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勤峯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27日又創近三年新高。近期,適逢國際大宗商品漲價與通脹走高,以適度升值對沖輸入性通脹壓力的呼聲漸起,此時人民幣匯率出現較快升值格外引人關注。從多方面看,近期的升值並非刻意為之,是市場因素作用的結果。當前形勢下,匯率在市場供求作用下有所升值,符合增強匯率彈性的改革方向,亦有助於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作用。
有觀點認為,人民幣近期在“主動升值”,這種説法經不起推敲。近期人民幣匯率升值,主要表現為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關鍵因素在於美元走勢偏弱。這一點,無論是在匯率的階段性運行上,還是日內波動中均有清晰呈現。2月下旬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先抑後揚,走出經典“V”形,美元指數走勢則呈現標準“倒V”形,二者在運行方向上剛好相反,節奏上十分一致。單看5月25日,離岸人民幣匯率盤中升破6.4元,正對應着美元指數在跌破90後創出調整新低。近期,歐元、日元、英鎊等主要非美貨幣對美元也不同程度升值,而人民幣對這些貨幣或有所貶值或小幅升值。這些表明,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基本緣於美元走弱的“蹺蹺板效應”,“主動升值”證據不足。
“主動升值説”有悖匯率改革方向。隨着我國市場經濟不斷完善,近年來,人民銀行已基本退出對外匯市場的日常干預,並穩步深化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後者的核心要義正是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增強匯率彈性。不難看到,無論是去年全年,還是今年前5個月,人民幣匯率均有升有貶、雙向浮動,彈性增強,及時充分反映了市場供求和國際金融市場變化,市場因素的決定作用持續增強。
總之,“主動升值”的説法既得不到匯率實際表現的驗證,也與當前匯率政策的取向背道而馳,是站不住腳的。人民幣匯率可以跌破7元,自然也可以重回6.4元以上,這是由當前國內外市場因素決定的,符合增強匯率彈性的改革方向。
讓市場決定匯率,增強匯率彈性有積極和現實意義。
從推動匯改角度看,眼下處於匯率貶值風險較小的窗口期,增強匯率彈性有利於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
從調節宏觀的角度看,匯率保持一定的波動和彈性對經濟有好處,對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能起到自動穩定器的作用。從應對風險的角度看,增強匯率彈性,讓外匯市場實現自主平衡,不刻意製造升值也不故意阻止升值,既順應市場經濟的內在邏輯,也可為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風險預留一定的空間。
讓市場決定匯率,增強匯率彈性,並不意味着放棄底線思維。無論是升值還是貶值,脱離基本面的單邊走勢終究不可持續。人民銀行此前明確表示,必要時將加強宏觀審慎管理,穩定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對此,市場主體應有清晰認識,樹立“風險中性”理念,避免盲目追漲殺跌。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