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週報:新品遇發行“寒流”,雲計算以及金融科技類ETF賺錢效應聚集
自2022年開年以來,A股市場震盪下挫,近一週(1月17-1月23日,下同),儘管上證指數微漲0.04%,不過年內跌幅已達3.22%;深證成指周跌幅0.86%,年內跌幅5.57%;創業板指周跌2.72%,年內跌幅更是高達8.67%。
週五(1月21日)A股三大指數均收跌,其中創業板指和深證成指跌幅均超1%,上證指數收跌0.91%。
在此背景下,ETF新基金髮行遇冷,新成立ETF多是去年年末發行的產品;市場震盪之下,寬基ETF大量吸金,港股互聯網企業近期股價紛紛反彈,大量資金流入相關ETF,進場佈局跡象明顯;另外,得益於數字經濟板塊利好,雲計算以及金融科技類ETF賺錢效應聚集。
發行篇:新品數量驟降,ETF遇發行“寒流”
截至1月23日,開年以來僅新發行2只權益ETF基金,去年同期發行16只ETF。近一週更是沒有新品發行,而去年同期(2021年1月17日至1月23日)新基金髮行數量達到11只。同期對比之下,2022年初至今,基金公司出新品熱情急速降温,ETF遭遇發行“寒流”。
Choice數據顯示,近一週新成立7只ETF,多為去年10月和11月新發行的產品,涉及消費、信息技術、醫療、雲計算等主題。這些產品分別由招商基金、富國基金、嘉實基金、國泰基金、易方達基金、華泰柏瑞基金以及銀華基金管理。從規模來看,均為“迷你基金”,管理規模在2-5億元人民幣之間。
另外,在市場整體趨冷的環境下,中小型基金公司募資將更為困難,延期募集或成為不得已的選擇,此前已有多隻權益類基金宣佈募集延長。
蘇寧金融研究院黃大智指出,“權益類基金髮售其實和這個市場表現是息息相關的。面對2022年A股不佳的開局,導致投資者購買慾望降低,這也是導致了部分新基金延長募集期限的重要因素”。
規模篇:寬基ETF大量吸金,互聯網、金融類主題獲追捧
市場震盪之下,賺錢難度“更上一層樓”,隨着ETF產品數量和規模擴容,權益ETF的“炒股替代功能”愈發深入人心,借道ETF參與市場投資成為一項不錯的選擇。
最近一週,全市場權益類ETF(剔除新成立)增量規模達百億元,達到132億元。其中,前十大權益類ETF合計新增規模122.19億元,頭部產品吸金優勢突出。具體來看,中證500ETF新增規模一枝獨秀,達到31.75億元,滬深300ETF緊隨其後,吸引24.40億元資金入場,僅這兩大寬基ETF就合計吸金超56億元。
主題基金方面,中概互聯網ETF和恆生互聯網ETF分別新增規模21.18億元和5.43億元。另外,券商ETF新增規模5.57億元,銀行ETF也有4.71億元資金流入。
互聯網類ETF如此受追捧與近期港股互聯網科技股集體“爆發”息息相關,開年至今,快手已累積上漲22.62%,京東集團累積漲幅也來到11.75%,另外騰訊控股(7.09%)、阿里巴巴(6.9%)和美團(5.59%)股價反彈明顯。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場內的跨境ETF讓其也能實現一鍵配置互聯網巨頭。
圖表來源:Choice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在更早之前的1月10日至1月14日期間,中金公司旗下發行的中國互聯網ETF KWEB一週吸金7.9億美金,超過50億元人民幣,在全美2000多隻ETF中脱穎而出,成為一週最吸金的10只ETF之一。這從側面也反映出美國投資者對中國互聯網公司的青睞。
在市場資金推動下,權益類ETF存量規模進一步擴張,目前市場上已經有3只產品規模達到500億元級別,分別為上證50ETF(684.53億元)、滬深300ETF(597.81億元)和中證500ETF(564.87億元)。
權益類ETF存量規模TOP10均突破200億元大關,恆生互聯網ETF最低也有211.04億元。未來,權益類ETF單品規模有望繼續攀升,千億大關也不是不可以期待。
從基金公司角度看,目前已經有三家公司管理權益類ETF規模超千億元,其中華夏基金登頂榜首,達到2413.09億元,且與其他基金公司拉開了明顯的差距。易方達基金管理規模1427.81億元,與華夏基金相距近千億元!另外華泰柏瑞管理規模1073.22億元,排名第三位。
基金公司權益類ETF存量規模TOP10中還包括南方基金(968.92億元)、國泰基金(926.37億元)、華寶基金(595.88億元)、華安基金(483.50億元)、廣發基金(417.59億元)、天弘基金(390億元)以及嘉實基金(373.06億元)。
業績篇:數字經濟催化,雲計算以及金融科技類ETF暴賺
2022開年以來,數字經濟持續獲得頂層設計層面的政策催化,利好不斷。
此前發佈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及,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0%,其中包括IPv6活躍用户數達到8億户、千兆寬帶用户將達6000萬户、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將達到14萬億元、工業互聯網平台應用普及率達到45%。
當前,以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融合,催生更多新生產方式、新產業形態、新商業模式和新經濟增長點,推動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大踏步邁進。
另外,銀保監會制定的《關於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近日正式下發。
華西證券研報認為,《指導意見》將再次推動金融業數字化轉型進程,並和現有的分佈式升級/金融信創/數字人民幣革新等產業趨勢相結合,激發銀行/保險IT頭部公司的業務廣度及深度,催化產業紅利釋放。
受利好消息影響,近一週數字經濟相關板塊表現火爆,賺錢效應聚集在雲計算以及金融科技類ETF中,權益類ETF業績前10近一週淨值增長率均超5%。
具體來看,雲計算主題佔據半壁江山,同時金融科技和大數據佔據3席。其中,雲50ETF淨值增長領先,近一週區間回報率達到6.71%,同時雲計算50ETF(5.67%)、雲計算ETF(5.63%)、招商中證雲計算ETF(5.63%)和雲計算AH(5.44%)均獲得不俗的業績回報。
據云50ETF年報顯示,該產品最新持倉中,前十大重倉股均與信息技術和數字經濟相關,其中不乏知名個股,如恆生電子、金山辦公、浪潮信息、用友網絡等。
圖表來源:Choice數據
以浪潮信息為例,開源證券近期發佈研報認為,該公司把握住了算力最重要的兩大需求點,一是公司把握雲計算浪潮,較早推出雲服務器,並且創新推出JDM模式實現與雲計算巨頭的合作共贏;二是引領人工智能時代,形成了業內最全的人工智能計算全堆棧解決方案。得益於此,公司市場份額不斷提升,成為國內當之無愧的服務器龍頭。長期來看,公司有望不斷強化領先地位,實現規模化與效益化發展。基於以上判斷,開源證券首次覆蓋給予浪潮信息“買入”評級。
新華基金研究部總監、新華雲50ETF基金經理張霖認為,從現在到2025年,數字經濟正進入全面擴展期,未來4年自主技術、基礎設施、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數據安全與治理等方面都將迎來快速發展。其中,雲計算作為數字經濟最基礎、最重要的體現,將被直接或間接催化,有望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