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教你如何建立框架的邏輯搭建

由 童豔紅 發佈於 財經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交易中是否存在確定性。

所謂確定性,就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價格一定會上漲或者下跌,或者可以確定上漲或者下跌的幅度。

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理論能夠確認確定性的存在。如果你找到了,恭喜你,因為有了這個確定性,你就可以獲得難以想象的財富。

既然找不到這種確定性,那麼實現盈利的方法就是利用概率。

因為沒有形式上的確定性,每一筆交易結果都是不確定的,那麼如何才能盈利呢?最合理的方法就是在概率上下功夫。

有一個原因我想再強調一下:無論概率有多高,都不是確定性。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玩遊戲的時候,一副牌有54張。規則是,如果你抽到了大王,你就輸了,如果你抽到了其他牌,你就贏了。你贏的概率是53/54,挺高的。

你有1000元,你贏了對手將支付賭注的10倍即10000元,你輸了你將輸光你的賭注即1000元。此時,回報與風險的比率足夠高,整整10倍。

一切對你有利,有99%的獲勝幾率,那你這次把1000元全押上。最後,你仍會有1%的概率會輸掉你的賭注。

所以確定性就是確定性,大概率就是大概率。兩種方法完全不同。

因為在確定性的情況下,所有的基金管理策略,止損策略,增持策略等等都變得多餘而無用。

但只要存在不確定性,即使概率很小,也需要制定相關策略。

例如,在上面的遊戲中,您應該考慮一次只下注總本金的一部分,而不是一次下注全部本金。這就是交易的本質。

如果我們不能認同這一點,我們談論的一切都將失去基礎。正如我在交易第二原則裏提到的止損。

如果你不在交易系統中設置止損,你就無法確定初始損失,也無法確定風險收益比,關於交易系統的一切都無法在開倉之後完成。

所以,把止損作為交易原則,並不是説你一定要做,而是説如果你做不到,其餘的都無從談起。交易中的一切都是沿着一個邏輯一步步走出來的,然而很多人都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如果大家都認同實現盈利的方法要用概率,那麼有兩個要素很重要:第一是勝率;第二是單筆交易的盈利能力。

第一,如果單筆交易盈利的次數很多,那你是很容易賺錢的,但是你要在這些盈利的單筆交易中總結歸納盈利的原因,維持住勝率。

第二,就算贏的次數比輸的次數多,但是如果單筆盈利的金額遠遠小於單筆虧損的金額,那偶爾一次的失敗,很有可能就會讓你輸掉大部分的利潤甚至本金,從頭再來。

因此,在此基礎上,收益-風險比的概念應運而生。

應該有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歷,就算贏了很多次,但一旦有一筆交易產生了鉅額虧損,之前的努力就全部泡湯了,所以老股民都學乖了,出了問題就及時平倉,保住利潤,這就是止損的雛形。

當然,這個止損只是單純的止損,並沒有建立在交易系統框架上,僅僅依靠多年的交易經驗。

漸漸的,你會發現,在每筆交易之前設置止損位,比出了問題之後被逼平倉要好得多。設置止損位後,更容易判斷一筆交易的好壞。

比如你承擔了5%的風險,你只賺到了2%的利潤。你認為這與交易相比如何?如果沒有止損,賺2%就滿足了。但當你明白你的2%利潤是以5%的風險獲得的,你的觀點就會改變。這就是收益率風險比的由來。

所以當你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你會重新審視每一筆交易。以前很多看似成功交易,現在看來都有些不靠譜,這就是你的進步。所以結論是:賺錢的交易不一定是好交易。

讓我們再來整理一下:由於不確定性,我們不能每次下注都做滿倉操作,我們需要一些資金分配的技巧。這就是資金管理的起源。

有效的資金管理可以讓我們更冷靜地面對市場的起伏和自己操作的失誤。因為我們不想每次都遭受過多的損失,所以我們在每次交易前確定止損水平,以控制每次交易的風險。

因為我們想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儘可能獲得更高的利潤,所以需要增加利潤的策略,也就是扭虧為盈,讓利潤奔跑。

這就是交易系統的框架。有了這個框架,我們將研究許多具體問題。到現在為止,從交易性質的不確定性出發,再一步一步的延伸,逐步建立了一個大概的框架。

現在我們已經建立了交易系統的框架,建立了自己的資金管理策略、止損策略、增持策略、獲利回吐策略等等。還需要考慮什麼?

就是如何找到勝率和收益風險比的最佳組合。在我看來,所有的交易學派其實都在試圖解決這個問題,包括纏論。

如果你同意我上面的邏輯,你應該明白,不同派別之間的紛爭,其實是圍繞着對這個問題的不同理解,但都需要建立在交易體系的框架內。

在這個框架下,選擇勝率和收益風險比的最佳組合,是你應該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