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2月4日消息,國家發改委外資司日前發文稱,2022年,將完善境外投資服務、監管和風險防控體系,提高境外投資質量效益,推進海外礦產資源投資開發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國際產能合作和第三方市場合作水平,以高水平“走出去”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在境外發債方面,外資司稱,下一步,將繼續鼓勵和支持優質企業合理利用中長期外債用於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綠色發展、新型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積極引導企業優化外債利率和期限結構,堅決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有效防範外債風險,更好發揮企業中長期外債在服務高質量發展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積極作用。
中資企業境外發行中長期外債1946億美元
外資司表示,2021年,國家發改委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服務實體、防範風險”的原則,平衡好支持企業利用國外低成本資金提高國際化經營水平與防控外債風險之間的關係,紮實做好企業中長期外債管理工作。2021年,共有335家中資企業境外發行中長期債券592筆,金額合計1946億美元,維持亞洲(除日本)G3債券第一大發行體地位。
總體看,中資境外債發行主體日趨多元,優質企業發行規模佔比提升,綜合融資成本顯著下降,綠色債券發行活躍,可持續發展類債券更加多元,服務實體經濟效果更加明顯,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作用更加突出,實現了提質增效。
融資成本逆勢下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在基準利率上升的背景下,2021年中資境外債券平均發行票息仍較2020年大幅下降。據公開市場統計,2021年中資企業境外債券加權平均成本為3.09%,比上年下降67個基點。其中工業企業加權平均成本為2.43%,下降17個基點;信息技術企業加權平均成本為2.18%,下降33個基點,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
投資級債券佔比上升,更多優質企業亮相國際資本市場。2021年,投資級債券發行規模佔總發行規模的63.3%,較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其中,投資級城投債成為主要增量,信用資質受到國際資本市場的認可,發行66筆,上升113%,發行規模191.3億美元,上升94.2%。以科技互聯網和新能源汽車行業為主的新興產業行業龍頭也不斷亮相美元債市場,融資需求旺盛,受到市場廣泛關注。
可持續發展類債券類型和發行主體更加多元,助力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據公開市場統計,中資企業境外發行中長期綠色債券58筆,金額214.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2.8%;可持續發展債券12筆,金額59.1億美元,是上年的12倍;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轉型債券等新品種不斷湧現。從行業分佈來看,發行主體更加多元,改變了以往金融機構作為綠色類債券主要發行主體的情況,全面覆蓋了金融機構、央企、地方國有企業、房地產企業等板塊。
提高境外投資質量效益
推進海外礦產資源投資開發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外資司表示,2021年國家發改委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要求,和有關方面一道加強指導、服務和監管,推動境外投資發展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全年境外投資流量保持增長。在2020年逆勢增長的基礎上,2021年我國境外投資流量1451.9億美元,同比增長9.2%,實現了平穩發展的預期目標。
“一帶一路”投資合作繼續深化。截至2021年末,中方已與145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餘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政策溝通與務實合作走深走實。2021年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投資203億美元,同比增長14.1%。
第三方市場合作穩步推進。截至2021年末,中方與14個國家建立了第三方市場合作機制,共同為企業間務實合作搭建平台,實現了多方共贏的積極成效。
標誌性工程和“小而美”項目成果豐碩。中老鐵路建成通車,雅萬高鐵、中泰鐵路建設穩步推進。匈塞鐵路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舊帕佐瓦段已進入靜態驗收階段,匈牙利段舉行奠基儀式。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阿聯酋哈利法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等穩健運營。同時,一批農業生產、加工製造、資源循環利用、公共衞生等領域的“小而美”項目取得積極進展。
境外投資綜合服務不斷優化。有關部門和單位積極推動解決中資企業國際涉税爭議,創新便利通關舉措,優化跨境物流體系,為中資企業提供多方面服務保障。
境外投資監管和風險防控體系逐步完善。加強境外風險監測分析,及時向企業提示項目面臨的政治、安全、環境等各類風險,指導幫助企業應對緬甸、幾內亞、阿富汗等國投資環境變化。有關部門和單位加強境外安保問題的對外協調溝通,深入開展國際執法合作,為中資企業在海外發展創造更為安全穩定的環境,有效維護海外利益。
外資司稱,2022年,國家發改委將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統籌發展和安全、國內和國際、合作和鬥爭、存量和增量、整體和重點,完善境外投資服務、監管和風險防控體系,提高境外投資質量效益,推進海外礦產資源投資開發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國際產能合作和第三方市場合作水平,以高水平“走出去”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