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蓬勃發展 食用油短缺迫在眉睫
智通財經APP獲悉,隨着生物燃料在全球範圍內的蓬勃發展,食用油短缺正變得迫在眉睫。從美國、巴西到印度尼西亞,各國政府都在接受從大豆、油菜籽等植物、甚至是動物脂肪中提取的能源,以擺脱化石燃料、減少排放。需求如此旺盛以至於生產商開始尋找使用過的食用油、棕櫚油加工生產的廢料,作為生物燃料的原料。這一趨勢加大了對植物油的消耗。
不過,這一發展可能面臨挑戰。衝突和極端天氣正在限制植物油的供應。在歐洲,對三種與傷害蜜蜂有關的殺蟲劑的部分禁令抑制了依賴蜜蜂授粉的油菜籽的種植;俄烏衝突也導致這兩個國家對葵花籽油的出口受限;一場嚴重的乾旱則破壞了阿根廷的大豆產量進而衝擊到期大豆油出口。
分析機構油世界(Oil World)的執行董事Thomas Mielke表示,隨着植物油產量增長預計將放緩,生物燃料的蓬勃發展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將全球食用油市場推入短缺狀態。
Thomas Mielke表示,生物燃料的需求佔植物油市場的很大一部分,但只佔能源需求的一小部分。他擔心,生物燃料的快速發展將超出全球食用油市場所能滿足的範圍。
據悉,美國、歐洲、巴西和印度尼西亞是生物柴油、可再生柴油和生物航空燃油消費增長的主要貢獻者。美國使用大豆油、菜籽油、用過的食用油和動物脂肪等混合原料進行生產。歐洲正在利用廢料、殘渣的菜籽油進行生產。印度尼西亞主要使用棕櫚油生產生物柴油。巴西則依賴大豆油。
人們普遍預計生物燃料的這一發展趨勢將有利於棕櫚油。棕櫚油是世界上最便宜的植物油,可用於生產餅乾、化妝品和燃料等各種產品。近年來,由於森林砍伐等因素,棕櫚油及使用棕櫚油的產品受到了審查。例如,歐盟方面認為,棕櫚油是與森林砍伐有關的商品,不符合其環保要求,所以計劃到2030年逐步停止使用棕櫚油,並預計未來10年需求將大幅下降。
全球專業諮詢公司LMC International Ltd的董事長James Fry表示,隨着菜籽油、大豆油等其他植物油被越來越多地用於生產生物燃料,部分需求將溢出到棕櫚油。
不過,棕櫚油市場可能無法跟上步伐。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棕櫚油產量佔全球供應量的85%,但由於天氣、以及對森林砍伐的限制影響了產量擴張,這兩個國家的棕櫚油產量正趨於平穩。
在該行業工作了40年的有影響力的交易員Dorab Mistry表示,供應威脅、特別是來自氣候變化的威脅,將推高農產品價格,減緩全球將食品轉化為燃料的努力。國際能源署(IEA)也警告稱,對生物燃料不斷膨脹的需求和迫在眉睫的原料短缺相矛盾,若不加以解決,將破壞生物燃料為全球脱碳努力做出貢獻的潛力。
2022年的俄烏衝突擾亂了全球葵花籽油貿易,提振了對棕櫚油和大豆油的需求並將價格推至歷史新高。而即使在那個時候,大多數國家也沒有放鬆它們的生物燃料規定,導致一些植物油消費國(主要是發展中國家)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Thomas Mielke表示,生物燃料的規定應該靈活,並在供應衝擊的情況下提供臨時調整的空間。他表示,考慮到這些規定對整個油脂行業的重要性,任何改變都必須是適度的,因為它們可能會產生毀滅性的影響。他表示:“在供應短缺的時期,必要的需求配給不能只由食品消費者來承擔。這是我們必須從去年吸取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