用風險防控機制。對於重大違法違規事項,將按照法治化要求,以“零容忍”的態度嚴查快處,維護市場公信力。
實際上,我國信用債市場機制不斷走向成熟。近年來,部分企業因為生產經營遇到困難導致債券違約,但市場總體違約率不高。發行人可以通過回售轉售、債券購回、債券置換、債券展期、回售撤銷等方式,自主優化債務結構和化解風險。
年初,聞名債市的“五洋債”欺詐案一審判決結果出爐,不僅是全國首例公司債券欺詐發行案,也是證券糾紛領域全國首例適用代表人訴訟制度審理的案件,還是證券欺詐民事賠償訴訟史上訴訟金額最大的案件,影響力堪稱“核彈級”。
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告訴債市觀察:“從五洋債到華晨債事件能夠看出,在監管從嚴之下,發行人未來發債將更加謹慎合規。”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減少後續違約風險。
根據Wind數據統計,2020年新增首次違約主體29家,其中國企8家,民企18家,其他類型企業3家。年內共有145只債券違約,違約金額約1647億元,金額規模略高於2019年。
圖片來源:Wind
與2019年相比,2020年首次違約主體數量有所下降,但國企違約數量比重提高。去年11月左右,華晨集團、永煤控股、紫光集團相繼出現違約,對市場信心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方正證券今年1月11日研報指出,此輪國企違約潮以來,信用利差和等級利差都經歷了走闊。隨着“信仰”的重新審視以及債券市場走向市場化,會逐漸有更為清晰的信用分層,信用風險的定價也將更為充分。
對於華晨集團及相關責任人受到上交所公開譴責一事,宋清輝表示:“監管出手有助於推動債券市場長遠健康發展。預計今明兩年仍會出現部分公司的債券違約現象,投資者對於一些現金流不佳、負債率高企的公司應該保持謹慎。”
你認為華晨集團將收穫怎樣的結局?歡迎在文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