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宏觀亮語
解運亮、顧洋愷
核心觀點
疫情二次爆發後各國刺激消費措施的溢出效應疊加節日需求增長,實現了出口再創新高;雖然進口小幅回落,但主要是受到高基數的影響,國內的進口需求依舊高漲。展望未來,出口高景氣至少可持續到明年下半年。
出口再創新高,中國已成為全球生產替代的中堅力量。11月出口增速達到21.1%,增速較上月擴大9.7個百分點,遠超市場預期。疫情後海外採取的一系列刺激消費的措施使得國際市場需求非降反升,另一方面,年末節日需求高速增長擴大供需缺口,共同拉動外需。
進口小幅回落,主要受到基數效應影響。11月進口同比增長4.5%,比市場預期的4.3%,高出0.2個百分點,上月為增長4.7%。進口小幅回落的原因主要在於去年同期的高基數與海外生產因疫情影響受阻。國內進口需求依然旺盛,正面帶動進口。
出口高景氣至少可持續到明年下半年。全球二次疫情的影響仍將在未來的數月持續,中國會繼續為海外填補供需缺口。出口商品中訂單粘性較大的商品會在疫情中得到鞏固。我們預計出口高景氣至少可持續到明年下半年。
風險提示:疫苗效果低於預期,中美關係惡化。
正文
一、出口再創新高,中國已成為全球生產替代的中堅力量
出口增速遠超預期。11月當月,以美元計,中國出口金額2680.7億美元,同比增長21.1%,增速較上月擴大9.7個百分點。出口增速連續第6個月回升,比市場預期的12%高出了9.1個百分點。同時,1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中,新出口訂單環比上升0.5個百分點至51.5%,創2018年以來新高。這一數據也驗證了11月份以來外需格外強勁。
海外新冠疫情再度升級,我國已成為全球生產替代的中堅力量。在第二波疫情爆發後,歐美等國復甦 “需求領先於生產”的特徵愈發明顯。疫情後採取的一系列刺激消費的措施使得國際市場需求非降反升。11、12月又正值國外多個節日疊加,節日需求高速增長。11月全球製造業初現回升跡象,美國調整後PMI上升明顯,歐元區調整後製造業PMI基本持平。海外國家生產恢復,對工業品與原材料的需求上升,也對出口造成了一定的拉動。然而生產的恢復較慢,遠遠未達到能夠滿足需求的水平,中國再次填補了全球消費品的缺口。
對主要貿易伙伴出口均實現了正增長,美國、歐盟出口大幅攀升。11月對美國出口增長46.1%,較上月上升23.6個百分點,創年內新高,去年同期因關税增加,基數較低;對歐盟出口增長8.6%,增速較上月上漲15.7個百分點,歐洲疫情持續蔓延導致二度封鎖,從而使需求一定程度向中國轉移;對東盟出口增長10.0%,較上月回升2.7個百分點。對日本出口增長5.61%,基本與上月增速持平。
從產品類別看,醫療產品出口反彈,機電產品出口表現強勁。由於國外疫情持續,防疫物資出口增速有所反彈,11月紡織品出口增長21.0%,增速較上月回升6.1個百分點;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增長38.2%,增速較上月回升8.1個百分點,對出口形成拉動。與此同時,機電產品與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均有明顯上升,分別增長25.0%與21.1%,增速較上月分別上升12.1個百分點與16.9個百分點,為整體出口增長貢獻了主要動力。此外,國外房地產火爆,傢俱出口受到提振,11月傢俱及其零件出口同比增長42.0%。
二、進口小幅回落,主要受到基數效應影響
進口增速小幅回落。11月,以美元計,中國進口金額1926.50億美元,同比增長4.5%,比市場預期的4.3%,高出0.2個百分點,上月為增長4.7%。
進口主要受到基數的影響,進口需求仍然高漲。進口小幅回落的原因主要在於去年同期的高基數與海外生產因疫情影響受阻。從需求來看,國內生產保持高景氣,11月進口PMI指數錄得50.9,較10月回升0.1個百分點,充分體現了國內的進口需求旺盛。同時,鐵礦石,銅等原材料或半成品在今年價格猛漲,創下7年新高。兩個因素都正向帶動進口增長,但高基數拖累最終促使進口增長呈現小幅下降的態勢。
主要大宗商品進口增速回落。11月大豆進口量增長15.8%。增速較上月回落24.8個百分點;原油進口量增長-0.84%,但增速較上月回升5.6個百分點;鐵礦砂進口量下降8.3%,增速較上月下降6.8個百分點,鐵礦石進口連續第二個月下降,因主要出口國出口放緩。未鍛造的銅及銅材進口量增長16.9%,增速較上月大幅回落26.8個百分點。此外,汽車和汽車底盤增長-10.9%,增速較上月回落77.4百分點。
三、短期高景氣有望持續
對於未來進出口走勢,判斷如下:
出口高景氣可持續到明年下半年。全球二次疫情的影響仍將在未來的數月持續,海外製造業生產恢復需要一定時間,中國會在這段時間繼續為海外填補供需缺口。上週五公佈的美國非農數據遠低預期,強調了新的財政刺激的緊迫性。美國財政政策以及各國推出的紓困政策產生溢出效應,大概率會再次拉動我國外需。另一方面,我國進出口份額不斷擴大,出口商品中訂單粘性較強的一類商品會得到進一步鞏固。在疫情恢復後,這類商品仍會保持原有的需求。綜上所述,我們預計出口高景氣至少可持續到明年下半年。
風險提示:疫苗效果低於預期,中美關係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