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經濟”熱起來,為疫後經濟發展“敲黑板”

長期來看,數字經濟將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數字經濟和傳統產業不是“兩張皮”,傳統制造業是產業基礎,數字經濟要助力其轉型升級,二者在融合發展中才能催生出新業態、新模式。

“疫情期間,湖南省新建轉產擴能的醫療物資生產企業基本採用全自動化設備,湖南社區電商興盛優選店新增用户量是平時的4倍,日均訂單量超過700萬單……”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工信廳廳長曹慧泉在兩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細數湖南數字經濟的戰疫實例。

疫情之下數字經濟的逆勢發展是這次兩會的焦點話題之一。雲醫療、雲教育、雲辦公、雲逛街、雲健身等在疫情期間紅火起來,線下經濟轉型線上、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的被迫之舉,催生了富有生機的“雲經濟”,成為穩住經濟基本盤的有力支撐。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肯定了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報告提出要繼續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互聯網 ”,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這給疫後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少啓示,“敲了黑板”“劃了重點”。

疫情期間,數字經濟不受時空限制的優勢凸顯出來,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新技術對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潛能顯現出來。比如,有的餐飲企業靠外賣實現了自救,有的製造企業受益於數字化技術支撐的高度柔性的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方式,得以在短時間實現快速轉產。

這給出了疫後經濟發展的啓示之一:從短期來看,數字經濟賦能傳統產業,在幫助線下經濟度過疫情危機的同時,自身迎來發展契機。長期來看,數字經濟將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很多代表委員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比如,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陳鳴波認為,在線新經濟與生產製造、商務金融、文化消費、教育健康、流通出行等深度融合,形成新業態、新模式,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基本邏輯。

啓示之二:政策支持、服務、引導,至關重要。從“促進”到“壯大”再到“打造新優勢”,今年已是數字經濟第三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疫情之下,數字經濟之所以能夠及時發揮作用,是由於這幾年我國一直在發展數字經濟。以外賣為例,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上外賣用户規模達3.98億,佔網民整體的44%。數字經濟支持下的外賣平台提早培養出外賣用户和訂餐習慣,才可能在疫情期間發揮助力餐飲企業的作用。

而政策的有效引導作用在現實中也有典型例證。比如,疫情期間,上海發佈了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方案,明確“無接觸”配送、在線展覽展示、生鮮電商零售等12個重點領域,這給了企業數字化轉型明確的方向。

啓示之三:數字經濟和傳統產業不是“兩張皮”,傳統制造業是產業基礎,數字經濟要助力其轉型升級,二者在融合發展中才能催生出新業態、新模式。數字經濟、新技術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之所以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是因為其在自身發展的同時,賦能傳統產業,二者融合發展,才產生了雙贏的效益。以直播帶貨為例,新的售賣形式拓寬了銷路,但是如果沒有生產,便無貨可帶。

如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則是一個全新課題,挑戰不少,而我們的經驗不多。比如,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邵志清就提醒公眾,一方面,城鄉數字化發展存在基礎設施差距;另一方面,數據資產積累薄弱、數據安全亟待保障。顯然,數字化轉型的方向已經逐漸明晰,但是尚處於起步階段,需要企業以更大的勇氣付諸實踐和摸索,也需要相關政策的積極支持和引導。

當前我國正處於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如何進一步深化傳統產業和數字經濟的融合發展,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助力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這張考卷的難度不小,而我們正走在希望與挑戰同在的探索之路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38 字。

轉載請註明: “雲經濟”熱起來,為疫後經濟發展“敲黑板”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