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縮水72%,“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退市

股價縮水72%,“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退市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謝楚楚  4月22日,“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納斯達克股票代碼:RUHN)公告稱,已經完成私有化交易。從2019年4月風光上市到如今私有化,如涵結束了2年的上市之旅。

伴隨如涵私有化退市,關於網紅公司如何保持持續健康的盈利也成為市場關注的話題。

股價縮水72%

企查查顯示,如涵關聯公司為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紅人電商服務提供商,主要從事經營並建立網絡紅人的社交電商網店,針對風格固定、個人品牌已成型的用户,為其提供供應鏈管理等基礎運營服務等。2019年4月,如涵在納斯達克上市,被稱為“網紅電商第一股”,旗下知名網紅“張大奕”現身上市現場。

張大奕也是如涵的核心。2014年,憑藉首位網紅張大奕在淘寶平台創立服裝店鋪,如涵開創了“網紅電商”新模式,同年獲賽富亞洲A輪融資。隨後,如涵逐漸從單一的“網紅 供應鏈”轉化為了“網紅 網紅孵化 供應鏈”的模式。目前,如涵控股聯合創始人張大奕,也是如涵控股CMO。由張大奕創立的並由此打開如涵大門的服裝店“吾喜歡的衣櫥”,目前粉絲量超過一千萬;2016年,張大奕在淘寶相繼開設內衣店、彩妝店;2018年6月,張大奕創立了自己的美妝品牌BIGEVE BEAUTY,粉絲超過一百萬。

如涵背後,阿里巴巴也是關鍵。根據官網信息,如涵是阿里巴巴唯一入股的MCN(網紅經濟運作模式)機構,在2016年獲阿里巴巴領投的數億C輪融資,同年登陸新三板。

雖然是“網紅第一股”,但如涵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並不好。如涵發行價為12.5美元,但開盤即破發,截至當日收盤跌37.2%,為7.78美元,市值6.49億美元。

根據合併協議的條款,在合併生效日(“生效時間”),發行代表公司五股A類普通股的公司每股美國存托股份(“ ADS”)以及緊接生效時間之前流通在外的美國存託憑證,以及由此類美國存託憑證代表的相關股份被取消,以換取有權收取每份美國存託憑證3.50美元現金(不計利息)的權利。這個價格與如涵兩年前的發行價(12.5美元)相差甚遠。

退市背後

上市僅兩年為何要快速退出?未來又會有哪些規劃?對此,如涵回應經濟觀察網記者,一切以發佈的公告為準。

根據如涵財報,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收為2.49億元,同比2019年同期營收2.727億元下降了9%,淨虧損3120萬元。有外界分析,如涵的虧損、退市,一方面是由於將過多資源集中在頭部,如張大奕個人身上;另一方面是錯過了直播風口。

事實上,如涵上市之時,萬達集團CEO王健林之子王思聰就曾評論稱:“網紅KOL變現不是問題所在,而是如涵這家公司。如涵的商業模式存在三點問題:第一,大筆營銷費用令人費解;第二,過於依賴頭牌網紅張大奕;第三,沒有培養出新網紅,網紅營銷模式沒有驗證成功。”

就“依賴頭牌網紅張大奕”這一點,也體現在該公司的財務表現上。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2020年間,如涵控股旗下頭部網紅張大奕的店鋪對公司貢獻營收比重均在半數以上。2020年4月,張大奕負面事件發生,當天,如涵的股價一度暴跌10%,市值一夜之間蒸發了2200萬美元。而在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中,如涵也將產品銷售大幅度減少歸因於張大奕自2020年4月以來遭受的負面宣傳影響。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5月29日,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股東退出投資人序列,退出後,該司共有4位自然人股東,分別為馮敏、安南、沈超和張妤。

對於錯過直播風口的問題,據經濟觀察網記者瞭解,如涵一直強調自身重視“直播”價值,並在2019年下半年開始單獨佈局直播業務。另外,自2017年開始,如涵已經開始簽約外部紅人,逐漸從單一的自營淘寶店模式,延伸至第三方品牌和店鋪帶貨的平台模式。截止2020年9月30日已擁有頭中低部近180位紅人。

根據如涵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來自直播收入佔平台模式收入的比例從2%提升到了26%。而從紅人收入看,頭部紅人依舊是創造收入的主力軍。財報顯示,截止2020年9月30日,如涵頭部紅人有8個,創造了總收入的28%左右;中部紅人有24個,創收與頭部紅人相近,約佔總收入33%。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14 字。

轉載請註明: 股價縮水72%,“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退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