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跌越買!醫療類ETF兩個月逆市吸金69億,資金看好醫藥醫療板塊投資價值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君
7、8月,中證醫療指數已經連續下跌24%,但相關ETF卻獲得資金淨買入,全市場18只醫藥醫療類ETF近兩個月強勢吸金69億元,總規模達182億元。基金經理認為,醫療行業短期受市場情緒、資金面影響,出現調整,但基本面景氣度仍然很高,創新藥產業鏈等機會明顯。資金逆勢買入體現出市場對於醫療板塊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經過前期下跌,醫藥醫療板塊已進入了性價較高的佈局區域。
醫療類ETF兩個月逆市吸金69億
資金看好醫藥醫療板塊投資價值
7月以來,中證醫療指數暴跌24%左右,相關ETF也大跌,但資金卻在越跌越買,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7日,全市場18只醫藥醫療類ETF(剔除7、8月上市的ETF)今年7月1日以來獲得69.34億元資金淨買入,其總規模從7月1日的152.43億元增至最新的181.99億元,增長19%左右。
從單隻ETF份額增長情況看,華寶中證醫療ETF在7、8月增加了42.09億份,最新份額達到102.71億份,最新規模為73.61億元;同時,易方達滬深300醫藥衞生ETF增加了20.56億份,最新份額為49.22億份,規模為32.67億元;國泰中證醫療ETF、國泰中證生物醫藥ETF分別增長了3.83億份、2.46億份,最新份額分別為7.76億份、15.49億份,對應規模為6.90億元、27.58億元。
國泰基金認為,逆勢買入體現出市場對於醫療板塊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經過前期的跌勢,醫藥和醫療板塊已經進入了性價比較高的佈局區域。“近期醫藥板塊大幅調整,主要是受情緒面和資金面的影響。情緒面上,近期多地發文釋放醫療設備和藥品集採信號,引發市場恐慌;資金面上,醫藥是前期容納資金較多的板塊,但最近資金更青睞成長等風格,可能存在資金的虹吸效應。但醫藥板塊的基本面未發生變化,景氣度仍然高企。我們觀測到醫藥板塊的估值下降幅度高於板塊調整幅度,這主要是由於其業績增速較好,估值得到了較好的稀釋。截至8月26日,生物醫藥ETF、醫療ETF的標的指數的估值分位達到10.97%、10.29%。我們不能斷言醫藥醫療板塊馬上就能迎來反彈,但是已經進入值得佈局的區間,可着眼長期分批佈局ETF和聯接基金。”
華寶中證醫療ETF基金經理胡潔表示,醫療板塊短期受到市場情緒、疫情、政策變化等影響,回調較多,建議中長期持有,震盪市可以通過定投淡化擇時、攤低成本。“近期市場整體波動較大,對醫療板塊也有一定影響,但其一直是極具景氣度的板塊,無論是傳統的基礎醫療保障還是升級到現在的創新藥、醫美,都是和民生息息相關且極具發展潛力的板塊。”
德邦基金資深研究員揭詩琪分析,第一,醫藥板塊前期漲幅過大,導致部分核心資產估值處在高危階段;第二,政策影響行業的投資情緒,包括資本進入民營醫療機構的政策風險,腫瘤藥臨牀試驗指南讓市場擔心對於創新藥公司的積極性打擊,還有安徽對器械類產品集採、化學發光集採開啓,對市場信心產生影響。“短期核心資產估值需要消化,政策面影響也需要時間去消化,所以醫藥板塊以震盪為主,單面向上可能性不大。但是四季度市場有望進行估值切換,核心資產公司估值相對明年或許是一個合理位置,具有長期配置價值。”
基金經理:醫療板塊景氣度依然很高
看好創新藥產業鏈等機會
本週中證醫療指數在上漲3天后又跌了2天,一週收漲1.80%,儘管走勢震盪,但基金經理充分看好醫藥醫療行業中長期投資機會。
胡潔認為,醫療板塊後市景氣度依然很高,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受益於國產創新藥的產業升級、研發投入加大和國際產業轉移等原因,CXO領域發展前景依舊廣大;二是國內局部疫情反覆,常態化防控升級,返鄉檢測催生出對於檢測服務的巨大需求,許多提供檢測服務的企業業績快速增長;三是疫情的反覆也直接使得全球其他地區對於抗疫設備、檢測試劑、防護物資的需求上漲,部分國內醫療設備企業開始逐漸走出國門,搶佔國際市場。
國泰基金表示,從已發佈的中報來看,上半年整體醫藥行業同比淨利潤增長30.16%,大部分公司延續了穩健增長趨勢,業績分化依然存在。此外隨着集採的推進,行業細分龍頭憑藉規模效益、成本控制能力、產品質量穩定等優勢增大中標的可能,而未能中標甚至無法入圍的中小廠商,則會直接退出市場競爭,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醫藥板塊的長期投資邏輯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受疫情影響,其長期戰略價值得到各方重新認識。近年來政府推動強有力的醫療監管改革,對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進行政策支持,還有工程師紅利、產業基金投資等,人口老齡化等則提供了強勁的需求支撐。關注醫藥板塊的投資者可以通過佈局相關的ETF產品或者主題基金參與板塊。”
揭詩琪稱,醫藥板塊的投資價值不容忽視,一級融資的火熱可能給後續整個醫藥板塊帶來新的價值投資。繼續看好創新藥產業鏈,包括上游的耗材、設備,中游的研發、製造,下游的零售與服務。“現在醫藥行業正處在糾偏的階段,新老接替的過程中對於傳統醫藥企業的考驗非常大,短期可能會有較大的調整,需要持續關注政策風險。對於投資者來説,建議堅守對的方向,看淡短期波動,做時間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