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週二表示,歐盟必須擺脱對國外進口的過度依賴,以推動其技術發展,例如中國在提供稀土元素方面的主導地位。
馮德萊恩在紀念2021年歐盟工業日的視頻講話中説:“綠色和數字技術目前依賴於一些稀缺的原材料。我們進口鋰用於電動汽車,鉑用於生產清潔的氫氣,硅金屬用於太陽能電池板,我們需要的98%的稀土元素來自一個單一的供應商——中國——這是不可持續的。”
馮德萊恩表示,去年年底成立的歐洲原材料聯盟就是為了這個目的,以減輕歐盟對進口的依賴,並在成員國之間流通關鍵材料。
報道稱,稀土產自中國、美國和緬甸的一些地區,其他國家也有微量生產。中國主導着全球稀土元素的供應,佔全球供應總量的90%。從微芯片到揚聲器再到X射線成像技術,稀土都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這些元素還可被用於製造各種消費、工業和軍事產品,因此有些媒體又開始陷入“自我恐嚇”狀態,稱這對於中國的對手國家的“安全”有直接影響。
另據印度媒體報道,最近,印度也開始講目光轉移到了稀土上。上週末,印度媒體發表文章稱,印度必須開始關注稀土,因為印度所謂的“盟友”正在努力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印度為何突然有了這樣的心思?文章稱,印度認為中美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為自己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據稱,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這三國將很快宣佈合作,共同開發具有很高價值的稀土元素。印度認為自己可以利用這種情況。
據印度媒體估計,印度擁有世界第五大稀土儲量,幾乎是澳大利亞的兩倍。美日澳三國要合作還未確定,印度就覺得自己遇到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印媒督促政府探尋、投資和利用稀土元素未被利用的潛力。
此外,為了應對中國利用稀土產業的戰略威脅,美國也一直在行動。最近,美國國防部向澳大利亞礦業巨頭Lynas撥款3040萬美元,以資助建設稀土加工廠,就是為了在未來加強美國國內稀土元素的供應。
本月中旬,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參與中國政府一項意見徵詢的人士”的消息稱,中國正在探索限制稀土礦產出口的可能性。文章稱,稀土元素對美國製造F-35戰鬥機等先進武器裝備至關重要。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分析稱,如果中國停止向國外供應稀土,那麼美國軍工企業將無法長期承受這種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