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馬歡
極端高温乾旱,正在摧毀歐洲的經濟命脈。
綿延1300多公里長的萊茵河源自瑞士阿爾卑斯山的山區,流經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區,並在全歐最大海港荷蘭鹿特丹附近流入北海,堪稱是整個歐洲大陸的經濟命脈。
承載了“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的80%水運貨物,萊茵河航道上常年運送煤炭、鐵礦石、石油、建築材料等原料,其中,石油貿易規模達到40萬桶/天。化學巨擘巴斯夫、鋼鐵製造商蒂森克虜伯等,都仰賴這條航道運輸原料。
然而,這個夏天席捲全歐的乾旱,正在不斷蒸發萊茵河的水量。8月12日,萊茵河部分關鍵河段已下降到40釐米。這個水位意味着,運動商品船舶成本將大大增加。
昔日的萊茵河(圖源:Pexels)
正常情況下,要想讓一艘滿負荷的貨船安全通過萊茵河的狹窄河道,至少需要1.5米的最低水位,但現在,所有的貨船隻能大幅減少裝載量才能行駛,後續的運輸成本也隨之大幅提高。幾個月前,在萊茵河上運送燃料,每噸成本僅25歐元(約合人民幣173元),而現在已經漲到了每噸200歐元(約合人民幣1383元),上漲了整整8倍。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德國聯邦水路和航運管理局預計,水位還將繼續下降,到8月15日,位於萊茵河中游的考布河段水位將降到33釐米。
2018年,歐洲也曾遭遇一場乾旱,萊茵河的水位一度下降到25釐米的歷史最低值,直接導致航道歷史性的斷航,造成5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46億元)損失。
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研究員安德里亞警告稱,今年的乾旱比2018年更極端,也許是歐洲50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圖源:圖蟲創意
德國官員們也擔憂,這一次的損失,與2018年相比只會更多,時間更持久。接下來幾天,萊茵河上部分航運恐怕將會停止,沿岸的企業和工廠,也可能會被迫停工停產。
凱投國際宏觀經濟諮詢公司預計:“萊茵河水位降低,讓德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更大了。”
歐洲河流乾涸了
歐洲正遭遇現代史上最嚴重的乾旱和高温,多條河流幾近乾涸。
多瑙河穿過中歐到達黑海,是歐洲糧食貿易最重要通道。此前7月22日,土耳其、俄羅斯、烏克蘭和聯合國代表就黑海“糧食走廊”簽署協議,希望藉此緩解全球糧食危機。
然而,多瑙河中下游地區的水位急劇下降,已嚴重影響了糧食運輸。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附近的多瑙河水位在過去三週內下降了1.5米,附近的韋倫斯湖的大部分地區已經變成了一片乾涸的泥漿,附近一些小船已經擱淺。
同時,8月初,德國巴伐利亞境內的多瑙河水温已連續7天超過25攝氏度。當地政府表示,水温甚至有可能會升至26.5攝氏度。過高的水温會導致河水含氧量降低,一旦含氧量降至每升6毫克以下,多瑙河中的鱒魚將無法生存。如果水温繼續升高,當地政府將會為了生態平衡,叫停河道施工項目和廢水處理設施。
在英國,由於旱情嚴重,泰晤士河原來的源頭徹底乾涸,現在的源頭已經偏離了8公里。英國河流信託基金會表示,在倫敦以西約80公里的克里克萊德,附近的泰晤士河河段也沒有水了。英國的生態專家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看到這種情況。
昔日的泰晤士河(圖源:Pexels)
8月11日,法國最長的河流盧瓦爾河部分乾涸,大片河牀裸露,某些地方甚至可以步行。位於盧瓦爾河畔的貝爾維爾核電站也被限制運行,因為核電站通常都會建在河邊上,只有通過河水,才能對核反應堆進行有效降温。而正值夏日炎炎的此刻,卻是法國人電力需求最高的時候。
波河是意大利最長的河流,是意大利北部飲用水、農田灌溉和水力發電的重要水源。根據波河天文台的數據,許多地區已經超過100天沒有下雨。低水位甚至讓一枚曾被淹沒的二戰期間遺留的炸彈現身河岸。
河流在歐洲內陸運輸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上述幾大主要河流都是歐洲諸國重要的經濟命脈和生態平衡的保障。數據顯示,歐洲河流每年為每位歐盟居民提供的貨運總重超過1噸,河道運輸為地區經濟貢獻約8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394元)。
經濟雪上加霜
在這波熱浪之前,歐洲就已經在面對棘手的經濟困境:史上最高的通貨膨脹、俄烏衝突導致的能源短缺,還有貨幣政策空間受限。
高温和乾旱,讓本就困難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
受高温影響,歐洲的能源物流鏈遭遇瓶頸。由於歐盟對俄製裁導致俄減少對德能源供應,德國政府開始動用封存的煤電產能,希望彌補能源缺口。而此次發生的航運混亂卻破壞了德國重啓煤電站的計劃。
受影響的不僅僅是德國,意大利農業也因為高温遭受重挫。意大利農牧協會(Coldiretti)的數據顯示,乾旱引發的野火,對意大利造成平均每公頃1萬歐元的損失,而且重建的時間可能需要耗時15年。該協會估計,乾旱所造成的生產損失,將會使得意大利的小麥生產下降15%。
熱浪也讓歐洲的能源基礎建設承受更高的壓力,導致法國多座核電站被迫關閉,連接英國與比利時的天然氣管線,也因為氣温太高而停擺。挪威天然氣營運商Grassco AS亦宣佈,由於天氣過熱,供給英國的天然氣管線必須減量作業。
對供應的持續擔憂,也讓歐洲天然氣價格連續4個星期上漲。
7月29日,歐盟統計局公佈的初步數據顯示,經季節調整後,今年二季度歐元區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長0.7%,歐盟GDP環比增長0.6%。
分析人士認為,儘管二季度實現增長,但隨着新冠肺炎疫情後經濟重啓效應消退,能源危機、高通脹和貨幣政策收緊三重壓力疊加或將加重歐洲經濟衰退隱憂。
事實上,已經有學者研究並預計,近期的熱浪造成整個歐洲GDP損失達0.3%-0.5%,同時也間接影響了勞動力的工作效率。歐盟分析師加西亞表示,高温會對人的生理和認知能力造成傷害,讓他們工作表現更差。
學者預測,如果不能阻止全球暖化的速度,到2060年時,每次熱浪對歐洲GDP的損失會達1.14%,是1981年到2010年間的5.7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