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俞敏洪背後的強勢老媽,拎着菜刀殺進新東方

由 谷太枝 發佈於 財經

俞敏洪、徐小平、王強是著名電影《中國合夥人》的原型,關於三人合夥的故事,李國慶曾曝出,三人曾為分利鬧得不可開交,俞敏洪的母親甚至提了一把菜刀衝到新東方,稱當初創辦新東方的錢是她出的,這一幕讓徐小平與王強都異常震驚。

俞敏洪曾多次公開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情,表示沒有母親就沒有今日的他。所謂為母則剛,俞敏洪的母親的確不是一般的女子。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俞敏洪的母親叫李八妹,這個名字並非其父母為她取的。她出生在農村,家境貧寒,家裏有八個孩子,她是最小的,因此從小就被叫作八妹。後來她嫁給俞敏洪父親,也總是被喚作八妹,久而久之八妹就成了她的大名。

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李八妹七歲起就開始賺錢貼補家用,深刻的艱苦讓她個性堅韌,勇於嘗試,這樣的性格為她日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李八妹是吃苦長大的。在她沒記事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人帶着八個孩子過得異常艱難。

李八妹的母親主要靠紡紗養活八個孩子,李八妹十歲的時候也跟着母親一起紡紗貼補家用,十四歲就到了江陰紡紗廠當女工。紡紗廠離家的距離很遠,李八妹每日都要走上二十里路去上班。在紡紗廠,小小年紀的她每天都要工作十二個小時。

由於工廠不提供伙食,李八妹就從家裏帶一些稀飯到廠裏,到飯點的時候都涼了。幸運的是,打工打了五年,廠子被黨接管,自那以後李八妹每天只用工作八小時,還能在工廠吃食堂。


可由於長期吃冷飯,李八妹的胃出了問題。1949年的時候,她胃出血,一病就病了三年。那三年裏,李八妹過得很煎熬,她擔心自己的病會成為家人的累贅,於是在病還未完全痊癒時她就不顧家人阻攔回到了紡織廠。

時隔三年,加之李八妹身體又不好,工廠沒辦法再讓她繼續紡紗,只能給她安排一個記錄員的工作。

可這份工作要求必須會識字算數,李八妹從未上過學,工廠也只能讓她回家。李八妹不甘心,回家找到村裏識字的人教她,學了三天三夜,當雙眼通紅的李八妹出現在工廠科長面前時,科長心軟就答應讓她試着幹一段時間。為了不丟掉工作,李八妹一邊上班一邊識字,幾年下來讀報寫信都不再成問題。

李八妹在俞敏洪的教育中起到的作用眾多周知,這與她兒時的經歷不無關係。那時,能填飽肚子已不容易,更別提要上學讀書。所以在別人家的孩子都上學的時候,李八妹只能跟着哥哥姐姐去幹農活。

李八妹的母親從小就教育她,人窮不能志短,要自己看得起自己,以後日子好過了一定要讀書。因為受了這番教育,李八妹在受到有錢人家的孩子的嘲笑時,儘管心裏不舒服也忍下來,然後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讓自己的後代讀書,改變命運。


強勢的母親

俞敏洪始終記得,當時母親為了他高考的事奔波,回來下着大雨,路上摔成了泥人。正是因此,才讓俞敏洪下定決定要考上大學,回報母親。

俞敏洪高考兩次落榜仍不願放棄,向李八妹提出再嘗試第三次,李八妹希望自己唯一一個兒子能夠踏入大學,跳出農門,所以她為了俞敏洪的第三次高考付出了很多很多。

李八妹先是為俞敏洪找到了民辦教師的工作機會,讓他在找到補習班之前能有一份工作。為了給俞敏洪找輔導老師,李八妹跑了無數處地方,後來找到了姓曹的一位先生,據説他曾教出一個清華學生。

李八妹瞭解到曹老師的孩子剛出生沒多久,但夫妻兩人都是老師,沒時間帶孩子,妻子身子弱沒有奶水,導致孩子也異常的瘦。李八妹便主動提出當孩子的奶孃,且分文不收,孩子一帶就是三年。


作為一個母親,李八妹最大的成就就是培養出了俞敏洪這樣的孩子,在俞敏洪眼中,母親雖愛他入骨,但卻是極其嚴厲的一個人,他即使是到了四十歲還會毫不猶豫地當眾給母親下跪。

李八妹在俞敏洪身上傾注了無限的愛,甚至後來俞敏洪創辦新東方,李八妹也常要指點一二。但她的這種行為讓徐小平與王強都頭疼不已,他們甚至對俞敏洪説,如果不把李八妹請出公司,他們就要離開新東方。

可俞敏洪對母親習慣了言聽計從,有一次李八妹因俞敏洪姐夫的辦公設備被搬走,在新東方大發雷霆。俞敏洪竟當着所有人的面跪下了。

但事有大小,管理公司不應摻雜太多私人情感。為了新東方的發展,俞敏洪曾勸説母親不要再插手公司事務,可李八妹認為當初是她把新東方的執照領回來的,她有話語權。為此事,她與俞敏洪冷戰了很長一段時間。

對俞敏洪來説,李八妹是養育、成就他的人,他甘願並早已習慣給予這個母親百分百的尊敬與順從。而俞敏洪對李八妹而言則是可為之赴湯蹈火的一切。


創業精英

俞敏洪曾説過,自己的母親是第一代萬元户,他的母親是從養豬做起的,但真正讓李八妹成為萬元户的是矽鋼片廠,改革開放後,全中國掀起一股經商創業潮流,有着敏鋭商業嗅覺的李八妹也沒錯過那最好的創業時期。她用多年來養豬攢下的錢開了一間小工廠,置辦了六張衝牀,自己既當老闆又當工人。

李八妹知道,做生意講求誠意還要懂得感恩,因此而形成的人際網讓她的工廠越辦越好,成了最早一代萬元户。成為萬元户後的她也不忘為家鄉修橋鋪路,內心樸素的李八妹只知道,這是母親從小教她的道理。

養豬緣起於下崗。六十年代,工廠遣散了工人,李八妹被迫回家當一名農民。那時她是生產隊隊長,有一天破天荒地號召大家開始養豬。當時所有人都認為李八妹在痴人説夢,饑荒與自然災害的雙重裹挾之下,所有人都只渴望吃一口飽飯,何來養豬的精力?


可李八妹認準了養豬能賺錢,於是她決定先把水稻種好,讓村民們先吃飽飯再全力養豬。由於從小幹農活,李八妹熟悉如何讓水稻增產,她先是到皮革廠買了兩千斤的肉皮,然後為了方便收集糞便她還承包了幾個環衞所。

村民們聽從李八妹的安排把肉皮放在水稻根部,然後定期澆糞。李八妹當生產隊長的第一年,村民們就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那一年水稻畝產達到了六百多斤。

水稻的豐收讓村民們願意跟隨李八妹養豬,最終養豬也獲得了不錯的效益,村民們都過上了更富足的日子。在俞敏洪的記憶裏,他家從小就在養豬。


如今,早就富裕起來的李八妹定居在城市,她每次回家鄉,都一定會去探望村中貧困的人家,然後給他們一些物質支持。李八妹雖離開家鄉多年,但是個一言九鼎的人物,若是村上出現糾紛,她也會幫忙裁決。

學歷不代表能力,這句話在李八妹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出身寒門的她靠着一己之力,不僅讓自己成為萬元户還帶動了整個村子的經濟發展,甚至在年紀大了之後還能通過開小賣部使營業額達到千萬,在創業上,李八妹絲毫不遜於俞敏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