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起底君實生物:“掌門人”基金研究員出身,兩大核心技術人員悄然淡出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財經

11月12日,一篇關於君實生物(688180,SH)的自媒體文章引發市場熱議,上交所也火速下發問詢函。一時間,君實生物站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關於自媒體文章指出公司實控人“老爹是個酒商,兒子是證券基金經理”(原文現已修改為“老爹是個電工,兒子此前是證券基金經理”)一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君實生物實控人資料發現,熊俊確實有金融背景,但其父熊鳳祥並沒有創辦酒企經歷,並非酒商。

在此前的文章中,自媒體文章稱“老爹是個酒商,兒子是證券基金經理”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而在君實生物的發展過程中,熊俊旗下基金公司曾為公司前期發展提供大量資金。特別是君實生物2014年11月的實控人變更,就與熊俊的融資能力密切相關。

這也導致在JS001(PD-1)項目從臨牀前轉向臨牀研究的關鍵時期,技術出身的陳博淡出,失去了對君實生物的控制權,新的實控人是金融出身的熊俊及其父熊鳳祥。

創業合夥人:金融+技術

據悉,君實生物前身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實有限)由張卓兵和單繼寬成立於2012年12月,雙方各以貨幣出資50萬元。

不過,君實有限的股權很快就發生了變動。2013年1月,張卓兵、單繼寬分別與陳博、武洋、熊俊、熊鳳祥簽署《股權轉讓協議》。股權轉讓完成後,陳博持有君實有限36.50%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熊鳳祥、熊俊父子分別持股12%、25%;武洋、張卓兵、單繼寬的持股比例分別為15%、7%和4.5%。

圖片來源:君實生物公開轉讓説明書截圖

從各自的背景看,除了熊鳳祥、熊俊父子及武洋,其餘股東均有醫藥背景。陳博為醫學博士,張卓兵為生物化學系碩士,單繼寬為醫學碩士。武洋則是君實生物前執行董事、副總經理、核心技術人員武海的哥哥,而武海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生物化學專業。

此前,自媒體文章中稱熊鳳祥是個酒商。公開資料顯示,熊鳳祥於1982年1月畢業於武漢電力專科學校發配電專業,曾擔任武漢氣體壓縮機廠工人、武漢供電局工程師和武漢供電設計院工程師,並未從事酒類行業。

自媒體文章原文已修改為“老爹是個電工,兒子此前是證券基金經理”

圖片來源:自媒體文章截圖

記者發現,有一位也叫熊鳳祥的人,是湖南鳳祥酒行連鎖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大股東。11月13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該酒行,其工作人員表示:“老闆(酒商熊鳳祥)不是君實生物的(股東),他是廣東人。”根據身份信息,熊俊其父熊鳳祥為湖北人。

但不可否認的是,熊鳳祥和熊俊確實不是醫藥行業出身。熊俊先後獲得經濟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曾擔任地方税務局稽查分局科員、證券營業部業務經理以及基金管理公司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

“掌門人”:金融出身重於技術出身?

事實上,在君實生物的發展歷程中,金融出身的熊俊的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影響了實控人變更。據悉,2014年11月3日之前,君實生物的實控人一直是陳博及其妻杜雅勵,其後實控人變更為熊俊及其父熊鳳祥。

對此,君實生物在公開轉讓説明書中表示:“隨着公司業務的快速發展,公司JS001項目已經於2014年提交藥物臨牀研究申請並獲得受理,公司主要項目處於臨牀前研究階段向臨牀研究階段過渡的關鍵時期,對資金實力和管理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實際控制人變更後,公司進行了第二輪私募融資,資本實力得到了極大提升。”

簡而言之,實控人變更是因為資金原因及第二輪私募融資。的確,君實生物新三板掛牌的前兩輪私募融資均與熊俊密不可分。

2013年8月,君實有限註冊資本從1000萬元增至1345萬元,新股東以貨幣投資7698萬元認購新增註冊資本345萬元。其中,蘇州瑞源盛本生物醫藥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出資6078萬元,佔新增出資額的78.96%。

2014年11月,熊俊、熊鳳祥成為新實控人後不久,君實有限於2014年12月完成新一輪融資,新股東貨幣投資6000萬元認購新增註冊資本125萬元。其中,深圳本裕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現已更名為蘇州本裕天源)、上海寶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分別出資1380萬元和777.6萬元,合計佔新增出資額的35.96%。

根據啓信寶數據梳理可知,蘇州瑞源盛本、深圳本裕天源第一大股東均為深圳前海源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而熊俊持有深圳前海源本40%的股份,並列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此外,熊俊也是上海寶盈資產的小股東。這意味着,君實有限新三板掛牌前的兩輪私募融資,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熊俊的運作。

君實生物掛牌新三板後,熊俊又屢次在融資領域大顯身手。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君實生物先後發起6輪定增,累計融資超18億元。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陳博、武海相繼從君實生物淡出。根據新三板公開轉讓説明書,君實生物共有三名核心技術人員,分別為陳博、馮輝、武海。2013年6月,陳博將所持君實有限全部股權轉讓給配偶杜雅勵,2019年1月~9月,杜雅勵通過二級市場減持2375萬股,退出君實生物前十大內資股東;同期,武海的哥哥武洋也通過減持退出前十大內資股東。2018年6月,陳博退出君實生物董事會;2020年10月,武海辭去君實生物副總經理職位,辭職後仍擔任公司董事。

產品:首個國產PD-1

君實生物受到外界普遍關注,主要因其核心產品JS001為國內首個獲批的國產PD-1單抗。作為廣譜抗癌藥,PD-1在創新藥中的影響力舉足輕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該藥研發重點時間點時發現,君實生物PD-1產品2015年12月獲批進入臨牀試驗,2018年12月便獲批上市。

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曾在問詢函中提到,JS001適應症黑色素瘤(二線治療、單藥)是否進行了臨牀三期試驗?君實生物回覆稱:“JS001針對黑色素瘤的二線治療為有條件批准上市,以二期關鍵臨牀試驗數據獲批,該有條件獲批不需要進行臨牀三期試驗。”

對於未做三期臨牀試驗是否對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帶來影響,一位不願具名的醫藥行業研究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II期臨牀有條件獲批,主要是為了救急,針對國內沒有相關藥品的適應症。因為癌症患者對用藥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在II期關鍵試驗獲批臨牀的背景下,(黑色素瘤)III期臨牀試驗也在做,(後續)III期的數據也證明了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君實生物PD-1獲批的適應症為“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後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該適應症市場並不大。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19年中國黑色素瘤新發病人數為7563人,發病率較低,在2019年新發黑色素瘤病人中,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後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僅2400人,對應的市場規模較小。

君實生物PD-1產品“拓益”中國零售價為7200元/240mg,PAP後第一年費用為10.08萬元。

圖片來源:君實生物招股書截圖

以10萬元/年的治療費用進行計算,2019年的新增市場僅2.4億元。2019年,君實生物PD-1產品銷售額為7.74億元;2020年上半年,君實生物PD-1產品銷售額為4.26億元。如此看來,可能存在非適應症患者也購買了君實生物的PD-1產品的情況。

上述研究人員分析稱:“PD-1品種,無論內資還是外資企業,都會有超適應症用藥的情況。因為(很多適應症)國內尚未批准,但在國外,這些適應症已經被臨牀驗證過了。在PD-1超適應症用藥中,大多數情況並非企業強推,(由於病情)患者確實需要PD-1(藥物),很多患者甚至主動要求用藥。這在中國、美國都很常見,只要不是亂超,我覺得都是沒有問題的。”

每日經濟新聞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