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7月29日上午的一則消息推動最近麻煩不斷的滴滴(DIDI)的股價出現反彈。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滴滴正在考慮通過私有化和監管機構達成和解,同時對受到損失的投資者進行補償。受這一消息影響,滴滴當日盤前最高上漲了40%。
不過滴滴隨後發佈聲明否認了這一報道,稱公司正在積極全面配合網絡安全審查。29日收盤,滴滴漲幅回落至11%,收於9.86美元,仍比6月30日發行價低29.6%。
《巴倫週刊》指出,無論滴滴私有化傳聞真實與否,在來自中美兩國監管機構的壓力下,在美上市中概股退市並私有化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與此同時,原計劃赴美IPO的中國企業也開啓了撤回潮。
“木頭姐”凱西·伍德近日已經清倉幾乎所有中國股票。不過也有看法認為,目前市場對中概股看法過於悲觀,部分中概股基本面依然很堅實,市場接下來有轉向的可能。
1
中概股兩頭承壓,木頭姐大甩賣
近期教培行業遭遇的"雙減"政策監管因發了從港股、中概股到A股的連環巨震,但相比之下,中概股的“逆風”開始的更早,受傷程度似乎也更重。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金融經濟學學術訪問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魏尚進在談到近日中概股大跌的問題時指出,中概股的大幅下滑反映的不僅僅是對中國行業監管政策造成的不確定性的擔憂,也包括對中概股在美國上市前景的擔憂。
2020年12月美國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如果外國發行人連續三年未達到美國的審計標準,將被從美國交易所退市。該法案被認為主要是針對中概股公司。該法案的執行正在進行中,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提案的反饋期已於7月12日結束,政策觀察人士預計,相關規定將很快公佈。2021年6月,美國參議院又通過了一項新的提案,提出退市時間可以提前一年。
“很多投資者擔心,如果退市真的發生,到底應該怎麼操作,因為沒有先例,能不能換成港股股票或A股股票?這些擔心也是造成中概股股價波動的原因。”魏尚進説。
截至7月29日的過去三個月,持有大量中概股ADR的交易所交易基金Invesco Golden Dragon (PGJ)下跌25%,相比之下,納入了在香港上市公司的iShares MSCI China Index (MCHI)和主要投資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MSCI China A-shares (CNYA)的跌幅較小,二者分別下跌13%和1%。
一些曾經看好中國公司的“聰明錢”已經伴隨這中概股的持續下跌離場。
過去幾周方舟投資(ARK Invest)CEO凱西·伍德(Cathie Wood)旗下的基金一直在拋售中國股票。7月27日,方舟投資旗下一些主動型基金減持了騰訊(TCEHY)和平安好醫生(1833.HK)等中國公司的股票,該公司旗下的ETF當日還拋售了拼多多(PDD)、京東(JD)、美團(3690.HK)、BOSS直聘(KZ)和比亞迪(BYDDY)的股票。
7月28日,伍德繼續拋售中概股,旗艦基金、規模224億美元的ARK Innovation (ARKK)已經清倉了騰訊和貝殼(BEKE)。該基金截至7月28日對中國公司的配置比例從2月份的8%下降到了0.32%。
另據晨星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28日,規模58億美元的ARK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ARKW)目前只有2.7%的資產投向中國,規模27億美元的ARK Autonomous Technology & Robotics (ARKQ)和規模37億美元的ARK Fintech Innovation (ARKF)對中國股票的配資比例仍分別為18%和12%。
而就在今年上半年時,“木頭姐”還曾在多個場合表示看好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創新、雲計算等企業,認為這些頭部科網企業能夠從中國強勁的科技升級和發展中受惠,騰訊自然首當其衝,股價下跌還提供了買入機會。
2
IPO開啓回撤潮,“蔚小理”接連歸港
雖然自2018年以來,美國在打壓中國科技企業的同時,就提高了對赴美上市中國企業的審計要求,中企赴美上市的整體環境並不佳,但過去幾年中概股赴美IPO數量仍不斷創新高。2019年,有32家企業赴美上市,2020年為34家,2021年上半年,已完成赴美上市的企業有37家。據wind數據,截至2021年7月,共有286家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
不過,這一態勢在7月滴滴出行App下架後,真正發生了逆轉。華興證券(China Renaissance Securities)駐香港的宏觀及策略研究負責人龐溟告訴《巴倫週刊》,在監管收緊之際,申請赴美上市的公司將不得不等待來自不同監管機構批准,這可能會打擊投資者人氣,壓低美國IPO的估值,並增加中國公司海外融資的難度。
7月9日,零氪科技緊急暫停IPO。媒體報道稱,Keep、便利蜂、小紅書的IPO都按下了暫停鍵,天鵝到家、哈囉出行也陸續撤回了IPO申請。7月29日,又有消息稱,物美旗下多點新鮮暫緩赴美IPO計劃。
中概股面臨的麻煩對香港交易所來説可能是一件好事。龐溟説:“這些都對香港股市構成利好,我們認為部分中國公司——尤其是那些可能受到A股上市審批延遲或赴美上市遇阻的公司——將選擇香港作為主要上市地,以便更方便地進行融資(包括以外幣進行的融資)。”
香港交易所自身的發展也可能進一步吸引那些一直在尋找其他上市地的公司。該交易所在4月份發佈的一份為期兩個月的公開審議報告中表示,正在考慮降低中小企業二次上市資本化門檻、簡化股東保護標準等簡化上市程序的措施。
龐溟預計,香港上市要求將變得更加靈活方便,進一步刺激市場人氣回升,未來可能會有大量公司上市。”截至7月16日,今年在香港上市的63家公司中,有56家是中國內地公司。據《巴倫週刊》計算,2021年迄今為止,56家內地公司通過香港IPO籌集了320億美元。
7月7日,小鵬汽車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交易,成為港股上市的“智能電動車第一股”。理想也完成了港交所上市聆訊。由於小鵬和理想在美股上市不滿兩年,不滿足港股“二次上市”的要求,因此都採用了“雙重主要上市”方式,即公司在兩個證券交易所同時掛牌,且同時滿足兩地對上市公司的各項監管要求。雙重上市的過程比二次上市更為嚴格,要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的共同監管。
今年3月份,蔚來也已經進行了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申請,但目前因用户信託問題而進程受阻。
3
市場太悲觀了?新華社強調開放態度不變
不過,新華社在週三晚間的一篇文章中強調説,行業監管政策有利於中國長遠發展,中國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沒有改變。這篇文章承認,市場擔心未來中國企業赴境外上市的政策是否存在變數。但文章指出:“證監會對企業選擇上市地持開放態度,支持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要作出選擇。”有消息稱,中國證券監管部門領導與投行人士會談時強調,中國無意和全球市場脱鈎,特別是與美國脱鈎。
魏尚進説:“金融市場經常發生的現象是,一旦出現樂觀情緒,就容易過分樂觀,一旦出現悲觀,就容易過分悲觀。也許我們現在就處在一個過分悲觀的階段,也不再去分析不同公司的基本面,一下子全部拉黑。”
魏尚進認為,部分中概股公司的基本面向好,不僅是與其他中概股比,與美國同行業公司相比也是如此,因此市場還是有反方向調整的可能。
不過,目前華爾街投資者的焦慮並不容易打消。摩根資產管理(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的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Tai Hui)説,政策制定者的意圖並不是要傷害外國投資者,但一些外國投資者會在這之後重新審視如何看待中國。
不過他認為,最近關於反壟斷、數據隱私和保護青少年的政策側重於解決社會問題,他對境內和境外市場的長期前景感到樂觀。
《巴倫週刊》也指出,投資中國的理由依然很充分,特別是從做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依然具有吸引力,迅速壯大的中產階級正在推動許多新興行業蓬勃發展。此外,中國本土有大量能夠受益於政府投資和中美緊張關係的科技公司。
法國巴黎銀行的Raychaudhuri稱,投資者在尋找那些從中國的長期計劃中獲益但沒有面臨監管衝擊的股票。他還稱,這些可能是半導體、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等行業在境內上市的股票。他説,這是內地市場相對不像境外市場那麼動盪的原因之一。
文 |《巴倫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